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初陽 瞿嶸 劉延媛 楊思敏 楊日焰
骨質疏松癥是常見病,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及不同性別,但多見于絕經(jīng)后女性和老年男性。隨著人類平均壽命不斷增加,更多的人群進入老齡狀態(tài)。骨質疏松癥的發(fā)病率也隨之增加。據(jù)國內(nèi)流行病學調查報告,骨質疏松癥發(fā)病率在50~60歲為20%左右,60~70歲發(fā)病率約為60%,70~80歲發(fā)病率高達100%。絕經(jīng)后婦女骨質疏松癥和骨折并發(fā)癥發(fā)病率更高,男女比率約1:8[1]。我國已逐步進入老齡社會,如何防治骨質疏松癥以減少其造成的骨折發(fā)生率是社會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隨著骨質疏松癥研究發(fā)展,骨質疏松癥防治領域取得了很多新的發(fā)展和進步,本文就唑來磷酸聯(lián)合普伐他汀治療絕經(jīng)后女性骨質疏松方面做一些研究。
1.1 臨床資料 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絕經(jīng)后婦女骨質疏松癥患者92例,骨質疏松診斷標準采用《中國骨質疏松癥建議診斷標準》[2]執(zhí)行。年齡為59~85歲,平均為67.6歲。所有入選患者經(jīng)體格檢查,肝腎功能均正常,排除甲亢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腎病、骨腫瘤及藥物等繼發(fā)因素引起的骨質疏松,且過去6個月內(nèi)無連續(xù)使用降鈣素、雙磷酸鹽、性激素等藥物。所有病例病程均在1年之內(nèi)。將患者隨機分為3組:A組31例,平均年齡67.5歲;B組29例,平均年齡66.8歲;C組32例,平均年齡68.1歲。兩組間年齡構成、治療前骨密度值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分組及治療方法 A組:聯(lián)合使用唑來磷酸與普伐他汀,其中注射用唑來磷酸(艾瑞寧,國藥集團國瑞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4 mg/支)氯化鈉溶液100 ml+艾瑞寧4 mg,靜脈滴注,1次/月,連續(xù)治療12個月;普伐他汀鈉片(中美上海施貴寶制藥有限公司,20 mg/片),20 mg,1次/d,連續(xù)治療12個月。B組:注射用唑來磷酸(艾瑞寧,國藥集團國瑞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4 mg/支)NS100 ml+艾瑞寧4 mg,靜脈滴注,1次/月,連續(xù)治療12個月。C組:普伐他汀鈉片(中美上海施貴寶制藥有限公司,20 mg/片),20 mg,1次/d,連續(xù)治療12個月。三組均治療12個月觀察效果。治療期三組均口服鈣劑1粒/d(樂力膠囊,四川維奧制藥有限公司)且均不服用其他影響骨代謝藥物。
1.3 檢測方法 骨密度(BMD)變化用藥前和治療結束后所有病例均采用美國Lunar公司EXPERT-XL型雙能X線骨密度儀測定骨密度(BMD),部位L2~4;使用骨鈣素(BGP)檢測試劑盒(美國ADL公司),采用ELISA法檢測入選病例各組血清中骨鈣素(BGP)的含量,比較各組之間的差異。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 用SPSS 13.0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所得數(shù)據(jù)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計量數(shù)據(jù)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確定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各組治療前后骨密度值的差異分析見表1 各組患者治療前后骨密度值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組患者治療后骨密度值較B、C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B、C兩組患者治療后骨密度值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各組治療前后骨密度值(±s)

表1 各組治療前后骨密度值(±s)
分組 例數(shù) 治療前骨密度(g/cm2)治療后骨密度(g/cm2)P A 31 0.72±0.10 1.19±0.12 <0.05 B 29 0.71 ±0.11 0.92±0.11 <0.05 C 32 0.72 ±0.11 0.91 ±0.10 <0.05 P >0.05
2.2 各組血清中治療前后骨鈣素含量的差異分析見表2。各組患者治療前后骨鈣素含量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組患者治療后骨鈣素含量較B、C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B、C兩組患者治療后骨鈣素含量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各組血清中治療前后骨鈣素含量(±s)

表2 各組血清中治療前后骨鈣素含量(±s)
分組 例數(shù) 治療前骨鈣素含量(ng/ml)治療后骨鈣素含量(ng/ml)P A 31 12.67±1.15 18.54±1.28 <0.05 B 29 12.72 ±1.17 15.36±1.16 <0.05 C 32 12.73 ±1.15 15.45 ±1.17 <0.05 P >0.05
骨質疏松癥(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和骨組織微細結構破壞為特征,導致骨脆性增加,易發(fā)生骨折為特征的一種全身骨骼性疾病。骨質疏松癥根據(jù)病因可分為原發(fā)性骨質疏松與繼發(fā)性骨質疏松。原發(fā)性骨質疏松是指不伴有引起骨質疏松的其他疾病的骨質疏松癥,包括絕經(jīng)后骨質疏松(Ⅰ型)和老年性骨質疏松(Ⅱ型)。OP輕度患者輕則表現(xiàn)為腰背痛,中度以上患者可導致駝背、骨折、身高短縮、脊柱后凸、肺功能受損等嚴重損害,給家庭和社會造成沉重負擔。如今,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程度的不斷提高,骨質疏松癥的發(fā)生率也隨之逐年升高,并逐漸成為一個社會問題,據(jù)統(tǒng)計我國1999年OP患者約為8400萬,預計2010年可達1.2億,到2050年可達2.1億,已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列為21世紀危害人類健康的四大疾病(心腦血管病、艾滋病、腫瘤、骨質疏松癥)之一。而女性絕經(jīng)后骨質疏松(Ⅰ型)所占比例明顯高于男性[1]。因此如何有效的治療女性絕經(jīng)后骨質疏松,預防這類患者脆性骨折的發(fā)生,成為廣大醫(yī)務工作者研究的熱點問題。
骨質疏松的治療方法包括:選擇抑制骨吸收藥,以防止骨質進一步丟失;另一方面選用促進骨形成藥,以提高骨量降低,抑制骨折發(fā)生率。雙膦酸鹽類藥物與含鈣晶體有高度親和力,可以抑制骨吸收,選擇性吸附骨礦物質表面,被破骨細胞吸收后干擾破骨細胞的多個生化過程[3],具有抑制溶解鈣結晶的作用,因此這類藥物已成為目前用于防治以破骨細胞為主的各種代謝性骨病及高轉化型骨質疏松癥的藥物之一。Rizzoli[4]臨床試驗中,患者可以服用10年以上,顯示出雙膦酸鹽類良好的有效性和耐受性,每周服用1次和每天服用1次具有有同樣的療效。唑來膦酸作為第3代雙膦酸藥物,具有很強的抗骨質吸收作用,在降低骨轉化的療效上,Saag等[5]發(fā)現(xiàn)單純每年1次靜脈注射5 mg唑來膦酸就可以有效地降低OP患者的骨轉化,增加骨密度,在降低骨吸收方面要強于每周口服70 mg阿倫膦酸鹽,且靜脈注射患者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他汀類藥物通過抑制甲羥戊酸途徑中的3羥基-3甲基-戊二酰輔酶A還原酶(HMG-CoA還原酶),使內(nèi)源性膽固醇的合成減少,此后人們發(fā)現(xiàn)其通過上調骨形成蛋白-2(BMP-2)的表達,具有促進成骨細胞分化和新骨形成的作用[6],同時它還可以通過抑制HMG-CoA還原酶具有抑制破骨細胞的作用[7],目前已有報道被用于臨床治療骨質疏松癥[8]。本研究顯示:單獨使用唑來磷酸和普伐他汀均對女性絕經(jīng)后骨質疏松癥有療效,但聯(lián)合兩者可以更好的提高女性絕經(jīng)后骨質疏松患者骨密度值和骨鈣素含量,治療效果更加理想。
因此,我們認為聯(lián)合使用唑來磷酸和普伐他汀治療女性絕經(jīng)后骨質疏松癥,可以更加充分發(fā)揮唑來磷酸和普伐他汀對于女性絕經(jīng)后骨質疏松癥的治療作用,并且對同時合并患有高脂血癥的患者有更佳的治療效果。
[1]Doggrell SA.Recent important clinical trials of drugs in osteoporosis.Expert Opin Pharmacother,2004,5(7):1635-1638.
[2]劉忠厚,朱漢民,楊定焯.中國骨質疏松癥建議診斷標準(第二稿).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00,6(1):1-3.
[3]Russell RG.Bisphosphonates:mode of action and pharmacology.Pediatrics,2007,119(Supp12):S150-S162.
[4]Rizzoli R.Longterm outcome of weekly bisphosphonates.Clin Orthop Relat Res,2006,443(2):61-65.
[5]Saag K,Lindsay R,Kriegman A,et al.A single zoledronic acid Infusion reduced bone resorp tionmarkersmore rap idly than weekly oral alendronate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with low bone mineral density.Bone,2007,40(5):1238-1243.
[6]Ohnaka K,Shimoda S,Nawata H,et al.Pitavastatin enhanced BMP-2 and osteocalcin expression by inhibition of Rho-associated kinase in human osteoblasts.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001,287(2):337-342.
[7]Kaji H,Kanatani M,Sugimoto T,et al.Statins modulate the levels of osteoprotegerin/receptor activator of NF-kappa B ligand mRNA in mouse bone-cell cultures.Horm Metab Res,2005,37(10):589-592.
[8]黃文清,張盤德,范小艷,等.阿托伐他汀抗骨質疏松作用的研究.廣東醫(yī)學,2009,30(7):1150-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