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偉
(龍江縣公路管理站)
安全責任的風險管理包括兩方面的含義:一是指工程項目本身的實施、使用過程中的安全;二是指參與工程建設的有關人員的人身安全。
工程項目的安全風險管理,與工程的質量風險管理有許多相似之處,可以說,工程的質量有了保證,那么工程的安全性也就有了堅實的基礎。當然,這里說的工程質量并不是狹義的施工質量,而是包括:項目決策,項目勘察、設計,項目施工,竣工驗收,使用維護的全過程的工作質量。當這些工組質量過硬,那么,項目的安全性也就有了保證。
作為建設單位,不得將應由一個承包單位完成的建設工程項目分解成若干部分,發包給幾個承包單位;不得迫使承包方以低于成本的價格競標;不得任意壓縮合理工期;不得明示或暗示設計單位或施工單位違反建設強制性標準,降低建設工程質量。避免由于管理不善引發安全風險。
作為設計單位,應提供的設計文件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設計深度要求,注明工程合理使用年限。設計文件中選用的材料、構配件和設備,應當注明規格、型號、性能等技術指標,其質量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除有特殊要求的建筑材料、專用設備、工藝生產線外,不得指定生產廠、供應商。設計單位應就審查合格的施工圖文件向施工單位作出詳細說明,解決施工中對設計提出的問題,負責設計變更。參與工程質量事故分析,并對因設計造成的質量事故,提出相應的技術處理方案。將質量事故盡量縮小在未發生時。
作為施工單位,尤其注意未經設計單位同意,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設計。在施工中,必須按照工程設計要求、施工技術規范標準和合同約定,對建筑材料、構配件、設備和商品混凝土進行檢驗,不得偷工減料,不使用不符合設計和強制性技術標準要求的產品,不使用未經檢驗和試驗或檢驗和試驗不合格的產品。避免風險的產生。
作為監理單位,在施工期間,如果監理單位故意弄虛作假,降低工程質量標準,造成質量事故的,要承擔法律責任。若工程監理單位與承包單位串通,謀取非法利益,給建設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與承包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如果監理單位在責任期內,不按照監理合同約定履行監理職責,給建設單位或其他單位造成損失的,屬違約責任,應當向建設單位賠償。
總而言之,安全管理的工作是整個施工過程中各個單位的集體管理、集體配合的產物,不是簡簡單單的管理工作,需要實實在在的實施。
建筑領域是事故的多發領域,安全事故經常出現。建筑企業要做好對建筑事故的控制工作,首先就要在思想上重視安全管理。
(1)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有利于企業的穩定發展
安全涉及方面多,一旦發生了安全事故,不但傷亡者的家屬需要耐心安撫,而且國家相關部門也會對安全事故進行調查,對造成安全事故的責任人予以應有的懲罰。這些,都會對企業的正常運營產生或大或小的影響,影響大小與工程安全事故的嚴重程度有密切關系。同時,我國實行的是安全責任企業主要領導負責制,發生了安全事故,難免會因主要領導被審查、處分而影響企業的運營。
(2)安全管理是提高生產率,減少職業病的途徑
項目工程安全管理的目的就是通過安全管理使工程施工人員在舒適良好的工作環境中安全操作。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是施工人員按工藝工序標準操作的前提。在沒有心理顧忌的心理條件下作業,提高生產效率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對工程質量的提高是大有益處的。此外,通過安全管理,降低施工噪聲,減少施工粉塵污染,對防止施工企業職業病有顯著作用。
(3)安全管理是控制事故發生的最直接手段
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直接針對正在實施的項目和現場的施工人員,安全管理的許多內容(如現場臨時用電安全管理,腳手架安全管理,機械設備安全管理等工作)是直接針對分部分項的措施。通過一系列的管理措施,消除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杜絕施工現場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規違紀現象的發生,從而從根本上預防工程事故的發生。
(4)工程安全管理將減少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現在,工程項目的實施大多按項目實行成本獨立核算,事故發生所造成的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費用將攤入該工程,這自然是一筆不必要的開支。反之,通過有效的安全管理,控制事故的發生就能間接降低工程成本,減少額外費用的開支,從而提高工程的利潤。最重要的是,由于事故所帶來企業信譽上的損害是難以用費用衡量的。
針對工程實施過程中的安全風險管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幾項。
(1)加強領導,建立健全安全組織機構
建立健全安全組織機構,配備一支強有力的安全管理隊伍,是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保證。在組織機構中,企業及項目的主要領導應直接負責安全的管理工作。在組建安全機構過程中,要特別強調機構的系統化和網絡化,要求進駐工地的所有單位必須建立各自的安全領導小組,工段、工區設專職安全員,各班組及生產一線設兼職安全員,同時,充分發揮工會等團體組織的監督協助作用,在安全生產管理上形成“專管成線,群管成網”全方位抓安全的格局。
(2)開展安全工作目標管理,制定量化標準,層層簽訂責任狀
為了有效地控制、減少生產事故和其他重大傷亡事故,推行安全目標管理是一個有效的方法。具體做法為,根據工程特點及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先詳細制定一個總目標,即確定工傷事故死亡率為多少以內等,然后要求所有施工單位將各自承擔的指標分解逐層下達到生產第一線,逐級簽訂安全責任狀,實行一級對一級保證,一級對一級負責的責任體系,以此來推動安全管理工作,保證工程的順利進行和職工的人身安全。
(3)抓好崗位安全培訓,提高職工的業務素質和技能
加強對職工的安全技術培訓和安全知識教育,把安全生產建立在職工良好的自身素質之上,是搞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礎環節。同時,還要注意做好民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訓。民工大多來自農村,安全意識薄弱,是工傷事故的高發群體。對此,在民工的管理上,要嚴格把握好上崗證這一關,要嚴格規定凡征用的民工必須經培訓,考核后,發給操作證才準許上崗。
(4)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安全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清除隱患
對安全風險的管理,要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其重要工作之一就是要把各類事故隱患、事故苗頭消滅在萌芽狀態之中。在工程實施過程中,采取隨時隨地檢查與固定檢查相結合,日常巡回檢查與定期檢查相結合,集中檢查與分散檢查相結合,各單位自檢與指揮部組織聯檢相結合。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對施工現場的安全狀況有個清楚的認識,并能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制止硬性蠻干和違章操作的行為。
(5)對參與工程建設的有關人員投保
對工程建設的有關人員投保,可以避免由于不可抗力因素的發生導致人員傷亡給項目帶來的損失,轉移部分風險。同時,還可使職工體會到企業的關懷,從而更具凝聚力。
總而言之,隨著公路工程的大規模的建設,安全風險管理工作越來越被重視,對其重視程度,可以與工程質量相提并論,其關系到的是工程質量、人身安全、工程進度等多方面的范疇,可見其重要性和關鍵性。因此,在重視工程質量的同時,必須重視安全風險的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