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巍,嚴開斌
(江蘇省洪澤縣人民醫(yī)院,江蘇 洪澤 223100)
IQ-200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 (美國IRIS公司)依據影像式尿沉渣分析儀的原理設計,結合流式細胞術和粒子成像分析技術,能對尿液中的管型自動計數,并能將管型區(qū)分為透明管型和病理管型。但是我們在實際工作中發(fā)現其對管型的檢測有較高的假陽性率,通過對600份尿液標本用IQ-200尿沉渣分析儀和手工鏡檢兩種方法進行檢測并對檢測結果作比較分析其影響因素,現報告如下。
1.1 標本來源 隨機收集本院門診及住院病人晨尿標本600例,其中男性346例,女性254例,年齡10~80歲。
1.2 儀器與試劑 IQ-200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及配套試劑和質控品,日本OLYMPUS普通光學顯微鏡,上海手術機械廠80-2型離心機。
1.3 方法
1.3.1 用一次性潔凈尿杯收集晨尿不少于10ml,分成2管,1管用IQ-200分析儀檢測,另一管留做手工鏡檢復查。
1.3.2 每天工作前對IQ-200分析儀進行FOCUS調焦并同時運行陰陽性質控(儀器配套),在控后進行標本檢測,儀器分析嚴格按照IQ-200分析儀操作手冊進行。顯微鏡檢查按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1]進行,并由同一人完成。以上操作均在采樣后2h內完成。
1.4 判斷標準 超過IQ-200尿沉渣分析儀管型的異常閾值(過篩值設定為0個/μl)為IQ-200檢測陽性結果;顯微鏡觀察全片看到一個以上的管型為顯微鏡檢測的陽性結果;IQ-200分析儀陽性而顯微鏡陰性即為IQ-200的假陽性結果。
1.5 統(tǒng)計處理 使用簡明統(tǒng)計10.35統(tǒng)計軟件,對兩種方法的陽性率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IQ-200尿沉渣分析儀檢測與顯微鏡檢測管型結果比較
由表1可知,600例晨尿標本中IQ-200尿沉渣分析儀檢測管型陽性的有76例,占12.7%;其中復查顯微鏡檢測管型陽性的有25例,占4.2%。兩種方法檢測結果相符的有545例,占90.8%,兩種方法檢測結果不相符的有55例,占9.2%,其中尿沉渣分析儀檢測假陰性有4例,占0.67%,假陽性有51例,占8.5%,后者在顯微鏡下可以見到移行上皮細胞、黏液絲、菌絲、結晶等其他有形成分,將IQ-200尿沉渣分析儀與顯微鏡檢測管型的陽性率進行χ2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管型是一些有機物或無機物,如蛋白、細胞或結晶等成分在腎小管和集合管內凝固而成的圓柱狀結合物。尿沉渣中管型對腎臟疾病的診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2],其數量、種類、組成、大小對腎實質性病變的診斷、治療觀察及預后判斷有一定價值[3]。
IQ-200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采用流式細胞術與粒子成像分析技術,將通過流式細胞分析孔的尿液有形成分粒子聚集于物鏡的聚焦平面上,通過APR自動微粒識別軟件依據尺寸、外形、對比度、材質等特性將其分為包括管型在內的12種成分。在多數情況下,分類是非常可信的。但是由于尿中有形成分十分復雜,形態(tài)變化大,故在管型檢測中的影響因素比較多,引起較高的假陽性率。通過與手工鏡檢結果對比,發(fā)現造成IQ-200尿沉渣分析儀假陽性的原因有以下幾種:尿液中的上皮細胞,尤其是移形上皮細胞,因其形態(tài)變化不規(guī)則,有些尺寸、對比度、材質與管型相類似,而被誤認;尿液中含有大量的黏液絲時,包裹了細胞和結晶的粗大黏液絲及黏液絲相互粘連,因外形與管型類似,而被誤認;尿液中含有真菌的菌絲,由于其形態(tài)多樣,有時因與管型外形相似而被誤認;尿液中含有大量非晶形尿酸鹽、磷酸鹽等結晶時,常由于相互堆積成類圓柱體而被誤認為管型。
綜上所述,尿液中的有形成分復雜,移行上皮細胞、黏液絲、菌絲、結晶均為尿液中常見的有形成分,也是造成IQ-200尿沉渣分析儀檢測管型假陽性的常見原因。因此,必須結合尿沉渣鏡檢來提高檢驗結果的準確性[4],以降低管型檢測中的假陽性率,從而為臨床的診斷和治療提供可靠的診斷依據。
[1]葉應嫵,王毓三.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M].第3版,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6:293-297.
[2]熊立凡,李樹仁.臨床檢驗基礎[M].第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169-174.
[3]顧可梁.尿有形成分的識別與檢查方法的選擇[J].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2005,28(6):572-575.
[4]劉 艷.IQ200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與干化學分析儀及尿沉渣鏡檢的比較和評價[J].當代醫(yī)學,2008,14(10):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