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強
(九江市第三人民醫院檢驗科,江西 九江 332000)
γ谷氨酰轉肽酶是一種糖蛋白性的膜腱酶在肝內主要存在于肝細胞漿和肝內膽管上皮中,GGT在各種肝膽疾病中其活力均有升高。γ谷氨酰轉肽酶是在氨基酸吸收中參與谷氨酰循環的一個重要酶[1]。多年來,研究人員對GGT酶的活力測定關注程度不斷加深,特別是對它在肝臟疾病的診斷上的研究日益深入。兩年來,對到我院進行健康體檢的12200例不同年齡男女血清GGT檢測結果進行了分析,從而得出GGT酶的活力變化提示其與相關疾病的關系。
1.1 研究對象 12200例2008年3月~2010年5月來我院健康體檢人員。年齡22~66歲,平均年齡43.5歲。其中男性6942人,女性5258人。
1.2 方法和試劑 早晨空腹采血,分離血清檢測。采用日本OLYMPUS公司酶法試劑盒速率法檢測,定質血清質控品由日本OLYMPUS公司提供,儀器使用日本OLYMPUS-AU27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按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要求編寫的SOP文件操作程序操作完成。
1.3 統計學分析 百分率(%)比較采用χ2檢驗。
2.1 男女性別差異GGT酶活力變化觀察 由表1的檢測結果可見,GGT酶活力變化在男性和女性方面有著顯著的差別。男性GGT酶活力顯著高于女性(P<0.05)。

表1 男性女性GGT分布情況
2.2 GGT升高與臨床各種疾病的關系 對檢測中發現的690例GGT增高者進行了進一步的體檢檢查,顯示既往均有飲酒史,并且有不同程度的高血脂血癥,男性明顯大于女性(P<0.05)經影像及其他檢查確診脂肪肝307人,其中284人GGT升高,占該人群的92.51%;確診肝硬化的124,其中120人GGT升高,占該類人群的96.77%,見表2。

表2 體檢標本GGT升高分布
GGT存在于腎、胰、骨胳肌和心肌中,但血清中的GGT主要來自于肝膽系統。引起脂肪肝的原因有很多,目前專家一致認同的因素包括肥胖、酒精中毒、糖尿病、藥物和不明原因的肝脂肪浸潤。脂肪肝病人的GGT通常都增高,但一般營養性脂肪肝的血清GGT活性通常不超過正常值的兩倍。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GGT幾乎都升高,成為酒精肝病的重要特征。無炎癥的酒精性脂肪肝檢測結果顯示GGT升高約兩倍,由于長期多年的酒精攝入引起肝脂肪浸潤的脂肪肝,這種類型的脂肪肝要使癥狀減緩,既使是在戒酒的情況下也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得到緩解。非酒精引起的脂肪肝中,轉氨酶有輕度升高,GGT升高并不是占主要趨勢。由于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形成了一定的飲酒人群,長期的酒精消耗造成了肝實質損傷或誘導了酶的活性,使得GGT上升[2]。在12200名健康體檢者中,檢測出690名血清GGT升高,占體檢人數的5.6%。對這690名GGT升高者,進一步做了影像、免疫學及臨床相關檢查,結果得出其中307人是脂肪肝,124人是肝硬化,156人是乙肝、丙肝,其它原因引起GGT升高的有140人。還了解到這些GGT活力增高者中大部分人長期飲酒,喜歡高脂肪、高蛋白飲食、缺少運動。分析檢測資料還發現GGT升高中,男性比例顯著高于女性(P<0.05),年齡分布主要在40歲左右,說明GGT升高與長期飲酒有關,而我國女性相對男性飲酒要少,結果表明減少飲酒或不飲酒是對預防酒精性肝損害很有必要。
由于血清中GGT主要來源于肝臟,故在病毒性肝炎時此酶活力會有所變化,表現在血清酶活力升高,急性病毒性肝炎時,肝細胞損傷,壞死區鄰近的肝細胞酶合成亢進釋放增加,引起血清GGT升高,慢性活動性肝炎時GGT常常高于正常1~2倍,如果長期升高,可能有肝壞死傾向,肝硬化時血清GGT的改變取決于肝內病變有無活動及其原因。在非活動期多屬正常,若伴有炎癥和進行性纖維化,則往往升高,原發性或繼發性膽汁性肝硬化早期往往有GGT升高,有人認為肝硬化早期時GGT升高,嚴重感染尤其是晚期病例反而很低,這可能由于肝細胞GGT合成能力喪失,因而臨床認為肝硬化患者如果GGT較高,提示疾病處于早期階段。肝內或肝外膽管梗阻時,GGT排泄受阻,隨膽汁流入血,致使血清GGT升高。表2結果提示,乙肝、丙肝患者體內GGT活力有所升高,表明GGT活力測定對乙肝、丙肝的診斷有一定幫助,GGT活力明顯升高是診斷急性病毒性肝炎的指標之一[3]。
原發性或轉移性肝癌病人中,該酶多數呈中度或高度增加,往往大于正常的幾倍甚至幾十倍。這主要是因為當細胞癌變時,可發生癌樣代謝改變,使癌組織蛋白質生物合成加強,對氨基酸的需要增多,故血中GGT活性升高。 此外,自身免疫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膽管炎都會有不同程度的GGT活性升高[4]。
顯而易見,血清GGT的活性的檢測不容忽視,在健康體檢中作為肝功能監測的重要指標之一、具有重要意義。
[1]葉維法,鐘振義主編.臨床肝膽病學[M].第2版,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559-560.
[2]巫向前主編.臨床檢驗結果的評價[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285-296.
[3]孫志強,毛遠麗.肝病酶學指標及臨床應用進展[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05:28(6):659-662.
[4]毛遠麗.肝功能實驗室檢查[J].中國臨床醫生,2006,34(11).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