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 玉
(河北省平鄉縣交通局)
車轍的危害有(1)路表過量的變形影響路面的平整度;(2)輪跡處瀝青層厚度減薄,削弱了面層及路面結構的整體強度;(3)雨天車轍內積水導致車輛出現漂滑,影響高速行車的安全性;(4)在冬季車轍槽內聚冰,降低路面的抗滑能力,行車產生冰滑現象;(5)車輛在超車或變換車道時方向易失控,影響車輛的操縱穩定性。
裂縫是瀝青路面的一種主要破壞形式,且裂縫的出現往往是路面損害急劇增加的開始。瀝青路面產生裂縫的原因很多,裂縫的種類也是多種多樣的。有荷載型裂縫,主要由行車荷載作用而產生。也有非荷載型裂縫,主要是溫度裂縫。低溫收縮裂縫或簡稱低溫度裂縫是隨著溫度下降,瀝青材料變得越來越硬,并開始收縮,一旦超過瀝青混合料的抗拉強度或極限拉應變,瀝青面層就會開裂而形成的。另一種是溫度疲勞裂縫,這種裂縫主要發生在太陽照射強烈,日溫差大的地方。
瀝青路面在水的作用下,瀝青會逐漸喪失與集料的粘結力,從集料表面脫落,并在車輛的作用下使瀝青面層呈松散狀態,以至集料從路面脫落形成坑槽。常見的水損害破壞形式主要有唧漿,松散,坑槽。以上的早期水損害現象有時是單獨出現的,但大多數是組合出現的。比如產生唧漿的地方通常會出現形變,并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快會出現松散和坑洞。
瀝青路面在使用過程中,在車輪反復滾動摩擦等作用下,集料表面被逐漸磨光,有時還伴有瀝青的不斷上翻、泛油,從而導致瀝青表面光滑。而在集料磨光的同時,路面防噪聲、水霧、眩光等一系列表面功能也將隨之下降。
(1)復核維修路段內的病害情況,測量路面的標高以及施工中需要的基本數據;(2)對施工中所需的各種材料進行調查試驗和技術指標檢測,選擇符合要求的材料,保證施工材料的質量;(3)對施工所需要的各種機械、工具進行全面的維修檢查,使其性能處于良好的使用狀態,機械數量必須充足,重要的機械要有備用設備。
(1)施工放樣。根據路面的損害情況和設計的高程確定銑刨深度,在路面上作好標記,以保證銑刨后具有良好的“平整度”。(2)銑刨廢料要運出場外,不得隨意丟棄污染環境。
(1)需要重做基層的路段,在鋪筑新建部分路面墊層前,應將路槽用 12~15t的三輪壓路機或使用等效的壓路機械壓 3~4遍。如發現表層過干表層松散應適量灑水,如表層過濕,發生“彈簧現象”應采取翻開晾曬或摻石灰(或水泥)等措施進行處理。并按規定檢查路基頂面的標高、寬度、路拱橫坡、平整度、壓實度以及路基表面的回彈模量等各項指標是否符合要求。(2)在進行半剛性基層施工時,路面基層和底基層應采用“寶馬”拌和機進行拌和,嚴禁在拌和層底部留有素土夾層。拌和時配料要準確、均勻,顆粒級配應符合設計要求。
半剛性基層完成后,應做封層瀝青。澆灑封層瀝青前,路面應該清掃干凈,對路緣石及人工構造物應適當防護,以防污染;封層瀝青灑布后應不致流淌,滲透入基層一定深度,不得在表面形成油膜;在大風或降雨天不得施工,氣溫低于10℃時,不宜施工封層。粘層施工時,在澆灑粘層油前,必須將路面上的臟物清理干凈,當有沾粘的土塊時,應用水刷凈,待表面干燥后澆灑;粘層瀝青應均勻灑布,澆灑粘層瀝青后,嚴禁除瀝青混合料運輸車外的其他車輛、行人通行。
(1)施工準備。施工前應對各種材料進行調查試驗,經選擇確定的材料在施工過程中應保持穩定,不得隨意變更;熱拌瀝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設計應按目標配合比設計階段、生產配合比設計階段、生產配合比驗證階段的步驟進行,經設計確定的標準配合比在施工中不得隨意變更;改性瀝青在儲存期間不得降低使用效果,已經離析的改性瀝青不得使用。(2)瀝青混合料的拌和。熱拌瀝青混合料應采用間歇式拌和機進行拌和;拌和時間應以混合料拌和均勻、所有礦料顆粒全部裹覆瀝青混合料為度,應根據設備情況經試拌確定,一般不應少于 45s;改性瀝青混合料出廠溫度應控制在170~185℃;拌和廠拌和的瀝青混合料應均勻一致,無花白料,無結團成塊或嚴重的粗細料分離現象,不符合要求時不得使用,并應及時調整。(3)熱拌瀝青混合料的攤鋪。鋪筑瀝青混合料前,應檢查確認下層的質量,當下層質量不符合要求時,不得鋪筑瀝青面層;熱拌瀝青混合料應采用機械攤鋪。攤鋪機應具有自動或半自動方式調節攤鋪厚度及找平的裝置;具有足夠容量的受料斗,在運料車換車時能連續攤鋪,并有足夠的功率推動運料車前進;具有可加熱的振動熨平板或振動夯實等初步壓實裝置。(4)熱拌瀝青混合料的壓實及成型。壓實后的各層瀝青混合料應符合壓實度及平整度的要求。施工單位應配備 12t以上的重型振動壓路機,應選擇合理的壓路機組合方式及碾壓步驟。
[1]曾劍雄.不平整路面的成因與施工控制探討[J].四川建材,2007,(3):12.
[2]徐曉健.瀝青混凝土路面鋪筑中的常見病害和解決方法[J].吉林交通科技,2007,(2):45.
[3]張春青.瀝青混凝土路面溫度離析原因分析及解決方案[J].公路交通技術,2007,(3):34.
[4]梁錦棠.瀝青路面動態控制技術在施工質量控制中的應用用[J].廣東建材,2007,(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