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寶智 楊樹葉 劉海斌
(大連理工大學體育教學部,遼寧 大連 116024)
【武術教學研究】
“實施精英教育,培養精英人才”目標下的中華武術教學體系
王寶智 楊樹葉 劉海斌
(大連理工大學體育教學部,遼寧 大連 116024)
當今社會人才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高等學校的根本任務是培養人才,這樣高校對人才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實施精英教育,培養精英人才是研究性大學肩負的時代使命,是研究型大學本科生培養的新理念。高等學校的各方面教育始終以這一理念為主旨。文章以當前武術教學的現狀為出發點,以實施精英教育,培養精英人才為新理念,通過文獻資料、討論分析等研究方法對中華武術教學進行深入研究,旨在構建中華武術教學人才培養新體系,走出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探索更符合精英教育的武術教學新體系,為今后武術教學提供理論參考。
精英教育 精英人才 新理念 教學體系
1.1 精英教育及精英人才的內涵
精英教育是一種優質教育過程,要求有高水平的師資、高水平的科學、高水平的科研、高水平的管理等優質教育教學資源。實施高水平的教育與教學,培養精英人才。精英人才的內涵是:先進思想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捍衛者和引導者;國家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領域的開拓者和領導者。精英人才的素質特征是:具有強烈的責任意識、高尚的道德品質、寬厚的知識基礎、突出的能力潛質、健康的心理素質、優質的綜合素質和開闊的國際視野。
1.2 實施精英教育的理念
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肩負著培養“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的重任,這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就是指社會的精英。研究型大學必須樹立精英教育的理念,研究型大學的本科教育必須是精英教育,它培養的是高層次、研究型、復合型,在全社會各行各業起著引導作用和推動作用的領軍人物。精英教育的人才培養理念,至少應該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致力于學生的全面發展;致力于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育;致力于學生知識結構在廣博基礎上的專精;致力于學生思維方式在開放中的執著;致力于為學生探求知識、服務社會、發展自我做好準備。因此,要承擔起精英教育的任務,研究性大學應該在人才培養上體現知識結構的綜合性、廣博性,在教學的雙邊活動中體現研究性、探索性,在人才質量上體現高素質、精英性,在育人的最終目的上體現發展性、創造性。
1.3 大連理工大學本科人才培養新體系
《大連理工大學本科人才培養體系的初步框架》,即一個目標、三種模式、兩項保障。一個目標是實施精英教育,培養精英人才;三種模式為多元化的培養模式、研究型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本的管理模式:兩項保障分別是師資隊伍保障和教學資源保障。具體實施措施為“五種模式、五個推進、兩個實行”。“五個推進”分別是推進研究型課堂教學模式,推進大規模的大學生創新性試驗計劃,推進教學與科研的密切結合,推進課內和課外的密切結合,推進教書與育人的密切結合。
實施精英教育,培養精英人才的素質特征是:具有強烈的責任意識、高尚的道德品質、寬厚的知識基礎、突出的能力潛質、健康的心理素質、優質的綜合素質和開闊的國際視野。武術既使是一種傳統體育項目,又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武術教學不僅具有增強體質、防身自衛、修身養性的功能,而且通過武術教學訓練進行個性、身心健康、思想道德、人文素質等綜合素質的培養。這些意識形態的精神要素和內外兼修的運動特色,是其他體育項目無法比擬的,也是高校實施精英教育不可缺少的體育項目。這與精英人才的培養完全吻合。
3.1 武術教學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大連理工大學體教部武術教學有一塊跆拳道、散打的室內訓練場館,場館有關教學的設備、器材非常齊全,場館空間大,場地有標準的訓練墊子及器具,為散打、跆拳道教學提供了優越的環境。校園有著標準的田徑場,每年武術套路課程選課學生人數多,良好的校園環境為武術套路教學提供良好的授課環境,體教部為武術套路授課所需器材投資很大,完全能夠滿足教學需求。校部領導重視教學訓練館設施的建設,教學條件得到了不斷改善。
3.2 武術教學師資基本情況
民族體育教學俱樂部進行武術教學的有7名教師,其中有3名散打教師,2名武術套路教師,2名跆拳道教師。30—40歲之間教師的占42.8%,這一年齡階段的教師具有一定的教學經驗,富有一定的經歷投入教學,并具有創新和應變能力。40歲以上的占28.6%,這些教師從事多年的教學工作,已經具有了很豐富的教學經驗。
表1 民族體育教學俱樂部教師年齡、學歷情況統計表
學歷是顯示教師綜合知識水平的重要指標,民族體育教學俱樂部85.7%的教師是研究生畢業,這些教師的學歷水平能夠勝任武術教學。他們都畢業于專業體育院校,經過專業的訓練。教學訓練的基本素質較高,在教學內容、方式、方法不斷改革創新。大多數教師多次獲得教學方面的優秀獎,在教學多方面得到了部及院里的好評。
武術教師相關培訓機會不多,缺乏與外界經驗交流的機會。對武術發展及走勢了解深入,在某種程度上將阻礙了今后武術教學的改革。科研與教學結合不明顯,科研成果不足,相關的科研資源、科研項目和前沿成果還沒有被很好地融入到武術教學過程中去,科研對教學過程的支撐和帶動作用還沒有充分體現。科研能力的高低可以促進教師的教學水平的提高。因此在某種程度上武術教師需進一步加強科研能力的培養。
3.3 武術教學課程設置情況
課程的設置關系到學生對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和對專業技術的理解。大連理工大學根據學生的需求開設的課程有太極拳、散打、跆拳道,由學生自己選擇項目、時間、教師。2008—2009學年第一學期散打課設有11個班,共有344名學生;武術套路課設有15個班,近650名學生。跆拳道課設有6個班,近240名。近幾年看來選擇這些項目的學生人數呈上升趨勢,2008—2009年度散打設有15個班,設11個武術套路班,設11個跆拳道班。隨著教學的不斷改革武術教學課程的設置、教學方法也不斷改變,武術教學課程設置越來越完善,課程的設置保證了學生的需求。
4.1 大力推進武術教學人才培養教學模式
研究型大學本科教學的“教”和“學”必須是探究式的。要大力推進以探究問題、啟迪思維、師生互動、雙向交流為基本特征的研究性教學模式,實施研究型教學模式是時代對高等教育的要求,是研究性大學的標志,是一種嶄新的教學理念:突出學生的主體及核心地位,突出研究的重要作用,突出知識、素質、能力的教學目標:強化教與學結合、教與研結合,課內與課外結合。
武術教學也要以圍繞著這種教學模式,引導和鼓勵武術教師努力提高研究型教學能力,在教學中不僅要傳授技能,而且要注重學生全方面能力的培養及人格教育,激勵、引導和幫助學生去主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以“授課—作業—討論”的方式進行教學活動,增加作業和討論環節,使課堂煥發出求知、探索與創新的活力。根據武術課程的特點和教學要求,有針對性地設計和實施不同的教學方式,例如“初級班、中級班、高級班”等。武術課的考試也應改革只重視技術的考查,而忽視理論知識的掌握、實踐能力的獲得與創新能力的培養,應確定多維度、符合精英教育要求的考試內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武術教學過程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突出研究的重要作用,突出知識、能力素質的統一,使學生從被動的技能的傳授者轉變為主動的愛好者,在技能和理論的學習過程中獲取知識、訓練思維、培養能力、發展個性。組建武術興趣小組、武術健身俱樂部、武術表演隊、武術訓練隊等多種課余武術活動形式,積極參與和武術比賽,到動學生的習武積極性。
4.2 武術教學與科研的密切結合
積極探索建立科研資源促進武術教學的激勵機制,建立科研與武術教學結合的有效組織形式,把相關科研資源、科研項目和前沿成果合理科學的地融合到武術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科研對武術教學過程的支撐和帶動作用。
提供武術教師參加國內外相關學術交流的機會,了解國內外同行的科研動態,掌握武術發展的前沿水平,為研究打下基礎。可以采取“走出去”和“請進來”兩個途徑提高科研水平。武術科研某種程度上說也是武術教學的需要,應服務于教學、服務于人才培養。因此,在具體實踐中,將武術教學研究項目或以改進武術教學為目的的項目也納入武術科研管理范疇,這樣既提高武術教師的水平、強化了科研隊伍。協調好教學與科研兩者之間的關系,將其有機的統一起來,協調發展。
4.3 進一步加強武術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武術教學質量
人才培養的關鍵在教師,精英教育的通識教育體系和研究型教學模式,對教師隊伍的質和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武術教師也不例外,必須進一步加強武術教師隊伍建設。要按照精英人才培養要求,有計劃地提升武術教師隊伍素質,要求武術教師必須承擔并且高質量地完成武術教學工作,建立健全教師從事武術教學工作的競爭、激勵和約束機制。積極培養現有的武術科研隊伍,增加隊伍的自身培養,增加外出學習深造的機會和力度,鼓勵短期培訓及學習深造。加強青年教師的培養,通過與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的溝通,了解青年教師關于教學方面的想法、建議及在教學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通過青年教師座談會暨教學經驗交流會幫助青年教師盡快成長起來。完善武術教師崗位培訓、定期考核評價,為精英教育提供強有力的師資隊伍保障。
[1]第十四次本科教育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大連理工大學教務處,2008.
[2]第十四次本科教育教學研材料匯編[C].大連理工大學教務處,2008.
[3]王戰軍.什么是研究型大學—中國研究型大學建設基本問題研究(一)[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3(1).
[4]潘云鶴.研究型大學本科生教育的改革與發展[J].中國高等教育,2001(5).
Chinese Wushu Teaching System with the Goal of"The Implementation of Elite Education,Cultivating the Elite"
Wang BaozhiYang ShuyeLiu Haibin
(The Sports Department of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y,Dalian Liaoning 116024)
In today's society more and more intense competition of talent,the fundamental task of universities is to train talented people,so th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r the training is especially important.The implementation of elite education and cultivating the elite is the new concept of research universities developing undergraduates.The implementation of elite education,the goal of the elite under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Wushu school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teaching Wushu,out of the traditional training models,to explore more in line with the elite education system,teaching Wushu for the next Wushu school teaching,the paper provides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Wushu teaching.
elite education system the elite new concept teaching system
G85
A
1004—5643(2010)03—0057—02
1.王寶智(1 9 5 5~),男,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傳統體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