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游
[關鍵詞]公務員福利制度;貪污與浪費;貨幣化改革
一、現今中國公務員福利制度的形成
中國公務員福利制度作為公務員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存在了半個世紀。在這半個世紀的時間里,公務員福利制度隨著中國公務員薪酬制度的發展而發展。現今實行的公務員福利制度可以被視為公務員薪酬制度的一個重要補充,在平衡收入分配,改善公務員生活品質,同時也在調節公務員工作積極性,穩定性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中國現行公務員薪酬制度可以被簡單概括為“低工資,多補貼,高福利”模式。這種模式在一段時間內為中國經濟的騰飛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這種模式卻產生了諸多問題,諸如貪污,浪費等等。因此對公務員福利制度的改革勢在必行。欲研究如何改革公務員福利制度,就要先了解其歷史。在中國公務員福利制度的發展歷程中經歷了三次重要的轉變:
1.建國初期至1956年改革。建國初期中國的經濟形勢非常困難,因此全國基本實行以供給制為主,供給制與工資制并存的分配制度。但是當時供給物品僅僅為生活必需品,目的是為了維持軍人與普通公職人員的生存。1956年國家對公務員薪酬制度進行了一次重大改革,雖然統一實行職務等級工資制并將全國化為11類工資區。但是在低工資的實際環境之下,福利制度仍舊是公務員賴以生存的最基本保障。
2.1985年公務員薪酬制度的第二次改革。這一次改革的意義重大,公務員不僅可以通過其相應職務拿到與之相適應的工資,在福利方面也有著顯著進步,公務員所獲得的福利已經不僅僅限于生活必需品,而是將范圍擴大到了諸如住房、教育,群體福利設施建設等福利待遇。此次改革的重大意義在于公務員福利制度已經脫離了簡單的維持生活底線,而是上升到了改善公務員生活品質的層次。但是由于此福利制度規定過于籠統,漏洞較多也為日后公務員福利制度產生眾多問題埋下了伏筆。
3.1993年的改革。國家已經注意到了在公務員福利制度中的一些問題,同時為回應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國家將一部分福利津貼逐步納入工資,意圖促使公務員薪酬制度的規范化與透明化。“低工資,多補貼,高福利”模式形成,并且在不斷地改善中沿用至今。
二、中國公務員福利制度存在的問題
1.公務員福利補貼占收入比例過大,標準不一,嚴重缺乏規范性。我國尚無明確法律對公務員福利標準進行統一管理,《公務員法》規定的“公務員按照國家規定享受福利待遇。國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準提高公務員的福利待遇”這個表述過于籠統,各部門按照自身實際經濟情況出發,對福利津貼進行發放,往往造成福利分配不平衡的狀況:某些職能部門或壟斷部門福利包含范圍之廣,待遇之優厚往往令許多大型企業都自嘆不如;而某些冷衙門部門的福利津貼則相形見絀。以物化形式將住房,教育等勞動報酬提供給公務員,而不進入工資(因此這部分收入不需要納稅),這與市場經濟體制不相適應,也為某些貪污行為留下可乘之機。這種分配制度非但不利于平衡公務員收入,反而可能造成公務員梯隊之間的攀比之風,甚至可以說這種分配制度表面上仍在維持“同工同酬”,實際已經由福利津貼的發放不均在暗中劃分出了階級。這不僅對公務員士氣造成影響,還直接導致一些部門嚴重缺乏人才,而某些部門則人滿為患甚至出現“權力繼承”現象。
2.福利設施過于社會化,資金投放量過大,不利于資源合理配置。我國福利資金的根源來自國家財政,除上文所述公務員福利津貼發放不規范導致國家財政收入大量流失以外,福利設施過于社會化也帶來大量貪污浪費問題。一方面大范圍興建福利設施會造成巨大的財政浪費,另一方面過于細致的福利設施也會阻礙正常的市場配置,出現貪污腐敗問題,甚至由于某些特權激怒民眾。
三、中國公務員福利制度改革之路研究
1.公務員福利制度貨幣化,規范分配制度
(1)注重在貨幣化中的公平問題。公務員福利轉向貨幣化的初衷就是公平,打破現有福利津貼分發混亂的現狀。因此在制定之初,應該先對國家不同地區的經濟狀況進行普查,統計不同地區公務員收入與當地物價比例。
(2)注重在貨幣化中的政策。將原有的公務員福利由實物化轉向貨幣化的過程中應該注意政策從實際出發。在對住房、教育、衛生,文化等福利逐步由“暗補”轉向“明補”計入工資或者逐步引入市場競爭的過程中注意政策的使用。
(3)加強民眾輿論監督,透明貨幣化過程。實物化轉向貨幣化的過程很漫長,也需要不斷更新其準則。如不同時間內,不同實物有不同價格。各地政府應該成立專門的物價評估小組進行物價評估并統一進行公開,交由市民進行監督,實物貨幣化價格應該以市場平均價格為準,這樣可以有效的制止公務員福利由實物轉向貨幣化過程中的分贓行為,也可以更好的傾聽市民意見,減少不必要的支出與浪費。
2.公務員福利制度貨幣化面對的問題
(1)公務員福利改革中應循序漸進,切勿操之過急。公務員福利制度改革從長遠來看利國利民,但是由實物化轉向貨幣化的進程中涉及很多敏感問題。比如稅收問題,中國一直采取的以實物為主的福利方式,實物部分是不需要納稅的,但是改革后必然要涉及對這部分貨幣化的福利征稅。若此問題處理不好容易使得公務員產生國家千方百計克扣員工工資的心理。因此在貨幣化的過程中應該對此部分福利如何課稅進行研究,或者改變征收比例,或者暫緩征稅給予公務員以心理緩沖期,待實物化向貨幣化轉型成熟后再行征收。這樣可以防止一些官員由于既得利益受損而故意抵制公務員福利貨幣化進程,減小“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狀況出現的可能性。
(2)注重公務員教育,培養全局觀念。應注重對公務員進行教育,培養其全局觀念,一方面使其認識到公務員福利制度改革的重要性,減少公務員的抵觸情緒;另一方面也應該進行合理引導,幫助公務員了解公務員福利制度的改革有助于其自主選擇,同時減少國家財政浪費。
四、結語
中國公務員福利制度作為我國公務員薪酬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平衡地區差異,平衡公務員收入分配方面意義重大。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公務員福利制度改革勢在必行。在各個過程中應該注意協調好收入與分配的問題,同時注重不因改革損及公務員的工作積極性。中國的公務員改革應該走具有中國特色的道路,在不斷的論證以及實踐中完善理論,切實的推進公務員福利制度改革,以減少貪污和浪費等現象的發生,以使得國家財政資源最大限度地達到物盡其用。□(編輯/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