○任亞東任振東
(1、貴州省雷山縣發展和改革局 貴州 雷山 557100;2、中國銀聯四川分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51)
論所得稅在增強產品競爭力和吸引投資中的作用
○任亞東1任振東2
(1、貴州省雷山縣發展和改革局 貴州 雷山 557100;2、中國銀聯四川分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51)
我國目前在產品生產、流轉、銷售中存在著不少稅收種類,這些稅收由于發生在產品銷售前,間接構成產品的成本,降低了當地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不利于當地產品的市場競爭,且不利于營造出良好的投資環境,故不利于吸收外來投資,且不利于體現社會分配兼顧“國家、企業、個人”三方利益,不利于充分調動當地政府管理服務當地經濟發展的積極性。本文提出提高所得稅在稅收體系中的重要性及比例,從而減少了產品在銷售之前的稅收種類及數額,這樣既可以降低當地產品的成本,提高當地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又有助于吸引投資,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尤其在目前開放經濟體系中外來需求對當地經濟發展影響更加重要,另外可以增加當地就業機會,促進社會更加和諧穩定。
所得稅 成本 產品競爭力 投資
1、所得稅為“售后稅”,增值稅、生產稅、流轉稅等是“售前稅”
我國目前所得稅是在產品銷售后針對企業、個人的收入所征收的稅種,而還有相當多的稅種及稅收是在產品銷售前就由國家征收,這樣當然有其必然性及合理性,但是這種銷售前針對產品征收的稅收增加了當地所產產品的生產或銷售成本。
2、增值稅、流轉稅等增加了產品的總成本
目前現實存在的許多稅種在產品銷售前的各個環節進行征收,那么這部分稅收必然會在產品銷售前以各種形式轉化成產品的生產或者銷售成本,消費者在市場上購買該種產品時一定也要間接支付這部分由稅收轉化而成的成本,這樣該種產品的市場價格被這些銷售前征收的稅收所抬高,不利于當地所產產品與別的地方的產品競爭。
3、社會主義制度分配原則兼顧“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利益,國家在產品銷售前先拿去一部分收入,但企業未必能獲取利潤
政府在產品銷售前所征收的一些稅收,無論該種產品能否售出、無論該企業能否賺取利潤、企業的職工能否有利潤進行分紅。這樣就會出現一種弊端,當地政府必定能得到稅收,而且當地政府的稅收收入與當地實際經濟情況未必成正比,政府稅收的多少不與當地經濟治理的好差直接掛鉤,助長了一些地方政府對當地經濟的發展關心管理不夠,甚至有些地方政府為了顯示政績而不顧當地經濟的實際情況爭當納稅大戶,給當地經濟的長遠健康發展造成不利影響。這也與我國社會主義的分配制度堅持兼顧“國家、集體、個人”三者利益不完全吻合。
4、對吸引投資的不利影響
一個地方能否刺激當地投資、能否吸引外來投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當地的投資環境的好差,也可以看作在當地所產的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而構成當地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一個最為重要的因素就是在當地生產產品的生產后和銷售時的成本狀況,當然與其產品質量、交通、市場銷售環境等也都有重要的關系。在別的條件都相同時,投資者會選擇一個生產出同樣的產品但在產品銷售時產品成本較低的地方來進行投資,可見在產品銷售前存在稅種多、征收的稅收高的地方必然不利于吸引投資,從而不利于當地GDP的增長,也不利于就業等。
1、產品市場競爭力的一個重要因素
某一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一般共同取決于以下幾個重要因素:銷售價格、質量、售后服務等,而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銷售價格,而組成銷售價格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產品成本,而產品成本又包括生產該種產品的原材料成本、勞動者工資、稅收等,可見稅收確實是構成產品售前成本的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成為影響當地產品市場競爭力的一個不利因素。尤其在當今開放的經濟體系中國外需求或者說外地對本地產品的需求成為拉動本國本地區經濟發展、GDP增長的一個及其重要的因素。
2、影響投資的重要因素
(1)投資環境內的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某一地區是否能夠吸引外來投資,主要取決于在該地所產產品是否具有更好的市場競爭力,當然影響這種競爭力的因素很多,包括產品的成本、交通便利程度、當地產品的銷售市場的完善程度,以及稅收制度,政府的管理重視程度等,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產品的成本,而產品成本的一個組成部分就是政府在該種產品生產、流轉、銷售過程中所征收的稅收,可見這種生產、流轉、銷售等產品銷售前所征收的稅收必然會成為影響外來投資的一個不利因素。
(2)稅收制度。稅收制度一直是影響一個地方吸引外來投資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國家在開放沿海城市時,實行了一些政策優惠,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稅收方面,還有一些城市為了增加當地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就對地方稅收給予一定程度的減輕,或者變相的補助或歸還一部分當地政府稅收,這樣不僅極大地增加了本地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還會刺激當地投資的增加,吸引了外來資金進行投資,由于本地所產產品的銷售額的增加,那么本地的稅收總額并不會減少,反而會增加,且會促進就業等問題得到很好的解決。
3、國外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所得稅稅種在總稅收中所占比例及兩種情況的對比
(1)國外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所得稅稅種在總稅收中所占比例。目前國外一些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其所得稅稅收總額在總的稅收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最高,并且在所得稅上大做文章,比如累進所得稅的,這樣把所得稅的重要意義及其對經濟的帶動作用發揮到極點,比如以所得稅為主,由于所得稅在產品售后才征收,這樣就會避免因稅收對產品的生產銷售成本造成的增加而降低了本地所產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可以提高本地本國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另外這種稅收制度鼓勵吸引外來投資,同時累進所得稅等制度的實行利于鼓勵消費,由于較低收入者的邊際消費傾向大于高收入者的邊際消費傾向,可以促進消費增加,促進經濟增長,這些成功的稅收管理方式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2)假設的兩種情況的對比。為了便于比較,現在我們假設其余情況完全相同,兩個地方唯一的區別就是一個地方只是在產品銷售后獲取利潤的前提下對產品收取所得稅,另一種情況是,對當地產品在銷售前就收取增值費、流轉稅銷售稅等,這樣這兩個地方的產品進入市場在銷售時的價格肯定是第一種情況較低,從而第二種情況難以與第一種情況進行競爭,這樣第一種情況在產品市場上就處于優勢,而且還會因市場需求增加而逐漸增加產量逐漸享受到規模經濟帶來的更進一步的低成本的競爭優勢,當然銷售額大了,最終政府稅收總額也不會少。可見稅收制度的種類和收取時間方式確實能直接影響到當地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并進一步影響到當地經濟的發展。
4、“蘇杭模式”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
目前蘇州杭州地區經濟發展良好,在全國處于相對發達地區,“蘇杭模式”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這兩個地區都是在地方稅收上對當地所產產品給予一定的直接的或者是間接變相的補助或者說退稅,這樣就可以降低本地所產產品進入市場銷售的價格,從而具備了一定的競爭優勢,促進當地產品的銷售和競爭,鼓勵并吸引了外來投資的增加,增加了當地GDP,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并促進就業等一系列社會問題的解決,當然銷售額大了,當地稅收總額也不會少。
1、利于降低本地產品成本、提高當地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某一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一般共同取決于以下幾個重要因素:銷售價格、質量、售后服務等,而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銷售價格,而組成銷售價格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產品成本,而產品成本又有生產該種產品的原材料成本、勞動者工資、稅收等,可見稅收確實是構成產品售前成本的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成為影響當地產品市場競爭力的一個不利因素。當增加所得稅在稅收總額中的比例,而減少生產稅、流轉稅、增值稅等在產品生產和銷售前增收的稅用,這樣可以減少產品進入市場前的成本,從而提高當地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尤其在當今開放的經濟體系中國外需求或者說外地對本地產品的需求成為拉動本國本地區經濟發展、GDP增長的一個及其重要的因素。
2、利于促進投資環境的改善吸引投資
一個地方能否刺激當地投資、能否吸引外來投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當地的投資環境的好差,也可以看作在當地所產的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而構成當地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一個最為重要的因素就是在當地生產產品的生產后和銷售時的成本狀況,當然與其產品質量、交通、市場銷售環境等都有重要的關系。如果在其余條件相同時,投資者會選擇一個生產出同樣的產品但產品進入市場銷售時成本較低的地方來進行投資,可見在產品銷售前存在稅種多、稅收高的地方必然不利于吸引投資,從而不利于當地GDP的增長,也不利于就業等。
3、利于實現“國家、集體、個人”三者之間的分配公平,利于社會的和諧穩定
政府在產品銷售前所征收的一些稅收,無論該種產品能否售出、無論該企業能否賺取利潤、從而企業的職工能否有利潤進行分紅,這樣就會出現一種弊端,當地政府必定能得到稅收,而且當地政府的稅收收入與當地實際經濟情況未必相適應,政府的稅收的多少收入不與當地經濟治理的好差直接掛鉤,助長了一些地方政府對當地經濟的發展關心管理不夠,甚至有些地方政府為了顯示政績而不顧當地經濟的實際情況爭當納稅大戶,給當地經濟的長遠健康發展造成不利影響。這也與我國社會主義的分配制度堅持兼顧“國家、集體、個人”三者利益不完全吻合。提高所得稅稅種的比例使得當地政府的稅收收入直接與當地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與當地經濟的發展水平成比例,這樣也會促進當地政府更加想方設法地改善管理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同時也真正體現出貫徹了我國社會主義的分配制度堅持兼顧“國家、集體、個人”三者利益,只有當地產品市場競爭力高,當地政府的稅收會增加,當地企業的盈利也會增加,個人的年終分紅也才會增加;反之,如果當地產品缺乏競爭力,那么政府稅收、企業利潤、個人紅利等都會直接成比例減少,這樣可以極大地調動了三方的積極性,而不是僅僅調動兩方的積極性,而避免了政府稅收“旱澇保收”,這樣政府在管理當地企業,在引進企業,吸收投資時也會認真考慮、更加負責。
4、利于增加當地就業,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提高所得稅在稅收體系中的重要性和比例,使得所得稅稅收總額在總的稅收額中所占比例提高,并且加大實施累進所得稅制度的比重,這樣更好地把所得稅對當地產品的競爭力的增加以及其對經濟的帶動作用發揮得更好,比如以所得稅為主,由于所得稅在產品售后才征收,這樣就會避免因稅收對產品的生產銷售成本造成的增加而降低了本地所產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可以提高本地本國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另外這種稅收制度例如鼓勵吸引外來投資,增加當地就業崗位,增加當地就業;同時累進所得稅等制度的實行利于鼓勵消費,由于較低收入者的邊際消費傾向大于高收入者的邊際消費傾向,可以促進消費增加,促進經濟增長,這些成功的稅收管理方式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5、利于增加當地稅收收入
提高所得稅在稅收體系中的重要性和比例可以降低當地產品的銷售前的成本,從而提高了當地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由于當地產品銷售額的增加,所以稅收總額不會減少反而會增加當地政府稅收,促進就業增加、經濟發展、社會更加和諧穩定。
[1]宋承先:現代西方經濟學[M].復旦大學出版社,1997.
[2]馬克思主義哲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高放、李景治、蒲國良: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