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淑芳
(衡水公路工程總公司)
流態粉煤灰是一項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全新結合,它施工簡便、后期強度高、工后整體性強,并且可使不利于機具碾壓、夯實的小體積基坑回填獲得較理想的效果。為保證基坑、臺背回填的質量,減少臺背側填土工后沉降消除臺背跳車的質量隱患,青銀高速管理處經研究決定對于箱涵、箱通臺背側基坑深度大于 60cm時采用流態粉煤灰回填;臺背回填高度大于 4米者采用流態粉煤灰加包邊土方案,且取得了良好效果?,F將一些施工經驗匯總如下,望與同行們探討切磋。
(1)基坑基底應清理至無虛渣、浮土、積水并應夯實平整。
(2)填筑的基底應處理至壓實度大于 91%,并拍攝圖像資料。
(3)施工前應對進場的材料按進行抽檢,以保證材料質量,并在室內做好配合比設計。
(4)施工前應對施工機械進行全面檢查、調整,以保證設備處于良好狀態。
(5)應有充分的電源和設備,確保施工連續進行。
(1)幾何尺寸:臺背處流態粉煤灰底面長度 2m,頂面長度為搭板長度加 1m。高度為搭板下 30cm灰土碎石(8%m灰土∶m碎石=1∶4),灰土碎石以下填筑 15cm8%的灰土,灰土下至原地面為流態粉煤灰。
(2)材料:粉煤灰的各項指標應滿足Ⅱ級粉煤灰要求。堆放期間應防止飛揚造成污染,濕粉煤灰含水量應不大于35%。已結塊的粉煤灰應打碎過篩。水泥用普硅或礦渣32.5#水泥均可,堆放時應注意防潮。外加劑采用具有早強、增稠和減水且能擊發粉煤灰早期活性的外加劑。
(3)配合比:流態粉煤灰質量配比為 m水泥∶m粉煤灰=7∶93,外加劑用量為水泥用量的 1%左右。用水量應控制在50%~60%范圍內,強度應滿足 7d達到 0.4MPa,28d達到0.6MPa。施工中配料數量允許質量偏差為:水泥±2%;粉煤灰 ±3%;水、外加劑 ±2%。
基坑清理——臺階開挖——支?!鲬B粉煤灰拌和——運輸——澆筑——試驗檢測——養生——整理現場。
(1)在臺背回填時,與已填筑路基搭接處,每三層(45cm)開一個臺階,臺階寬度不小于 60cm,且必須保證虛土清除徹底,臺階開到堅實的土層斷面。
(2)流態粉煤灰的攪拌應使用機械攪拌,攪拌時間不小于 3min。各種衡器應保持準確,對材料(粉煤灰)的含水率應經常地進行檢測,據以調整水泥和水的用量。
(3)流態粉煤灰的澆筑應按一定厚度、順序和方向分層澆筑,在下層混合料初凝前或重塑前澆筑完成上層混合料。并且要求從高處向模板內傾卸混合料時,自由傾落高度不宜大于 2m。
(4)養生,混合料澆筑完成后,應加蓋濕草氈或塑料布養護保證強度增長,期間應禁止車輛行人通過。
(5)流態粉煤灰混合料施工時每天至少做 2組試件以監測現場強度。試件規格為 7.07cm3,3塊為一組。最終質量評定以 28d強度為準,7d強度值為參考值。
(1)流態粉煤灰拌和稠度的問題,在施工現場拌制時稠度控制是一個關鍵環節。有時臺背、基坑回填后,即使精心養生 3~7d后也會出現約 0.5cm的網狀裂縫,這往往是拌和時的混合料太稀造成的干縮裂縫,反之太干就會影響混合料拌合的均勻性??捎盟酀{稠度儀在現場精確控制混合料的稠度。若出現的裂縫小于 5cm深可用水泥漿灌縫,如果裂縫大于 5cm深最好清除返工。
(2)強度試件的制作,試件的強度是證明現場強度合格與否的關鍵指標,并作為計量的依據。強度試件的取樣必須有代表性,試樣(液態粉煤灰)最好取回實驗室再裝模制件,制件前一定要攪拌均勻,裝模時試樣應高出試模 3~5mm(以防試件干縮)。制件完成后放入養生室時應用塑料袋或密封容器覆蓋。試件的前期強度很低,千萬不能在養生時讓加濕用的噴淋水損害試件。拆模時間要根據減水劑質量和水泥劑量而靈活掌握,最好用拇指按壓試件表面不留下小坑為準。拆模時試樣仍高出試模頂面的部分用修土刀修平,若低于試模頂面,做 28d強度時要用游標卡尺實測一下受壓面尺寸,計算強度時以實測受壓面積為準。
流態粉煤灰的施工屬于隱蔽工程,被路基、橋頭搭板所覆蓋,如施工質量不好便構成隱患。因此,必須緊抓施工的各個環節,嚴格規范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