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朝輝金 濤
(1.蘇州科技學院體育部,江蘇 蘇州 215011;2.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山西 臨汾 041000)
【武術散手研究】
河北省競技武術散打現狀研究
賈朝輝1金 濤2
(1.蘇州科技學院體育部,江蘇 蘇州 215011;2.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山西 臨汾 041000)
文章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對河北省競技武術散打后備人才培養現狀進行了調查研究與分析,為河北省競技武術散打后備人才的培養提供理論和實踐依據,以更好的促進河北省散打運動水平。
河北省 武術散打 后備人才 現狀
1.1 研究對象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08年河北省武術散打錦標賽的教練員和運動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根據研究需要,通過中國學術期刊網查閱文獻,閱讀武術散打、訓練學和運動選材方面的書籍,為本研究提供理論基礎。
1.2.2 問卷調查法
1.2.2.1 問卷的效度
為確保問卷的效度,通過請10位專家進行了效度檢驗,并且對問卷設計的問題進行效度評分。
1.2.2.2 問卷的信度
問卷的信度檢驗為了保證問卷的可靠程度,問卷的信度檢驗采用了再測法,用同一問卷對同一人群進行了再測。教練員和運動員問卷兩次調查結果的穩定系數均大于0.80(P<0.01)。
1.2.3 數理統計法
運用Microsoft Excel軟件對收集的數據進行頻數統計處理。
2.1 河北省武術散打教練員的基本情況分析
教練員是運動訓練過程的設計者、組織者和管理者,在訓練中起主導作用。教練員的技術水平、文化素質、執教年限與后備人才的培養有著密切的關系。教練員的素質、教學及訓練水平,直接關系到運動成績的提高和后備人才的培養。
2.1.1 年齡情況
年齡結構是指某一社會群體各年齡階段的人數比例,教練員年齡結構在一定程度反映這一群體的創造才能。從河北省散打教練員的年齡結構上分析,可以看出河北省散打教練員年齡結構比較合理,形成了一定的梯隊。河北省散打教練員主要集中在30到40歲之間這個階段,他們經驗豐富能夠很好的帶領運動隊參加比賽,并且年輕、精力充沛,是一支重要的力量,能充分發揮他們的能力,精心培養后備運動員。
2.1.2 執教年限
散打運動開展以來已經有20多年了,由于各運動隊成立的時間不同,所以教練員的執教年限是不同的。年限越長,執教經驗就越豐富。從調查的結果來看,5到10年的教練員執教年限是最多的,占60.98%。他們是河北省散打運動的重要力量。執教年限的長短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名教練員的執教水平,可以豐富教練員的帶隊經驗。
表1 河北省散打教練員年齡情況
表2 河北省散打教練員執教年限表
2.1.3 文化程度
教練員的學歷代表著曾接受正規教育的程度,是衡量一個人知識水平標準之一,教練員的文化水平為提高科學訓練創造了一定條件。在現代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競技運動訓練的科學化程度大大提高,現代教練員不應當是一個單一項目競技強者,而應當是一個綜合多學科知識、技能的復合型人才。
表3 教練員學歷情況表
文化程度是教練員受教育的學歷層次,代表著一名教練員的知識含量。教練員文化水平的高低對散打訓練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從調查的結果來看有研究生學歷的教練員為零,本科學歷的教練員只有一小部分,教練員的學歷主要以專科和中專為主。從表3可以看出河北省散打教練員的學歷普遍較低,文化底子薄,文化素質需要提高。
在現代散打運動中,教練員的基本技術是必備的,這是作為教練員的基本條件,還必須學習體育理論和其他知識,以更好地指導訓練,促進散打后備人才的培養,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練員,這樣才符合現代競技體育發展的趨勢。
2.2 運動員情況分析
運動員是訓練的主體,一切關于運動訓練的理論、設計計劃、方案都必須通過對運動員的生理機能和心理機能加以改造,提高運動員的體能、技能、智能和心理能力,并通過運動員參加技能活動創造運動成績予以實施,離開了運動員的積極活動,運動訓練則不復存在。
2.2.1 運動員文化學習狀況
在某種程度上說運動成績的優劣與運動員的智力有一定的關系,而智力又受其文化水平的制約,科學文化水平對于一名散打運動員來說至關重要。
調查結果表明,河北省競技武術散打后備人才的文化學習成績普遍較差。被調查的教練員20%認為自己的隊員學習成績“一般”,80%的教練員認為運動員的學習成績“較差”,目前隊員的文化學習狀況令人擔憂。造成隊員文化學習差的原因主要有:第一,運動員重體育、輕文化現象。體校到處充斥著運動訓練的氣息,在這種環境的影響下,運動員幾乎把訓練當作全部。第二,學訓矛盾,學習時間少。學習時間比普通的學生要少,運動員每天把精力主要用在訓練上,消耗了很大的能量,身體已經處于疲勞狀態,對學習產生了厭倦心理。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講,注意力分散,再加上參加比賽,耽誤的課不能及時補上,這樣學習成績會日益下降,從而導致學習成績差的狀況。
2.2.2 訓練情況
運動訓練是提高運動成績的主要手段和方法,是培養散打運動員的核心。運動訓練是在教練員組織下進行的體育活動。運動員通過訓練提高競技能力和運動水平,它是對散打運動員進行科學的生物學、社會學、心理學改造的過程。只有通過訓練才能使運動員的最大潛能發揮出來,以取得最大的訓練效益。
(1)運動員訓練時間、次數。
訓練時間是從事任何一項體育運動的重要保證,沒有一定的訓練時間就不能很好的完成所要達到的目標和任務。調查結果表明,大部分散打隊每天的訓練時間都在3小時,從每周訓練來看訓練次數大部分都在10次以上,這有效的保證了散打運動員訓練強度和訓練量,為取得優異的運動成績創造了條件。運動實踐表明不進行長時間的系統訓練,運動員很難在短時間內收到效果。從表4中看出河北省散打運動員訓練時間能夠滿足訓練的。
表4 運動員訓練時間(每次訓練)、次數(每周)情況表
(2)訓練計劃的制定。
訓練計劃對于教練員的訓練過程具有指導性作用,是整個運動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訓練計劃是對未來訓練過程預先做出的理論設想。訓練計劃是運動訓練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整個散打訓練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訓練計劃的制定使教練員和運動員的目標更加明確,具有方向感,沒有訓練計劃散打訓練就顯得非常盲目,沒有目的性。訓練計劃是訓練目標的具體化,是對訓練過程進行有效控制的主要手段和工具。訓練計劃包括多年訓練計劃、年度訓練計劃、大周期訓練計劃、周訓練計劃、課訓練計劃。
教練員在訓練過程中都制定了課訓練計劃、周訓練計劃,教練員對一次訓練課是比較認真對待,這種態度是好的,是河北省培養散打人才工作的基石。在訓練過程中各類訓練計劃全部制定的教練員為零。多年訓練計劃對運動員多年訓練過程的總體規劃,制定多年訓練計劃時,要求教練員一定要有戰略眼光,要從總體上、宏觀地規劃運動員的多年訓練過程。理論研究和實踐都已表明,不經過多年系統的科學訓練,就不可能培養出高水平的優秀運動員。因此,必須對整個訓練過程進行合理的和整體的規劃。
2.3 訓練場地、器材
訓練場地、器材是運動訓練的不可缺少的條件,是重要的物質保證,是進行散打訓練的硬性指標。項目不同對訓練場地、器材的要求也會不同,因此,具備一定的運動場地和器材是必須的,否則難以進行訓練的。就散打這個項目來說它和其他體育運動有不同的特點,因為比賽是在擂臺上進行,我們必須按照比賽的規定去達到這個標準,以適應比賽的要求。調查的結果表明河北省大部分散打訓練場地、器材基本上能滿足訓練的要求,只有少數教練員認為不能滿足訓練要求。通過訪問學校領導和教練員,得知大多地區缺少現代化的訓練器材,標準場館較少。有些學校的訓練場地非常簡陋訓練條件艱苦,沒有訓練器材。
2.4 運動員選材
調查結果表明,河北省散打教練員選材主要以經驗選材和根據優秀運動員選材為主要手段,以經驗為主測試指標為輔。這說明河北省散打教練員選材的途徑是多樣的,沒有按照同一個標準去做。但河北省散打教練員的選材還是以經驗選材為主,在一定意義上說有片面性。經驗選材有一定的主觀性,在某些方面存在著偏差,由于人的認識能力具有局限性,對未來的預測缺乏準確性,同時體育競技運動的實踐經驗表明,僅僅從傳統的經驗選材方法已經不適應當今競技體育運動的發展,必須與科學的手段進行選材相結合,才能收到好的效果。(見表5)
總的來說,河北省散打教練員選材還是以經驗選材為主要手段。隨著運動訓練的科學化發展,優秀運動員還必須依靠各種科研人員的配合,運用各種學科知識為科學訓練提供服務。
表5 教練員選材情況表
(1)河北省散打教練員隊伍高學歷人數較低,科研水平差,但年齡結構比較合理,有一定的執教經驗。
(2)河北省散打運動員學習時間少于普通學生,文化學習成績普遍較差。
(3)河北省散打教練員在訓練時間、次數能夠保證,但是大部分教練員只是以短期的訓練計劃為主,很少采用多年訓練計劃,缺少長遠規劃。
(4)河北省散打的場地、器材整體上能夠滿足訓練要求,但按照標準要求的訓練場館不多。
(5)教練員在選材方法上采用以經驗選材為主要手段,大部分教練員沒有與科學選材結合起來,不能為訓練提供真實有效的反饋信息,影響了訓練計劃的順利進行,不符合現代競技體育的發展趨勢。
[1]白永正,權黎明.武術散打教學與訓練[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4.
[2]過家興. 運動訓練學 [M]. 北京:北京體育學院出版社,1991.
[3]李城志,等.教練員訓練指南[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2.
[4]王君俠,楊柳霞.論現代競技體育教練員的模式及特點[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0(1).
[5]王 瑛.影響教練員論文寫作能力的主要因素分析[J].中國體育科技,2003(1).
[6]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
[7]王金燦.運動選材原理與方法[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5.
On Cultivate Sanda in Hebei Province
Jia Zhaohui1Jin Tao2
(1.P.E.Department,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uzhou Jiangsu 215011;2.P.E.School of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Linfen Shanxi 041000)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documentation,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mathematical statistics,the paper has analyzed the status quo of the cultivation of the competitive Wushu Sanda reserve talents in Hebei province,and it can provides practical and theoretic proofs for cultivation of the competitive Wushu Sanda reserve talents to promote Sanda level in Hebei province.
Hebei province Wushu Sanda reserve talents status quo
G85
A
1004—5643(2010)06—0049—03
1.賈朝輝(1979~),男,碩士,助教。研究方向:武術散手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