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武組
少林太祖腿擊法
文/三武組
“手是兩扇門,全憑腿踢人”,太祖門腿擊法,力大勁足,殺傷強烈,勢猛難擋。
實戰時,我見機速進,用腿猛力正向彈踢敵下陰(圖1)。
彈腿乃腿中最快者,腿尖傷人,易于操縱,收放隨意,變化多端,犀利難測,且滲透力強,精確性高,能鉆人空當,傷人要穴。
此招屬武林陰腿,兇猛異常,一旦擊中,立致敵傷,且出腿隱蔽,低形暗踢,甚難防御。臨敵常用此腿,直奔下陰,森森逼人,驚其心,亂其勢,重則喪其命。
實戰時,我見機速進,用腿猛力正向彈踢敵心窩(圖2)。
此招也是正勢彈腿,專取敵心門中要,深入腹地,勁力充沛,氣勢猛烈,屬強攻型腿法。并且暗含掃勁,從下向上向前彈出腿尖時,暗含腿力撩掃,能破壞敵方
向下格阻之力,而取得踢中要害之效。
實戰時,我見機速進,用腿猛力正向彈踢敵小腿迎面骨(圖3)。
此招寸勁崩擊,稍離地面,提腿即踢,一踢即落,一落又踢,極易操縱,連變自如,敵稍懈即傷。運用時專門踢擊敵小腿迎面骨,此骨極其脆弱,碰之劇疼,力大則斷,雖不能致命,但足以使敵喪失抵抗力。
實戰時,我見機速進,用腿猛力側彈敵要害(圖4)。
側身彈踢,利用身形伸展,增加了攻擊距離,并利用踢時轉身擰腰,增加了彈腿力度,且可以踢擊敵隱蔽要害:假敵側勢對我,其襠陰和心門等要害轉向側旁,若從正前踢擊必不易中,這時則利用小蛇擺尾從旁側擊。
實戰時,我見機速進,用腿猛力蹬踢敵腰胯(圖5)。
此腿發勁時用腿掌觸敵,震動撞擊性強,最易使人仰跌,以破壞敵身勢或架形為要。一般蹬其胯腹位或側髖位等,易于倒地,見隙一蹬,一腿蹬趴。
一般使用后腿,充分利用腰力,加大蹬腿力量,而用前腿,蓄幅較小,雖出腿方便,但欠大力,中則不傷,蹬之難倒,反為不妙。
實戰時,我見機速進,用腿猛力蹬踢敵心窩(圖6)。
此招屬中距離正面腿法,即踢擊時,身向正前,直出中宮,直奔心窩,中央強攻,以求突破,一旦得手,立占上風。但正蹬最忌蹬空或被敵挑托抓推,看不準戰機,不要輕出。
實戰時,我見機速進,用腿猛力蹬踏敵膝節(圖7)。
此招是蹬腿低勢,正向傷敵膝節,傷其難動。蹬膝時應蹬敵前膝,距近則快,易于捕捉。運用時非常便利,抬腿進步,順勢蹬膝。
蹬時要暗含踏勁,即向下沉挫之力。一能斷裂敵膝節,而直正前蹬,不易著力;二利于連動,一旦踢空,落步即進。
實戰時,我見機速進,用腿猛力踹跺敵膝節(圖8)。
此招出形低矮,隱蔽難測,不易防范。若再出前腿,距敵更近,更有突擊效果。且腿、掌施力,控制范圍較大,不易走空。
發力時向前向下用力,除直沖力外,暗含沉勁,更易分膝。膝節一傷,整身難動。
實戰時,我見機速進,用腿猛力踹踢敵身體中部要害(圖9)。
此招踢出雖是直腿,卻是斜身,在踢腿的過程中,能充分利用腰力,調動整體勁,屬強攻型腿法,不但能沖傷其內臟,引起重傷害,且可致敵傾跌,大力到處,丈遠開外。
此招中勢,主攻軟肋、小腹、心窩等,是太祖拳最常用的腿法。遇敵格架,因為力大,一般不易攔阻,常能突破其防線,破壞其間架,一舉摧毀。
實戰時,我見機速進,用腿猛力踹跺敵腳面(圖10)。
此招近身使用,長腿短發,整身之力集中于一腳跟,殺傷非常強烈,輕則致敵進退不能,劇疼難忍,重則骨折趾殘。
臨敵應用可在僵持時、撕扯時,或我近身控上時,突然向下猛力一跺,不易察覺,極易跺中。
實戰時,我見機速進,用腿猛力掃踢敵身體(圖11)。
此招踢擊時,動形較大,擰腰轉髖,不但強勁有力,而且控制面較大,敵整個側翼都可在掃腿攻擊之中,屬長距離強攻腿法。主要破壞敵重心。
此招因整腿皆加著力,幅度極大,一旦走空,身形搖晃,易出破綻,所以踢時雙臂要協同用力,增加穩定性;雙眼要看準,增加準確性。
實戰時,我見機速進,用腿猛力倒掃敵身(圖12)。
此招與橫掃千鈞要點相同,屬一反一正,一從前發,一向后踢,唯此腿發力時向后轉身,用腳跟傷敵。用時一定要快要準,向后掃擊速度不快、把握不準,寧可不用,否則必致被動。
實戰時,我見機速進,用腿猛力勾掃敵腿彎(圖13)。
此招勾掃敵腿彎,致其仰跌,主要勾踢敵前腿,尤在其進步時,重心前移,我看準目標,用腿勾踢,一掃即倒,不用費力。
一般上盤用手法配合,如劈掌、蓋拳等,與勾掃反向施力,更易倒人,類似摔法。
實戰時,我見機速進,用腿猛力掃踢敵下盤(圖14)。
此招為掃腿最低勢,正掃反掃皆可,專門掃敵單腳跟或雙腳跟,立可使其身歪摔跌。
此招常用在反擊時,敵上盤出腿時,一腿獨立,我下蹲躲避后,同時順勢一掃即倒,而敵雙足站立時,樁架穩固,非大力者不易成功。
實戰時,我見機速進,身體跳起,空中發腿猛力踢敵中上要害(圖15)。
此招屬強攻型腿法,主要利用高位,搶勢強擊,所以起身要快,踢出要猛,志求一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