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遙,杜 玲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山院區,廣東 廣州 510080)
痤瘡是一種多因素的疾病,其發病機制常與性激素水平、皮脂腺毛囊口角化及毛囊內微生物、遺傳有關,另外某些食物、外用藥物及精神狀態亦會加重痤瘡的惡化[1]。對于痤瘡的治療,現代醫學多選用抗生素療法、內分泌療法、微量元素療法、異維A酸療法等,有的療效欠佳,有的毒副作用大,對于中重度尋常痤瘡以上臨床療效不甚理想。本文擬通過表皮葡萄球菌對清熱散結湯與5種抗生素的敏感性比較,驗證清熱散結湯組方的合理性。
1.1 一般資料 痤瘡皮損采用Pillsbury分類法把痤瘡分為四度[2],符合Ⅲ、Ⅳ度標準的共120例,均為本科2006-2008年門診患者,治療前先于皮損局部消毒,無菌擠壓器擠出分泌物,劃線法接種于羊血瓊脂平板培養基,37℃培養。陽性者按常規方法判定菌種種類、選定表皮葡萄球菌。
1.2 中藥紙片做法 清熱散結湯處方組成:銀花15 g、地丁15 g、蒲公英15 g、野菊花15 g、枇杷葉12 g、海藻10 g、昆布10 g、三棱10 g、莪術10 g、生地30 g、丹皮12 g。劑型:湯劑。全方中藥加水800 ml,煎0.5 h過濾,藥渣再加水800 ml重煎0.5 h,混合兩次濾液濃縮100 ml,濾紙做成藥敏紙片,浸泡藥液后陰干,高壓滅菌。紙片法做中藥與5種抗生素敏感試驗一式兩份。用國際衛生組織統一標準,按抑菌環大小分為敏感、中敏和耐藥三類。判定時只承認兩份結果一致標本,否則重做。
120例痤瘡患者培養出42株表皮葡萄球菌陽性。42株表皮葡萄球菌對清熱散結湯與5種抗生素的敏感性比較見表1,結果表明:清熱散結湯對表皮葡萄球菌敏感率最高(36/42),耐藥率最低(6/42),經卡方檢驗,清熱散結湯耐藥率與其他抗生素比較,其差異性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即清熱散結湯對表皮葡萄球菌更有效。

表1 42株表皮葡萄球菌對清熱散結湯與5種抗生素的敏感比較[株(%)]
清熱散結湯為五味消毒飲的加味組方,五味消毒飲臨床應用范圍極廣,臨床上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抗炎良方[3];五味消毒飲不僅能直接抑菌,殺傷金黃色葡萄球菌,還能明顯減弱金黃色葡萄球菌殘余株的致病性[4]。本文通過表皮葡萄球菌對清熱散結湯與5種抗生素的敏感性比較,驗證清熱散結湯組方的合理性。清熱散結湯與5種常用抗生素對痤瘡患者中分離出來的42株表皮葡萄球菌的抑菌試驗結果顯示,清熱散結湯耐藥株數最少(6/42)。有效抗菌率85.71%明顯高于其他抗生素,提示清熱散結湯抗菌總有效率高。方中的銀花味甘寒,清氣血熱毒為君藥,輔以臣藥地丁、蒲公英、野菊花清熱解毒之效,枇杷葉可清肺熱,可明顯消退粉刺、膿包;生地、丹皮涼血活血,三棱、莪術破血消積,海藻、昆布能軟堅散結,對丘疹、結節有顯著的改善作用,為佐藥。諸藥和用可清肺胃之積熱、活血軟堅散結,標本同治,治療中重度尋常痤瘡療效顯著。
[1]王俠生,廖康煌.楊國亮皮膚病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5:725.
[2]趙 辨.臨床皮膚病學[M].2版.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824.
[3]黃水仙,田道法.五味消毒飲臨床應用研究進展[J].湖南中醫藥導報,2002,8(9):523-525.
[4]董 艷,白雪峰,石學魁,等.五味消毒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凝固酶活性的影響[J].時珍國醫國藥,2001,12(9):790-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