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波
(黑龍江省高速公路建設局)
黑龍江省對公路項目招投標工作一直以來高度重視,自2000年起全面推行,招標工作分為三級管理,省交通運輸廳負責行政監督,省公路局或高速公路建設局負責具體管理,項目業主負責組織實施。自 2000年起,黑龍江省開工建設的公路均嚴格按照國家《招標投標法》以及國務院、交通部及相關部委的有關規定,通過公開招標的形式,選擇施工及監理單位。在公路建設招標投標工作過程中,堅持公平、公正、公開、誠信的原則,在招評標工作方式方法上,始終緊跟公路招投標發展的趨勢。
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黑龍江省公路建設招投標市場雖然保持了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但與國內先進省(市)相比還有差距和不足。特別是 2008年初省委省政府提出關于加快黑龍江省公路建設的重大戰略部署,黑龍江省公路招投標管理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壓力空前巨大,鑒于落實省委省政府提出公路建設三年決戰的緊迫性需要及招標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客觀問題的需要,積極借鑒國內公路招投標管理工作先進省市如浙江、江蘇、河北和北京等地區的管理經驗, 2008年下半年對招投標管理工作進行改進和完善。
(1)完善信用體系。實行從業單位信用信息發布制度。所有擬參與黑龍江省公路建設的單位,在投標前必需通過交通運輸廳門戶網站上的信用信息管理系統,如實填報本單位信用信息,并及時申請更新。未在信用信息管理系統中填報的信息一律按虛假信息處理。
(2)完善聯席會議制度。省交通建設招投標聯席會議由省紀委監察廳牽頭,發改、交通、審計、財政等為成員單位。各成員單位加強聯系和溝通,形成合力,及時、有效地解決招投標活動中出現的各種矛盾和問題,充分發揮部門協調機制的作用。
(3)構建招標服務平臺。組建了黑龍江省交通運輸廳招標中心,設立專門機構,抽調專職人員,為招標人和投標人提供統一的服務平臺,為招標人提供資格審查、開標、評標場所,強化對招標全過程的監督,實行全程電子監控,實現招投標工作的“陽光”操作。
(4)完善信息披露公開制度。完善信用信息管理系統,制定從業單位信用信息征集、發布和使用辦法,實現投標人信用信息適時查詢。招標人在國家指定的媒體發布招標(資格預審)公告時,應當將招標公告同時在省交通運輸廳門戶網站上發布。
(5)改進評標專家管理方式。完善評標委員會組成和評標專家抽取方式。評標專家必須在紀檢監察和交通主管部門的監督下以隨機方式從交通運輸部或省交通運輸廳設立的評標專家庫中抽取。國家和省重點公路工程應由業主提出專家條件,由省紀檢監察部門負責抽取,并做好專家的保密。
(6)完善評標方法。工程項目招標推行資格后審制度。一般項目施工招標評標方法仍采用交通運輸部推薦的合理低價法,即業主編制標底作為投標控制價,并在投標截止日期前 7d公布。評標基準價仍以在投標限價范圍內的投標人報價均值(去掉一個最高和一個最低報價)降低一定幅度為準,降低幅度值在開標時由紀檢監察人員或投標人代表隨機抽取。大型橋梁、隧道、采用“四新”成果的路面工程施工和項目勘察設計、工程監理、試驗檢測等招標可采用雙信封評標法或與信用評價體系相結合的綜合評估法。
(7)建立紀檢監察巡查制度。由省紀委監察廳牽頭,省發改委、省交通運輸廳、省審計廳和省財政廳等部門派專人參加,組成巡查隊伍。通過巡查督促有關部門認真履行職責,嚴格依法辦事,及時糾正存在的問題,杜絕和減少違法違紀行為發生。
通過采取以上措施,截止目前黑龍江省公路工程近三十個項目七十余次招標,實現零投訴,招標工作的順利進行為黑龍江省三年決戰取得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招投標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也是一個動態過程。繼續不斷地探究完善招投標管理,使其不斷適應黑龍江省公路招投標工作發展,是黑龍江省公路招投標管理永恒的目標和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