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繼連
為深入貫徹落實第二屆全國林業產業大會精神,特別是省委吉炳軒書記視察森工企業時提出的“森工要發揮優勢、加快發展”的要求,總局組織了為期四天的江浙林業產業發展的學習考察活動,大家實地參觀考察,共同的感受是:龐大的產業集群使我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開放的思想觀念、強烈的發展意識,讓我們森工各級領導干部倍增了加快林區發展的緊迫感和自覺性。筆者認為,此次學習考察為森工破解資源優勢轉化和經營機制轉換兩大課題提供了答案。
一、更新思想觀念,是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的關鍵因素
省委吉炳軒書記調研時明確提出“森工林區具有生態優勢”,但長久以來,由于機制、體制等諸多原因,龍江森工從共和國林業的老大,滑落到產業發展的二三流。森工需要重振雄風,重新占領林業產業發展的高地,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的問題。
我們津津樂道的所謂森工資源、人才優勢和具有先進的發展理念、開放的思想觀念的江浙等發達省份比較,明顯處于劣勢,這是不爭的事實。江蘇以0.7%的林地創造出占全國7%的林業產值,邳州更是一個缺林少綠的落后地區,但他們始終堅持圍繞破解制約發展的瓶頸解放思想、圍繞克服落后地區的不利因素加快發展解放思想、圍繞人民群眾的意愿解放思想,依靠敢想、敢做,敢為人先的拼搏精神,從一個缺少森林資源的洼地,崛起為林業產業發展的高地。經過短短十幾年的高速發展,創造了聞名全國的“邳州現象”。大亞集團更是憑借用先進思想武裝的管理團隊,在一個資源匱乏地區,創造出年生產人造板220萬立方米、國內第一、世界前十的業績。
“邳州現象”、“大亞的崛起”,歸根結底靠的都是解放思想這把金鑰匙。高金芳書記在考察中強調,一學思想,把解放思想作為破解一切發展難題的“萬能鑰匙”;二學精神,萬眾一心、奮起拼搏、扎實苦干、跨越爭先;三學思路,科學謀劃、合理布局、一抓到底;四學激情,謀大局、干大事、創大業,“永不言難、永不服輸、永不放棄、永不滿足”;五學魄力,敢為人先、敢爭第一;六學創新,敢闖新路、勇于擔當、用創新的觀念破解發展中的瓶頸;七學作風,倡導“一天當成兩天干、雨天當成晴天干、黑天當成白天干”的工作干勁,全力以赴謀發展、踏踏實實抓落實。 森工林區要努力通過思想的大解放,帶動產業的大發展,因此,必須牢固地樹立“四種意識”。一是在產品開發上樹立品牌意識。舉全區之力,拓展、提升森工現有的“黑森、東北王”等品牌的內涵,同時要緊緊依靠科技創新,培育更多的、更具影響力和拉動力的森工名牌產品。二是在產業發展和產品研發上樹立標準意識。一流企業賣標準;二流企業賣技術,三流企業賣產品,末流企業賣原料。國家木制家具及人造板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就落戶江蘇邳州開發區,從而為邳州林業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林業產業中有許多的標準就出自龍江森工,我們要充分挖掘已有優勢,放大科研院所的技術優勢,重新成為這一領域的領軍。三是在招商引資中樹立服務意識。“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無論是國企還是外企、私企,只要能促進林區發展、增加就業、提高職工收入,就要全力支持、傾力服務,充分利用“外資、外力”形成資金、技術、人才引進的洼地,助推林區產業發展。四是在產業發展上樹立優勝意識。深化對產業發展重要性的再認識、再提高,堅定必勝的信心、攻堅克難,敢于跨越。我們要充分發揮森工集團優勢,傾力發展。全力實施以林紙一體化、林板一體化、林副一體化為核心的林木一體化戰略。以森林集約經營為重點,以林業的發展保證和支撐木業的發展,以木業的發展拉動、促進林業的發展。這一比較優勢將是我們實現林業產業持續發展,追趕江浙林業產業的有力保障。江蘇大亞、香港嘉漢等大集團出巨資構建原料林基地,就是在努力構筑林木一體化的發展格局。
二、轉換經營機制、優化產業結構,是實現龍江森工產業發展的內生動力
機制一變天地寬,要敢于、善于用新機制激活、釋放森工的內生動力,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產業結構層次化。
(一)充分利用現有產業,通過改革、改組、改造和加強企業管理等舉措,進行戰略重組,實施集團化分工協作。要緊緊抓住省政府建設“八大經濟區”和“十大工程”的機遇,走集團化、規模化、品牌化、標準化的路子,依托資源優勢、集團優勢,組建幾個競爭力強、可以頂天立地、具有規模和壟斷優勢,牽動力大、鋪天蓋地、惠及千萬林區百姓的專業公司,形成公司加林戶的模式,實現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萬家的產業格局。要做強做大林產工業,加快原木向板材、家具、地板等精深加工轉變,實現原木不出局,就地加工增值。
(二)爭取在三到五年的時間,打造森工自己的上市公司。林業板塊近期表現比較出色,林業資源的稀缺性令其估值空間的提升,“天然林保護工程”的實施,加之拉動內需的需要,國內木材缺口不斷增大,同時迫于國際環保的壓力,各國政府紛紛限制木材的生產和出口,導致了國際原木供應量難以保證。今年年初,“建材下鄉”正式寫入“中央一號文件”,這將加劇農村和市場對地板、家具板材的實際需求量,另外,為確保實現2020年我國的溫控目標,林業無疑備受國家重視,這些無疑為森工企業上市提供了利好機遇。通過企業上市,一是可以獲取長期無息的資本性資金,企業通過發行股票進行直接融資,并可改善企業的資本結構,還可通過配股、增發新股等多種融資工具,實現低成本的持續融資。二是可以提升企業品牌價值,擴大企業的影響力。三是可以規范管理行為,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四是可以吸納更多的優秀人才,建立科學合理的用人和人才激勵機制。
(三)以森工的廠房、森林資源、技術等入股,借用“外資、外力”,引進戰略投資者,組建股份制企業,實行現代企業制度。盤活資產,激活森工內生動力,加速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的成果轉化,鼓勵企業跨地區、跨行業合作,扶持企業通過技術改造,實現產業結構的優化、產品檔次的提高,創立名牌產品,形成規模化、系列化、標準化經營,組建龍頭企業,形成產業集群,重鑄森工輝煌。
(四)科學規劃,明確發展定位,產業發展規劃先行。綜合全系統以及林情、社情,聘請權威機構制定出一套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產業發展規劃,以規劃為藍圖,長抓不懈,力求實效。
三、立足林情,高點站位,強勢推進穆棱林區產業發展
在“生態立局,產業振興”方針引領下,我們將考察林業產業發達地區的理性思考,轉化為全面加快森工產業發展的工作成果,依托資源優勢,高點站位,大手筆規劃,圍繞建設“四大體系”,做強做大“五大產業”。
(一)堅持“生態立局”戰略,夯實林業產業的重要基礎。實現森林可持續經營,是林業產業振興的物質基礎,是現階段務林人的首要任務。要以保護為前提,科學合理培育、利用森林資源,以FSC森林認證為抓手,規范經營行為,提升企業環保形象,繼續推行大面積低強度采伐,全力開展森林撫育補貼試點工作。加速后備資源培育,重點培育結構復雜、功能完備的生態公益林和大徑級用材林、商品用材林,提高森林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繼續開展天保工程示范點建設工作。抓住國家延長天保工程期的有利契機,積極爭取天保工程的各項優惠政策,分步撤并林場(所),實施生態移民。延伸示范點建設的觸角,重新編制示范點項目建設方案,在經營機制和技術創新上求突破,對天保二期工程提早進行研究、論證、確認以及必要的試驗示范,建立起促進森林資源有效恢復的長效機制。
加大紅豆杉自然保護區建設力度。根據國家頒發的自然保護區建設要求,逐項落實各項建設工作,確保保護區管理局機構設置和編制正常運行,加大保護區管護力度,深入開展紅豆杉人工繁育試點,使東北紅豆杉這一珍稀物種得以更好的保護。
(二)加快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全面振興“五大產業”。經濟要發展,產業是基礎。我局目前的主要問題還是產業規模較小,結構不夠合理,缺少龍頭帶動企業,新興主導產業尚未形成,這些都直接制約了我局經濟的加快發展。今后,我們將全面實施《林業產業振興規劃》,堅持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原則,提升木材生產傳統產業、培育營林生產基礎產業、升級林產工業骨干產業、壯大多種經營特色產業、發展森林生態旅游朝陽產業。
一是升級林產工業骨干產業。要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大力招商引資,推進嘉穆板業為龍頭的木材工業園區二、三期建設,加大改制力度,對森福板業進行股份制改造,通過與好家木業的合作,實現產業重組,不斷擴大產業規模,對宏森地板進行技術改造,爭取年內實現與日本先進企業對接,合資投建高科技產品碳化地板項目,通過資源整合、龍頭企業的帶動效應,擴大終端產品生產,促進企業分工協作,延長產業鏈條,實現林產工業生產的產業化、規模化、集團化、品牌化。
二是壯大多種經營特色產業。充分發揮“超萬元林場(所)”和“奔萬元社區”建設的載體功能,通過“政策扶持、科技支撐、典型輻射、項目拉動”,發揮專業協會的作用,強力推進兩參、食用菌、生豬養殖、五味子種植四大主導產業發展。與吉林敦化鑫鵬參業有限責任公司合作興建2 000平方米“兩參”(中國參、西洋參)系列產品加工廠,重點加快有機食品種植養殖基地和與穆棱市聯合招商的優質肉牛繁育、優質肉牛育肥示范場項目建設步伐。
三是發展森林生態旅游朝陽產業。要以六峰山國家森林公園建設為切入點,統籌規劃,制定三年總體規劃,抓好《六峰山旅游開發建設項目策劃暨實施方案》的立項工作,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力度,興建家庭旅館,提升綜合接待能力和服務水準,舉辦旅游推介和媒體宣傳活動,拓展客源市場,打造穆棱生態旅游的知名品牌。
(三)推動城鄉一體化進程,統籌區域協調發展。按照加快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建設新格局的要求,繼續深化局縣合作共建,進一步優化企業外部發展環境,在發展規劃、生態環境建設、產業發展、基礎環境建設、社會事業發展、政策資金上實現一體化。
一是在發展規劃上實現一體化。在經濟發展布局、產業結構調整、工業園區建立、社會事業發展等重大事項上,共同進行總體規劃,提升經濟社會一體化的總體水平。
二是在生態環境建設上實現一體化。加強森林資源保護,完善森林防火聯防機制;共同開展穆棱河流域綜合治理工作;進一步加強環境污染的防治,保護水資源,聯手治理工業污染和農業污染;加強新型能源建設合作,改善林農生活條件。
三是在產業發展上實現一體化。以產業重鎮為定位,以項目為載體,扶持壯大民營加工企業,重點建設老道溝養殖新區,開發以紅巖為中心的曬煙產業帶,積極謀劃產業布局和結構調整,全力打造以木業精深加工為主的產業集群。
(四)推動社會事業進程,統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為從根本上改變我局由于歷史原因形成的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薄弱,社會事業欠發達的現狀,實現社會的全面繁榮進步。今年,我們要在五個領域尋求大提速,快發展。
一是按照“全面規劃,分步實施,突出特點,整體提高”的原則,規劃實施小城鎮建設工程,力爭用三年時間使我局小城鎮建設全面提檔升級。二是全力抓好新林區建設工程。三是繼續實施通場公路建設工程。四是加大教育和醫療服務體系建設。五是加快文化事業大繁榮、大發展。
(五)著力改善民生,推進林區社會和諧建設。民生是發展之本。要堅持以人為本,以民為重,始終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作為我們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全力改善職工生產、生活條件,對在崗職工工資進行一次普調,探索實行“崗位效益工資”的職工工資增長模式;將棚改工程建成職工群眾滿意的安居工程,全面完成1 243戶的新建和1 006戶的改造任務;多措并舉,努力擴大就業;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和弱勢群體救助機制;認真負責地解決好各種社會熱點、難點問題,筑牢和諧林區、平安林區的社會基石。
江浙地區林業產業發展的高速度、快節奏,讓我們深感森工加快發展的緊迫感和使命感,只有發展才是硬道理,不發展就沒道理,讓我們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進取精神,努力真抓實干,銳意改革創新,為實現森工林區追趕跨越式發展,貢獻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
(編輯/丹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