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貴鵬,楊曉森
(五常市公路管理站)
為加強公路養護與管理工作,不斷提高我市橋涵及沿線構造物的養護質量和使用性能,要深入貫徹落實部、省有關公路養護技術規范和管理辦法。加強監管力度,確保縣鄉公路的日常養護和管理工作健康發展。公路養護工作方針必須貫徹“建養并重,強化管理,深化改革,調整結構,依靠科技,提高質量,依法治路,保障暢通”的工作。要經常保證橋涵及沿線構造物的完好狀態,及時修復橋涵及沿線構造物損壞部分,保障公路行車安全、舒適、暢通。
(1)橋涵養護應做到:橋涵外觀整潔,始終做到橋面鋪裝平整密實,排水暢通,橋頭連續順適,無橋頭跳車現象,整體結構(上部結構、下部結構)完整,標志、標線等附屬設施齊全完好,承載能力和橋面行車條件符合設計指標。
(2)沿線擋墻、隧道等構造物按養護技術規范要求,始終處于良好的狀態,確保構造物的正常使用功能。
(1)橋面系構造要求:橋面鋪裝層完好、平整、清潔;防水層完好、泄水管完好、暢通;伸縮縫完好、清潔;橋頭平順,無跳車現象;人行道,欄桿、護欄無損壞、斷裂、缺件、銹蝕現象;橋面排水順暢,泄水管完好、暢通,橋頭排水功能完好;橋上標志、標線等設施完好無損。
(2)鋼筋混凝土梁、板要求:梁端頭、底面無損壞,箱形梁內沒有積水,通風良好;混凝土無裂縫、風化、滲水、剝落現象,梁板式結構跨中、支點、變截面部位無開裂、缺損和鋼筋銹蝕現象。
(3)鋼結構橋要求:各部件及焊縫均完好,各節點鉚釘、螺栓無松動,油漆均勻,完整。
(4)支座要求:支座組件完好、清潔;活動支座靈活,實際位移量正常;支座墊石無裂縫;鋼支座的組件不出現開裂;橡膠支座無老化,混凝土支座無破碎,活動支座無壞死、支座工作狀態完好。
(5)墩臺及基礎要求:墩臺各部分完好;無滑動、傾斜、下沉現象;臺背填土無沉降或擠壓隆起。混凝土墩臺及帽梁無凍脹,風化、開裂、剝落、露筋現象;基礎下無沖刷或淘空現象。
(6)調治構造物要求:調治構造物完好,功能適用,橋位段河床無明顯的沖淤或飄浮物堵塞現象。
(7)翼墻錐(護)坡要求:翼墻完好無損,清潔;錐坡完好,無垃圾堆積,無雜草滋生;橋頭排水溝和行人臺階完好。
(8)沿線擋墻要求:擋土墻應保持美觀完好,清潔;無裂縫、斷裂、傾斜、鼓肚或表面風化及下沉現象。
(1)橋面鋪裝:橋面應經常清掃,排除積水,清除泥土、雜物,始終保持橋面平整、清潔,橋面出現表面碎裂或脫皮現象時,應將損壞部分及時鑿除,及時修復,損壞較大者,應將原鋪裝層整跨鑿除,重鋪新的鋪裝層。
(2)伸縮裝置:應經常清除縫內積土、垃圾等雜物,當伸縮縫出現老化、開裂、斷裂,變形嚴重,伸縮失效時應及時更換,更換伸縮裝置時應選型合理,滿足橋跨結構層要求,安裝應牢固,平整。橋頭搭板落空、斷裂引起橋路連接不順適,出現橋頭跳車時,應及時維修處理。
(3)排水系統:橋面泄水管如有堵塞應及時疏通,保持暢通,橋面應保持 1.5%的橫坡,以利橋面排水。
(4)人行道、欄桿、護欄、防撞墻:人行道,橋面緣石若發現松動,缺損應及時修整,欄桿應正直,欄桿柱有缺損時應及時補齊,鋼質欄桿應涂漆防銹,一般每年一次。
(5)標志標線及交通安全設施:交通標志確保齊全、醒目、牢固,如有損壞和丟失及時整修和補齊,同時要根據橋梁技術狀況的變化,更換設置不同的安全標志(如限載、限速、禁行標志或危橋標志等);橋面標線保持清晰,定期重涂。
(6)鋼筋混凝土橋養護:清除表面污垢,對梁板體混凝土的空洞、蜂窩、麻面、表面風化、剝落等應先將松散部分清除,再用高強度混凝土,水泥砂漿或其他材料修補,新補的混凝土要密實,與原結構結合牢固,注意養生;鋼筋混凝土裂縫處理方法:當裂縫寬度在限值范圍內,可用涂環養樹脂膠作封閉處理;當裂縫寬度大于現值時,可采用壓力灌漿法處理;當裂縫嚴重時應加強觀察,查明原因,根據不同情況采取科學的加固措施。
(7)橋梁支座的養護:每半年應清掃一次,清除支座周圍的油污,積水,保證支座正常工作;如果支座出現嚴重的開裂、歪斜、變形或老化時,也就是產生故障不能正常工作時,應及時修整和更換;更換和調整支座采用如下方法:在支座旁邊的梁底或端橫隔處設置千斤頂,將梁(板)適當頂起,使支座不受力,然后調整或更換,新支座就位正確后,落梁(板)到正確位置。
(8)墩臺的養護:始終保持墩臺表面清潔,及時清除墩臺表面的青苔、雜草、和污物;對存在灰縫脫落、出現蜂窩麻面、裂縫、露筋時,應采用水泥砂漿修補;損壞深度超過 3cm時,需采用噴漿或澆注混凝土方法加固。圬工砌體部分嚴重風化和損壞時,用石料或混凝土預制塊補砌;當墩臺混凝土裂縫寬度超過限值時,修補方法參見1.3.6條。當墩臺出現變形,應查明原因,針對不同情況采取適當的加固措施。
(9)墩臺基礎的養護:應采取措施保持橋梁墩臺基礎的穩定,橋梁上下游 200~500m的范圍內做到:適時疏浚河床,當洪水過后,及時清理漂浮物,使水流暢通。在橋下設置警告牌: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在上述范圍內挖沙,采石、傾倒廢棄物,禁止爆破作業等。發現任何有可能破壞橋梁安全的行為,應及時制止。若基礎沖刷過深或局部淘空,應拋填塊石、片石等維護。當墩臺基礎的沉降或變位影響到橋梁正常使用和安全時,針對不同的基礎采取不同的加固措施。
(10)錐坡、翼墻的養護:錐坡、翼墻應保持完好,錐坡開裂、沉陷,被沖空時,翼墻出現下沉、開裂等破壞時應及時采取措施維修加固。
(11)沿線擋土墻的養護:每年在春、秋兩季檢查兩次,發現有裂縫、斷裂、傾斜、等現象時,應注意觀測,查明原因,采取相應的加固措施。當擋墻受洪水沖刷,出現基礎淘空,可采取用石塊將淘空部分填實并灌漿。當擋墻有損壞現象時,如松動、下沉、倒塌、開裂等,要按原樣修復。
[1] 交通部發布《公路養護技術規范》(JTJ07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