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海燕
[關鍵詞]公證機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與服務
我黨第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一惠及“三農”的美好愿景。這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迫切需要。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特別是2010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提出把解決好三農問題當做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來認識,今年加大了對三農的扶持力度。公證機構作為特殊的、重要的法律部門,在此項偉大的實踐中擔負著法律服務、法律保障的重要職責?,F就公證如何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服務發表一下自己的認識,懇請大家批評指正。
一、統一認識,提高素質,為新農村建設服務奠定思想和業務基礎
新農村建設是一項復雜、龐大的系統工程。對于我們公證機構來說,發揮公證的職能作用,為新農村建設服務好是我們責無旁貸的歷史選擇。新的政策、新的法律、法規的不斷出臺,新事物的不斷涌現,就要求公證機構審時度勢。為適應工作的需要,不斷提高公證人員的政策水平、法律知識素質,以至于達到綜合素質提高的目的,從而更好完成自身工作。因此,農業縣份的公證機構,應該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等為重要內容。由專人對中國共產黨十六屆五中全會以來的黨對新農村建設等方面的內容向公證處全體人員進行講解,闡明公證在新農村建設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起到的積極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求大家提高認識,努力工作,時刻想著自己在為新農村建設中所肩負的歷史責任,做到人人有學習筆記、掌握主旨以及以后工作的方向,通過學習使大家提高了認識,統一了思想,堅信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優質高效的公證服務為自身依歸的理念,增強了干好這項工作的原動力。同時有了思想基礎后,要本著打鐵還要自身硬的想法,從自身業務素質建設著手,按照上級的統一部署,認真學習《公證法》、《公證程序規則》、《農村土地承包法》、《合同法》等法規、規章,同時針對“三農”常見公證相關的法律知識為重要內容。公證處要求公證處的每位同志要熟練掌握《公證法》、《公證程序規則》及常見為“三農”服務相關的知識,業務水平的提高為做好這項工作提供了堅定的技能保證。
二、采取有效措施宣傳公證,提高農民對公證的認知程度,進而拓展服務范圍
做好服務“三農”工作,要以強化宣傳工作,提高農民的認識上入手,運用行之有效的方法進行公證宣傳,收效明顯。首先可以通過電視臺重點宣講關于農村常見的可用公證手段來保護切身利益的事項,并告知辦理公證一般所需的證明材料,闡明公證所起到的法律保障作用,同時,印刷了《公證法》、《公證的作用》、《公證案件精選》、《公證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等類型宣傳稿,分別向鄉鎮村屯進行散發,公證人員邊散發、邊宣講。其次,結合辦證直接向當事人宣傳公證的意義和作用。這樣使一些人從對公證不認識到認識,從對公證認識程度的提高達到公證素質的提高轉變的可喜態勢,農民辦證數量明顯增加,增強了公證的凝聚力并擴大了服務輻射面。
三、圍繞中心工作,積極為落實黨的新農村建設政策服務
一段時期以來,新農村建設工作成為一些黨委、政府中心工作的重要內容。為實現“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民主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要求,國家給予一些惠農政策,扶持農村的盡快發展。把修通村公路和農村校舍等成為農村基礎建設的重點,同時也是當地黨委政府工作的重要環節。公證機構應在獲悉這些信息后,首先與交通部門聯系,提出對所要修通村公路招投標活動進行現場監督的建議,征得交通部門領導的重視和支持。在辦理這些公證中,要實施有效的監督,避免了瑕疵的出現,直接為道路建設保駕。同樣對欲建的校舍的招投標活動和建校合同進行公證,在公證建校合同前,認真審查主體資格,履行能力,權利義務關系等問題,達到合法、客觀的要求,力求使惠農政策轉化為民心工程。
四、圍繞農民需求,及時跟進,為農村生產發展和社會穩定服務
作為農業縣,就有很多土地進行流轉、征用補償、林木承包、五荒治理、林地拍賣、沙場承包、房屋產權等問題,都可運用公證手段加以解決,從而維護正常的經濟秩序和社會秩序。為此,我們就應把對上述事項服務作為服務于新農村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切實做好。在辦理公證過程中,嚴格按照法定程序和公證法的要求,達到客觀、公正、內容合法的要求。同時要和房產、銀行等部門理順好關系,房產部門對農村的房屋產權清查整頓,就會主動要求對房屋產權的變更、確定等需公證的事項必須到公證處公證,使農民用合法的方式實現了自己的愿望。避免了糾紛,維護了農村的社會穩定。
五、引入司法救濟機制,開展公證法律援助工作,體現平等友愛和人文關懷
和諧社會表現內容突出了一個重要內容,那就是整和平衡。建設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就是在全社會大力提倡團結互助、扶貧濟困的良好風尚,形成平等友愛、融洽和諧的人際環境。為達到這樣的要求,我們要在辦證過程中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當事人應適當給予減免公證費,這是國家保障經濟困難的當事人獲得必要的公證法律服務的重要措施,凡是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還須按規定履行申請減免手續。申請公證費減免應書面向有管轄權的法律援助中心申請,法律援助機構出具申請人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證明,然后再向公證機構申請,經公證機構審核后確定減免情況,辦理法律援助應接相關程序進行。這種司法救濟機制的引入,方便了一些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當事人,使其實現了公證的權利,體現了平等友愛和人文關懷。□
(編輯/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