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華
建筑施工企業經營的主體是項目,實現利潤的源泉則是對項目成本的有效控制。在當今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條件下,作為一般性競爭行業的施工企業,由于市場監管還不完善,以及其他主客觀方面的多種因素影響,施工企業實現利潤的點數越來越低,這已是業界內普遍認同的事實。那么,面對現實,施工企業除了積極爭取外部環境的改善之外,很重要的一點是要從自身管理上作文章,也就是要從強化項目成本控制上下功夫。
為此,筆者結合自己多年來對項目管理的親身體會,試從加強項目成本控制的角度談談我的一些粗淺看法。在生活中有句俗語說得很好,我們做事情要心中有數。如果把它套用到項目管理上,用專業用語講就是“干前有預算、干中要核算、邊干邊核算、干完快結算”。從這四組20個字口訣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個“算”字貫穿其中,算什么、怎么算、怎樣才能算出效益來,這的確是一個看似老生常談,卻常談會談能談出新意的一個非常好的課題。
首先談談算什么的問題。當然是算經濟、算項目成本的問題。大家都知道,施工項目中主要有四項費用必須加以控制:1)對人工費的控制。2)對材料費的控制。3)對機械使用費的控制。4)對間接費的控制。除此之外,還有對其他費用的控制,譬如對辦公管理費用的嚴格控制等。無論是大工程,還是小項目,這四項費用成本的嚴格控制、合理控制、科學控制、必須控制,應是我們每一個項目,尤其是項目經理要認真思考的管理課題。
其次是怎么算的手段。先說對人工費的控制。近年來,由于受大環境的影響,勞務費隨著市場行情見漲快過定額標準,可以說許多項目超出定額管理以外的人工費超支現象,已屢見不鮮。這就給我們的成本控制提出了新的挑戰,因此,我們就要在確保工程質量安全和工期的前提下,實行責任成本人工費與成本節超相結合的雙控制辦法進行有針對性的管理。同時,我們還要建立健全激勵機制,激發員工學習和運用“四新技術”的自覺性和積極性,通過提升生產技能,籍以提高勞動效能和工作效率,從而努力把人工費降下來。
第三是對材料費的控制。材料費大概要占到項目直接費的百分之七十還多,是項目成本控制的重點。難怪有項目管理經驗的員工一語中的,材料費控制不好,等于白忙活一場。這話不無道理,從材料的采購、質量、運輸、保管、領用等全過程的控制,可以說每一個環節的失控都會牽一發而動全身,有一個環節出現較大紕漏,就可能給工程造成虧損。因此,項目管理必須從材料采購“貨比三家”的源頭開始擇其價廉物美進場,到保管領用的每個環節,建立嚴密的管控措施,確保材料能合理、節能降耗完全的使用在工程上不虧損。
第四是對機械使用費的控制。工欲使其善,必先利其器。提高工效,控制成本離不開科學合理的配置、使用,以及提高機械效率對其良好的維護保養。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發揮機械設備事半功倍的效能,特別是在大型工程項目中,科學合理調配機械設備已經成為一種必須。所以說,加強對施工機械設備的有效管理,對項目成本的控制,顯得十分迫切。
最后是對間接費的控制。成由勤儉敗由奢。這話用在項目成本控制上很有指導意義,勤儉節約歷來是我們的傳統美德,組建精干高效的項目部,嚴格定崗、定員,減少管理服務人員費用開支。對辦公費、通訊費、差旅費等實行指標控制,也是成本控制方面不可或缺的一個因素。
除此之外,在項目施工過程中,還要十分重視施工過程中的技術變更簽證、結算時的缺漏掉項和對業主由于合同方面的變化所形成的合同外索賠費用等造成的經濟損失。
總之,筆者認為施工項目成本控制,無論是從原則上講,還是現實效益上說,都是企業成本管理的基礎和核心。項目經理部在對項目施工過程進行成本控制時,必須要遵循以下五個基本原則:1)成本最低化的原則。2)全面成本控制的原則。3)動態控制的原則。4)目標管理的原則。5)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降低施工項目成本,應該是既開源又節流,或者說既增收又節支。只開源不節流,或者只節流不開源,都不可能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至少是不會有理想的降低成本效果。施工項目管理與項目成本控制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加強施工項目管理,才能控制項目成本,達到項目成本控制的目的,加強施工項目管理也才有意義。
[1] 王得俊.淺談工程中項目的管理與成本的控制[J].山西建筑,2009,35(8):262-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