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鵬
[關鍵詞]電視攝像;電視新聞畫面;頌揚;真實性;美學原理
一、電視新聞畫面的真實性
就電視攝像而言,電視畫面是攝像機從開機到關機不間斷地拍攝所記錄下來的一個片段,我們又可以把它稱作電視鏡頭。電視畫面和電視鏡頭是可以通用的,是一個對象的兩種稱呼,只不過因場合不同各有選擇。當然,作為觀眾所看到的電視節目是經過多重的編輯、修改、制作以后得到的,那么我們就可以簡單地把他們在電視屏幕上看到的那個活動的圖像,稱為電視畫面。畫面語言是電視新聞的基礎語言,電視新聞的最大優勢就是能夠充分展示畫面語言的魅力,滿足人們眼見為實、先睹為快的接受心理。由此可見。我們看到的電視新聞不僅僅為拍攝畫面而去簡單的拍攝,還要對新聞事件發生的畫面中的各個要素,如引起事件發生的主體、事件發生的環境等進行合理的安排和布局,使得觀眾及時了解事件發生的前因后果。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就應該對電視新聞畫面的全局即技術與藝術的角度來分析其構成,當然拍攝時也要在電視新聞畫面的技術和藝術處理上來下工夫。電視記者通過一幅幅精美的畫面,將生動的、具體的、典型的畫面形象的展現給觀眾,使人不但得到耳聞目睹,親臨現場的感覺而且得到“美”的享受。由于受時間限制和人的眼睛接受圖像信息的限制,一個電視新聞畫面不可能長時間在屏幕上顯示或停留,觀眾不可能像看報紙。美術作品或照片那樣反反復復地、全面地觀看畫面,這就要求記者或拍攝人員在選取面面的時候,選擇最能反映主要內容的畫面,讓觀眾在短時間內就能看到電視機屏幕上最能解釋新聞消息的畫面。因此,對電視新聞畫面的精確透析是電視新聞拍攝的重中之重。長期以來,有的電視記者總是以畫面構圖、光線、色彩的美,以藝術攝影的美學追求對采訪對象——新聞主體進行導演、擺布,搞“組織拍攝”。結果,由于表現手法的虛假,畫面的不真實,影響了電視新聞報道的真實性,并最終影響了受眾的欣賞美。從捍衛電視新聞的真實性出發,國內外不少電視記者提出了“挑(選)、等(待)、搶(拍)”的采訪攝影原則,并努力付諸實踐,這種實踐的方向無疑是完全正確的,并正日益受到同行受眾的贊許。但在理論探討中,卻仍存在一種觀點,就是把電視新聞的"真"與"美"看作一對矛盾,從而將電視新聞畫面的真實與美對立起來。
在社會主義國家里,新聞與藝術的目的都是頌揚真、善、美,揭露假、惡、丑,指導生活,引導輿論。但是,真實再現和典型塑造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表現手段,因而也就形成了不同美學特征和人們在觀賞時的不同的審美標準。真實地記錄再現社會生活的電視新聞攝影美,也是客觀存在,并不因為它不去追求藝術攝影的美,就不存在美。觀眾在觀看新聞時,對新聞畫面同樣也以其審美意識去評價它是美或不美。電視畫面的直觀性、紀實性、具象性等優點,給了觀眾以強烈的現場參與感,成為了電視新聞及其他節目吸引受眾的特色。
二、什么是電視新聞攝影的美
電視新聞攝影美的基礎,不是造型藝術的美,而是反映客觀生活的真實的美。從這一意義出發,電視新聞攝影的美和真是統一的,而不是矛盾的。有真才有美,失去真實性也就失去了美。
電視新聞攝影的美就是電視新聞攝影的美,與再現生活的真實、表現手法的真實,是不可分的:
電視新聞攝影的美,首先在于畫面傳播內容所反映的生活本質的真實?,F實生活是紛紜繁雜的,并非任何事實都能成為新聞。只有那些反映事物本質的事實,才能成為新聞;只有那些和觀眾的政治、經濟、文化和日常生活有關的新聞,才能引起觀眾的興趣。
在新聞事件可以拍攝的畫面形象是多種多樣的,只有那些能反映新聞本質的畫面才具有真正的美感。而這些新聞題材、新聞畫面的選擇、拍攝,又是通過記者的審美化過程來實現的。電視新聞中,那些程序化的畫面,因為觀眾司空見慣,就感受不到新鮮,雖然真實,卻引不起觀眾的美感。
電視新聞攝影的美就是電視新聞攝影的美,還在于表現手法的真實。失實的新聞,因內容失實,也就談不上美。但是在電視新聞中,也常出現因拍攝手法的虛假而弄真成“假”的,觀眾在觀看時,因畫面中有虛假的痕跡,從而引起對整個報道的不信任感。
電視新聞畫面是形象地傳播的,紀實性、現場感強,在形象的真實要求上,比起報紙、廣播新聞來更為嚴格。畫面的逼真性,使任何人工斧鑿的痕跡會毫無保留地呈現出來,任何虛假的東西都無法逃過觀眾的眼睛,都會引起觀眾的反感。
電視新聞攝影的美就是電視新聞要求記者熟練地掌握運用攝影技巧,但是它應該也必須遵循新聞攝影的真實性原則,在技巧運用上有其自身的特點。電視新聞攝影的拍攝對象是隨著活動的人物再現新聞事件。電視新聞攝影在構圖上也要在事件運動過程中靈活處理,而不能因單純追求、片面講究構圖的勻稱、前后景配置得當而去對新聞主體進行“組織擺布”。電視新聞攝影要以采訪為基礎,要在新聞事件現場選擇、抓拍最能反映事物本質特征的典型畫面。電視記者的攝影技巧,著重表現在能夠在新聞現場拍攝到具有表現新聞主題的畫面形象的能力上。
三、電視新聞攝影的真實就是電視新聞畫面的美
美學原理認為,美感的基本特點是形象的具體性和可感性,美總是通過具體直觀的形象表現出來的。電視新聞,無論是報道客觀事物的變化,還是報道先進人物事跡與重大事件的過程,都是運用電視畫面來反映具體可感的形象的。因此,研究電視新聞的形象與形象美,只需要研究電視新聞畫面和畫面美即可。 電視新聞記者用攝像機在錄像帶上書寫自己的思想感情,反映偉大時代的現實生活,謳歌人們為建設有中國特色杜會主義的豐功偉績,這體現了電視新聞記者與其他新聞記者不同之所在。電視畫面對于電視記者,就像語言文字對于文字記者一樣。
電視新聞畫面美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現場直觀美,二是形象真實美,三是時空同步美,四是內容新意美,五是信息豐富美,六是傳情達意美,七是運動紀實美,八是思維快疾美,九是語言殘缺美,十是受眾參與美。
總之,電視新聞攝影中,越是紀實的、真實的畫面,越具美感,也照樣能使觀眾感受到美,感受到新聞的力量和作用。電視新聞攝影的真,是美的基礎;美是真的形象表現。兩者是統一的,不可分割的?!?/p>
(編輯/穆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