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明霞
[關鍵詞]報紙評論;評論版;價值
報紙的生死存亡不在于對手的成長和追兵的速度,而在于報紙的堅持和創新。堅持,堅持報紙的良心和思想;創新,創新報紙的靈活和多樣。
報紙的思想性極大程度上表現在評論版。遍閱南北方大報,一個顯著共性就是都有一個鮮活的、有口碑的評論版。這些大報的評論版,就算不是報紙的靈魂,也是當仁不讓的旗幟,因為這塊版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報紙的立場、態度、思考出發點和基本情懷。百多年前,報紙的評論是精英群體的啟智,幾十年前,報紙的評論是一種指向或鼓吹,數年之前,報紙的評論是報紙時尚度的標志,現在,報紙的評論是報紙品牌和競爭力的關鍵指標。
沒有人能否認評論版在報紙思想性上的象征作用,評論是對新聞的解構和延伸,是報紙及時傳遞自己觀點的第一舞臺,不會利用、不想利用、放棄利用評論版的報紙是一種惰性催眠和自我繳械,筆者甚至覺得沒有適當言論量的報紙是不完整的,也不能夠很好地表達報紙的立場,而沒有立場的報紙是可悲且可恥的。
無論大報小報,只要有自己的評論版,就要適當注意以下幾點:
1.立場定位。報紙評論版的立場可以統一于全報的宗旨風格,也可以參照于報紙的主要受眾。這里面一個比較重要的意見是,報紙要有由自己的立場衍生出來的獨特而醒目的風格。比如,你可以很精英、你可以很草根、你可以很調侃、你可以很民生、你可以很批判、你也可以很普惠,終歸要有一個讓人熟悉的思路和層次。筆者作為一名報紙評論版編輯,有時候完全可以只憑稿件標題或文章內容判斷出稿件來源甚至作者,這就是擁有自己風格的報紙的力量。言而總之,就是要有自己的言論角度和風格,這是評論版和報紙走向成功的要素之一。
2.觸點靈活。大到國事,小到居家,不要有視線盲區。高屋建瓴者要有之,就事論事者也要有之。報紙評論版的觸摸點不能有局限,不能顧大不顧小,或顧小不顧大,同時也不能過于嚴肅古板,不要過于瑣碎漂浮,這里面有個比較玄妙的尺度把握問題,需要編輯長時間權衡。比較理想狀態是版面上各種層面的社會問題都能觸摸到。
3.獨立開放。評論產生于新聞,但過于緊跟新聞的評論版又會讓人覺得亦步亦趨沒有新鮮感。優秀的評論版既要能把握住時下的熱點新聞,又能從最新的新聞里擺脫出來,或融合、或整理、或舉一反三、或以小見大,不拘泥于對最新最熱新聞的面面俱到,而是盡量從思想性和開放性上下工夫,言人之未言,言人之未透。
4.民生情懷。一般來說,評論以理性的生冷居多,但我們必須意識到,對于虛偽的高大全我們可以調侃,對于囂張的假惡丑我們可以無情鞭笞,對于蜷縮于社會底層掙扎求生的困難群體我們要關注、撫慰,為他們的實際困難發問、鼓與呼。評論要有疏解民生的道義感和溫暖民生的悲憫情懷。
5.新穎獨到。當下的評論現狀是,看似熱鬧,但作者群體固定,稿件觀點趨同。有了熱點新聞,一窩蜂似地的叫好或批評,到了第二日,又一窩蜂似地奔向另外一個熱點。比如,前年任志強說房子是賣給富人的,眾多評論一股腦開火;去年任志強說房子不是給窮人準備的,一眾評論又是一頓猛轟;今年任志強又說,窮人就不該買本來建給富人的房子,一干作者又是一陣習慣性興奮。試問,這樣的評論有何價值?應景嗎?醫改、教育、房價、統計局,年年評論,評來評去評去評來,稿件成百上千,有新鮮觀點的屈指可數。其實,這樣的事件和稿件,編輯完全可以舍棄,因為我們需要的是新穎獨到的東西,也只有這樣的稿件才能有實際的思考和閱讀價值。
6.防泛娛樂化。泛娛樂化是庸俗社會的一個普遍標志,當下的社會現狀也是“無不可娛樂”。信仰、傳統、文化、政治、歷史、生活、體育,娛樂無處不在,娛樂無時不在。2010年全國“兩會”上,出鏡率和網上熟悉度最高的面孔是一個在鏡頭前坦然挽部長和高官手的強力女記者;而在兩會之前,中國互聯網上最火爆的人是“犀利哥”,一個可憐的流浪漢被賦予了時尚、潮人、混搭、乞丐王子等諢號,并據說火出了國界線,甚至火出了亞洲,火到了世界。評論作為比較自由的寫作文體,可以不拘于新聞性質進行思辨,甚至可以就泛娛樂化進行批評,但不能用娛樂化的評論批評泛娛樂化,這里面有個限度問題。如果一張報紙的評論版面涉及娛樂化的新聞過多,是會弱化評論版面的嚴肅性的。
7.防泛道德化。中國時評圈有一個共性問題,寫字的人都是道德君子。從政府到商人再到普通人,從出國騎牛到國內劣習再到長城刻字,只要是能夠得著的,能靠上邊的,全是道德問題。曝光的各種“門”里,男人的道德、女人的道德、成人的道德、少年的道德、官員的道德、藝人的道德、教師的道德、行政的道德等等,不同的成因,不同的社會背景,不同的發生地域,不同的個性因素,統統使一個鞭子抽打——道德。然后在文章最后痛心疾首,“中國的道德哪去了”?這不是評論,這是一種病態囈語。執掌評論版的編輯,一定要規避這種泛道德的思路和稿件。
印刷體的質感權威注定了報紙評論的身價和分量,所以報紙評論版要有自己的責任感和擔當。再完美的制度都需要評論的聲音去探究,再強盛的時代都需要思考的頭腦去提醒。報紙評論版,應該有視野,有情懷,應該有無與倫比的自發鞭策力和驅動力,以筆為刀,將社會的癬疾剖析、割除。□
(編輯/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