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清市華僑中學 楊山紅
實施素質教育是目前深化教育改革的主題,而且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重視。這一主題之所以得到越來越廣泛的重視,不僅是因為它們順應了世界各國教育發展的大趨勢,更是因為它適應了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以及提高我國國民素質,振興中華,迎接國際競爭的需要。
素質教育是“為人生打基礎”的教育,這種教育的核心是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自覺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在英語課堂上,創設良好的教學心理氣氛,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培養聽說讀寫等能力,激發興趣,把認知過程和情感過程的產生和發展自始至終地交織在一起,是優化課堂教學,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積極性的有效方法。
優化備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教師只有熟悉大綱,深入鉆研教材,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的全過程,上課時才能“胸有成竹”,做到得心應手,左右逢源,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優化備課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至少要做到以下幾點:一備學生。我們教學的對象是學生,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所以要了解學生的底細、興趣和愛好,多數學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少部分學習差的學生存在的問題,以便更好地組織教學,取得良好的效果。二備目標。根據教材的要求和學生實際情況制定教學目標。教學目標表述要準確、簡明、適當,既要符合大綱要求,又要符合學生實際,還要考慮學生的差異;同時,目標要具體全面,既要有知識性,智能性,又要有教育性。不僅要抓住技能的訓練,還要抓住思想教育的滲透,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質。三備教材。要深入鉆研教材,吃透教材,把握教材的科學性,明確課本的重點、難點,以便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四備教法。根據不同的課程內容和課程類型,確定不同的教學方法。英語是語言課,不比其他學科,如果教不得法,很容易使學生產生厭煩情緒。總之,我們只有了解學生的學科知識基礎,才能教得有的放矢,恰到好處;只有明確課堂目標,才能有效地克服教學過程中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只有抓住教學中的要點、難點,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只有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主動性,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是優化課堂教學的必要條件,是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前提,也是教師傳授知識的橋梁和潤滑劑。因此,教師對學生應傾注愛心,與學生建立一種平等作用的師生關系,對差生和優秀生都要尊重他們的人格,一視同仁。要堅持四個一樣,即一樣的態度,一樣的熱情,一樣的耐心,一樣的仔細認真。盧梭說得好,“只有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才能做一名真正的老師。”教育首先應是溫暖的,有人性味的,愛心,熱心是責任心的源泉,只有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才能使師生心靈相通,才能使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尤其對差生的態度,要特別慎重,要“動之以情”,切忌冷嘲熱諷。教師耐心細致的育人精神會產生潛移默化的效果,會使學生從內心產生對老師的好感和信賴。這種積極的情緒會大大激發他們努力學習的動機,以致他們會在課堂上專心聽講、默契配合,達到教學共鳴,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根據教學實際,從各方面鼓勵學生參與,喚起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求知欲,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感興趣的東西,他才會樂意學,才會克服一切困難,取得滿意的學習效果。
3.1 改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例如,在教七年級Unit 3 Topic1(Section C)3時,教師先用畫有bread ricemilk eggs bananas 單詞等卡片掛在黑板上,然后說:“I like bread very much. I like rice a little. I don’t like it at all.”先讓學生聽,等學生明白意思后再問:“Do I like bread very much?”引導學生說出:“Yes, you do. You like it very much.” 操練完畢,可以請個別同學到黑板前讓他們用英語告訴同學們:“I like …. I don’t like….” 學生們會紛紛舉手,躍躍欲試,這樣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如,我教“現在進行時態”時,恰好一個學生正在睡覺,我抓住這個情景進行訓練。Look!Who is sleeping?Xiao Li is sleeping now.通過這一練習,既加深了學生們對“現在進行時”的理解,又教育了該學生。這種教學方法和手段,一改過去教師的一支粉筆、一本書的枯燥狀態,充分調動學生感覺器官,提高學習效益,使課堂變得生動活躍。
3.2 課堂上引入競爭機制,激活課堂氣氛。初中生年齡小,求知欲和好勝心強,競爭對他們有一種新奇的、特別強烈的吸引力。在操練環節中,我多以競爭形式來調動學生積極性。板書練習,我讓學生自己上,這樣學生就會爭先恐后地上去。在講評練習時,讓學生搶答,使班上充滿熱烈、競爭、你追我趕的氛圍。在口語方面,我開展一分鐘兩兩對話競賽,看圖說話,講故事競賽及課本劇表演等。在聽力方面,我先在學生聽完一段錄音后提出問題,叫學生回答,看一看哪一組哪一位同學聽得準、答得流利,給他們組加分。這種競賽形式多種多樣,把聽、說、讀、寫的訓練有機結合起來,激活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他們保持旺盛的熱情、高度的注意力、濃厚的興趣,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去,提高了英語教學質量。
3.3 遵循教學規律,采用啟發式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可產生懸念,激發學生求知欲和思考能力。如教九年級 Unit 2 Topic 2.Section B(1b),我問:“What kind of pollution are they talking about ?What causes it? What are trees’ functions,etc.”針對初三語法知識點多,我在課堂不是采用一言談方式教學,而是讓學生自己看,對重點內容進行適當地補充、講解和操練。另外,我還增加一些游戲、故事等來豐富課堂內容、激發學生的興趣。根據初中生的特點,把英語交際性的游戲引入課堂,在課堂情景教學中,讓學生根據課文所學的內容自編自導自演,老師給予指導和幫助。由于學生急于要參與,因此他們通常會主動預先掌握課文以便在交際中應用,從而使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同時在表演中培養學生團體協作精神,并充分體現他們的創新能力,讓他們享受到喜悅和成就感。特別是差生每次上臺表演,其他學生都能自發報以熱烈的掌聲鼓勵,以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是當前素質教育的核心。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精心設計活動形式,即立足教材,又高于教材,鼓勵學生積極思維,大膽創新,使學生在創新過程中找到樂趣及學習方法,增強語言表達交際能力。如我根據九年級Unit3 Topic3 (Section C)3 猜謎語,讓學生運用一定的語言來描述被猜的事物,再進行猜,結果學生們猜出了出乎意料的謎底。猜謎游戲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當然,老師也可以把語言資料編成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在課堂上講述時配合簡單的手勢和圖片解釋,就能很直觀地幫助學生理解材料。同時,利用故事情節創造懸念使學生積極思維,保持注意力,理解材料,然后老師再進行提問。如九年級Unit2的主題是講Pollution ,我就用此方法把整個單元串起來。從而挖掘了學生的智力潛能,開發了學生的發散思維。在情景對話中,我沒有設置條條框框,而只是用圖片或多媒體等方式給予一個情景,由學生盡情發揮,這盡情發揮的時刻也是學生們創新拓展的機會。當我聽到一個出乎意料的回答,我以積極的態度給予肯定,這樣就給予學生繼續努力的動力。從而激發學生積極思維,以取得高效率的學習效果。
實施素質教育,教師是根本。提高教師的素質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保證,只有高素質的教師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學生。要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優秀英語人才,教師應具備較高的教學基本功,扎實的專業技能和業務水平,要有“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緊迫感,不斷學習和“充電”,做到身教重于言教,關愛每個學生,做學生的知心朋友。為此,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發音和語調,具有一定的聽、說、讀、寫能力,有一定量的詞匯和有關英美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等等,不斷提高自身的語言素養。同時加強集備,認真研究大綱,吃透教材,探討教法,勇于創新,完成實施英語素質的教育任務。
綜上可知,素質教育的觀念只有成為每位教師的自覺行動,并貫穿于每堂課才能獲得良好效果。課堂教學是英語教學的突破口,科學的教學方法是提高學生素質的關鍵。只有不斷優化課堂教學過程,才能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各方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