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薇薇
[關鍵詞]統一戰線;和諧社會;地位;優勢;作用
從1922年陳獨秀提出“統一戰線”主張,到1939年毛澤東總結“三大法寶”,再到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在新時期的鞏固和發展,統一戰線在不同歷史階段都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把“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作為克敵制勝的三大法寶。在改革開放新時期,鄧小平指出,只要我們不斷發展和壯大統一戰線,任何困難都擋不住我們前進,任何阻力都將被我們打破。作為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江澤民指出了“三個絕不能”,即統一戰線作為黨的重要法寶,絕不能丟掉;作為黨的政治優勢,絕不能削弱;作為黨的長期方針,絕不能動搖。新世紀新階段,胡錦濤總書記強調指出,統一戰線不僅是我黨奪取革命、改革和建設勝利的重要法寶,而且是執政興國的重要法寶,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法寶。由此可見,黨始終高度重視鞏固與發展統一戰線,始終把它作為實現黨的奮斗目標必須處理好的一個基本問題和必須堅持的基本經驗。
在十六屆六中全會上,黨把建設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實守信、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為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統一戰線作為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法寶,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和優勢,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統一戰線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戰略地位
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需要黨領導人民群眾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才能實現。在構建和諧、促進和諧過程中,離不開統一戰線的鞏固和發展。
1.統一戰線是促進社會各階層政治關系和諧的重要基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政黨間的團結合作是重要政治保障。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具有各黨派團結合作的特點,實現了共產黨執政和多黨派參政的統一,這是我國政治制度的一大特色。在構建和諧社會的新形勢下,各民主黨派作為參政黨,參加國家政權,參與國家大政方針和國家領導人選的協商,參與國家事務管理,參與國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的制定執行,積極發揮參政議政和民主監督作用,有利于在共同政治基礎上加強團結合作,促進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有利于發揚社會主義民主,推進政治文明建設。
2.統一戰線是促進社會各階層利益關系和諧的重要途徑。統一戰線是建立在共同目標與共同利益基礎上的聯盟,要不斷鞏固和發展,就必須尊重、維護和照顧同盟者的利益。毛澤東同志曾深刻指出,要團結同盟者為共同的目標而奮斗,就必須給同盟者以物質福利,至少不損害其利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然要求我們尊重、維護和照顧同盟者的利益,積極引導他們把自身利益同全局利益緊密聯系起來,這也有利于通過相關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來建立健全利益均衡機制,促進社會平等。
3.統一戰線是促進社會各階層思想關系和諧的重要原則和方法。我們黨在長期的統一戰線工作實踐中,一貫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堅持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合作共事、平等相待等優秀傳統,同時總結形成了一系列適應統戰工作需要的重要原則及方式方法。積極貫徹和實施這些原則和方法,深入探索和切實解決社會各階層存在的差異或不同甚至矛盾和沖突,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關鍵途徑之一。
二、統一戰線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優勢和作用
當前形勢下,統一戰線在構建社會和諧中具有著獨特的優勢和作用,具體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1.多黨合作,政治協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作為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與人民代表大會、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一道,構成了我國政治制度的基本構架。在這一基本構架下,充分發揚民主,積極發揮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參政議政、民主監督作用,廣泛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既有助于我國政局的穩定和實現廣泛的團結,也有助于鞏固和發展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親密合作的友黨關系,推動反腐敗斗爭深入開展,促進黨政機關轉變工作作風和黨群、政群、干群關系和諧,為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提供重要政治保證。
2.協調關系,化解矛盾。在當今復雜的國際形勢下,新舊體制交替,各種利益關系重新調整,不可避免會產生一些新矛盾新問題甚至一些不穩定因素。協調好統一戰線內部各黨派、各民族以及各方面的關系是統一戰線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肩負的重要使命。通過統一戰線化解矛盾,有效地消除各種不穩定因素,對實現我國社會長治久安具有重要的作用。
3.體恤民情,反映民意。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統一戰線是我黨密切聯系群眾的重要方面。統一戰線中各黨派、各團體、各界黨外人士,聯系各自的群眾,代表各自群眾的利益,他們站在不同的角度想問題、提意見,反映各自群眾的要求。這就有助于我們黨在研究形勢時,更全面、真實、準確地掌握實際情況,做到胸中有數;在制定政策時,更準確地體察群眾的心理,做到符合民意;在解決問題時,更切實地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辦群眾之所需。
4.爭取人心,凝聚力量。統一戰線的本質是大團結、大聯合。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充分發揮統一戰線橋梁和紐帶作用,切實把廣大統一戰線成員的思想認識、實際行動引導和統一到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上來。有了由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組成的最廣泛的聯盟,我們就能把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都團結起來,把全民族的意志和智慧凝聚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大目標上來。
5.聯絡友誼,溝通感情。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堅持廣交深交黨外朋友,通過社會各界代表人物擴大影響,這是行之有效的一條基本經驗。做好統一戰線工作,不斷發展壯大愛國主義基礎上的廣泛團結,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通過增進交流,聯絡友誼,溝通感情,尋求共識,進而化解隔膜與障礙,促成社會和諧,加快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進度。
□(編輯/李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