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茜茹 郝志良
[關鍵詞]室內給排水;設計;方法
一、給排水管道敷設問題
應改變上一層的衛生間管道在下一層樓板頂安裝的舊做法;倡導本層的管道在本層敷設的原則:(1)衛生間統一做成下沉式衛生間,按過去的老做法把下水管道統一布置在地坑內;(2) 衛生間地板面不下沉,而使用后出水式坐便器,地漏采用側墻式,洗臉盆、浴缸等排水管道在地面以上敷設并與立管相接,廚房取消地漏或用側墻式地漏,把洗菜池的排水管放在地面以上接入立管,這樣做可以使下水管道每層水平分隔開,如有漏水則不影響下層住戶,檢修時也可以獨戶進行。另外,設計時盡量把排水管立管設于建筑物內墻陰角,有條件的最好在衛生間內設置管道井。這樣做可以使室內衛生間、廚房水平與豎向均沒有明管,空間寬敞、潔凈,把污染源———污水隔絕在外,避免由于管道頻繁穿越樓板引起上下層漏水的現象。
1. 給排水立管的敷設。(1)立管安裝在廚房、衛生間的墻角處。在以往的住宅設計中較多采用這種敷設方式,施工方便,但明露管道有礙居室美觀,住戶在二次裝修時大多會用輕質材料將其隱藏起來。管道明裝在室內時,應不影響廚房、衛生間各衛生設備功能的使用。暗敷的立管,宜在穿越樓板處做成固定支撐點,以防止立管累積伸縮在最上層支管接出處產生位移應力。立管De≤40mm 的管道除穿越樓板處為固定支撐點外,宜在每層中間設望個支撐點,De≥50mm 立管,層間只設一個支撐點。支撐點不必等距離設置,希望在立管引出支管的三通配件處設置一個支撐點。(2)立管敷設在管道井內。這種方式居室潔凈美觀,但管道井占用了衛生間的面積,且管道施工、維修較困難。衛生間設立集中管道井,把給水管、排水管等管道都集中在管道井里布置,這是現代住宅廚房衛生間居住文明的重要體現。并應在立管上引出支管的三通配件處設固定支撐點,中間支撐仍按上述原則配置。以上暗設管道均需在試壓后無滲漏的情況下才能進行土建施工。(3)適當增設室內控制閥門。為了避免用戶在使用過程中,出現漏水、跑水現象,為了便于給水設施的維修,建議在廚房和衛生間的給水管上部適當增設控制閥門,另外須強調必須使用金屬品質好的閥門,這樣一旦用戶發生漏水,用戶何以及時關閉給水閥門,從而能夠有效地控制“事態的進一步擴大”,保證在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有效。(4)使用吸氣閥。設計中經常遇到排水立管無法穿越樓層伸出屋面的情況,此時只能加大排水管徑增加排水能力,排水效果不理想,容易形成負壓,破壞水封,若在立管頂部設置吸氣閥即可解決,該閥負壓時開啟吸氣,正壓時關閉,臭氣無法逸進室內。
2.給水支管敷設。(1)一般住宅給水支管管徑de ≤40 mm 或dn ≤32 mm ,小管徑的塑料給水管呈彎曲狀態,且熱穩定性差,故住宅給水支管提倡采用埋墻暗設。(2)墻體內埋水管,要做到合理布局;槽內抹灰圓滑,然后在凹槽內刷防水涂料,提倡水管凹槽做防水;管道施工完畢,應由土建統一抹灰。
3.排水支管敷設。住宅室內排水橫支管應敷設在本層套內,這樣排水橫管滲透時可避免污水進入鄰戶,管道維修時也不會影響到鄰戶的正常生活。即使管道有安裝和使用問題,也可以很輕易地在該層該戶內解決,用不著敲樓打洞。
二、水表戶外設置問題
水表設在戶內,不但抄表的工作量很大,而且使住宅的安全性和私密性大大降低。故住宅的分戶水表或分戶水表的數字顯示宜設在戶外。多層住宅水表戶外設置有以下幾種形式:
1.遠傳水表。
2.磁卡式水表。
3.普通水表設在戶外。
三、其他問題
1.地漏的水封設計。傳統鐘罩式地漏的水封容易揮發,常常造成下水道異味和排水口溢出的液體進入室內,形成室內污染。所以在給排水設計中,必須重視這個問題。《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中規定:“地漏的頂面標高應低于地面5~10mm,地漏水封深度不得小于50mm。”但是在給排水設計說明中很少有人提及,建設及施工單位為了降低造價,使用市場上價格低廉的地漏,這種地漏水封一般不大于3cm,滿足不了水封深度要求。另外,居民裝修房子時選用裝修市場上的不銹鋼地漏替代原來的塑料地漏,外表雖光亮美觀,內部水封同樣很淺。當排水時,地漏的水封由于正壓(較低樓層)或負壓(較高樓層)被破壞,臭氣進入室內。好多居民發現家中有臭味,而且廚房排油煙機打開時更加嚴重,就是水封由于壓力波動被破壞的原因。有的住宅廚房內設置了地漏,由于長時間沒有補水,特別冬季供暖時水封容易干涸,應該常給地漏補水。建議設計施工時采用高水封或新型防返溢地漏。廚房內地面濺水很少,可以不設置地漏。
2.洗臉盆和洗滌盆下的存水彎。將S 型存水彎安裝在樓板的上方(但不能同時串接兩個存水彎) ,這樣住戶在自己家內隨時可以方便清通。但要提醒用戶,存水彎不能隨意取消,而且在安裝好器具后一定要做好接頭的密封工作。
3.大便器下的彎頭。在大便器下用90°彎頭與橫支管連接是不妥的,水力條件沒有45°彎頭的好,若用90°彎頭安裝,則最好帶檢查口。正確的安裝方法是采用一個45°彎頭與橫支管連接。
4.橫管與立管的連接問題。在一些建筑排水中,出戶橫管與立管的連接均采用一個90°彎頭,這種做法堵塞率較高,合理的安裝方法是采用兩個45°的彎頭連接或者用90°斜三通。排水管道的橫管與橫管、橫管與立管的連接,宜采用45°三通、45°四通、90°斜三通,也可采用直角順水三通或直角順水四通等配件。
5.管道穿過樓板、墻面。管道穿過樓板正確的做法是:預先加套管,管道安裝結束應配合土建進行支模,并應采用C20 細石混凝土分二次澆筑搗密實。澆筑結束后,結合找平層或面層施工,在管道周圍應砌筑成厚度不小于20mm ,寬度不小于30mm的阻水圈。管道穿過墻壁和樓板設置金屬套管(外墻) 或塑料套管時,安裝在樓板內的套管其頂部應高出裝飾地面20mm,安裝在衛生間及廚房內的套管其頂部應高出裝飾地面50mm,且套管底部應與樓板底面相平;安裝在墻壁內的套管其兩端與飾面相平,穿過樓板的套管與管道之間縫隙應用阻燃密實材料和防水油膏填實且端面光滑;穿墻套管與管道之間縫隙宜用阻燃密實材料填實且端面應光滑,管道的接口不得設在套管內。
四、結束語
室內給排水系統看似簡單,但它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作為給排水設計人員,應本著技術、安全、美觀、實用、經濟的原則,在實踐中努力創新,尋求最佳的給排水設計方案,適應住宅設計發展的新要求,滿足人民群眾不斷提高的物質文化和生活要求。□
(編輯/穆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