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祥沛 王運貴
山東省高中生物學新課程多媒體教學狀況調查*
●張祥沛 王運貴
新課程的實施對多媒體教學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多媒體教學已成為生物學教學問題研究的熱點。為了了解高中生物學新課程開展多媒體教學的狀況,筆者以問卷和訪談的形式對山東省部分高中的生物學教師展開調查研究,并針對調查中發現的問題,提出了幾點建議。
山東省;高中生物學;課程改革;多媒體教學;調查
作為高中課程改革的四個省級實驗區之一,山東省自2004年9月開始實施普通高中生物學新課程,新課程對教師的多媒體教學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多媒體教學已成為生物學教學問題研究的熱點。通過調查研究目前山東省高中生物學新課程多媒體教學現狀,分析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和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建議,為生物學多媒體教學的合理使用提供實證性依據,提高生物學教學質量。
調查是在山東省范圍內進行的,考慮到高中教學實際,調查對象重點是高一和高二的生物學教師,同時走訪了部分教師。為確保調查的準確性,調查對象既包括重點中學的教師,又包括非重點中學的教師;既有經濟發達地區的教師,又有經濟發展相對落后地區的教師;同時力求保證男女性別比例的均衡。
調查方法主要采用問卷法,并輔以個別訪談。2010年1月,我們選取濟寧、菏澤、臨沂、德州、濟南、萊蕪、濰坊、青島、煙臺等九地市的21所高中,共發放問卷300份,回收問卷271份,其中有效問卷258份,回收率90.33%,有效率95.20%。調查內容涉及教師對多媒體教學的認知、教學行為和教學實效等三個層面。調查數據用Microsoft Excel軟件進行百分比統計處理,結果均保留兩位小數。
(一)教師對多媒體教學重要性的認識普遍較高
從總體上看,教師對生物學多媒體教學重要性的認識是比較高的。在回答“你對高中生物學新課程多媒體教學重要性的認識”時,共有近八成(78.68%)的教師持認可態度,選擇了“非常重要”(20.93%)和“比較重要”(57.75%)。通過個別訪談進一步了解到,對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深入學習、對多媒體教學價值及其本質的理解,是他們提高認識的主要因素。但仍有超過二成(21.32%)的教師選擇“一般”(13.18%)或“不重要”(8.14%),認識有待進一步提高。
(二)教師對多媒體教學的優勢給予肯定,同時對于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生學業成績的效果存有疑慮
調查內容及結果見下表(表1):

表1 對多媒體教學優勢的認識狀況
從調查結果看,絕大多數教師對多媒體教學的優勢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在所列出的五項優勢中,選擇“非常重要”和“比較重要”的百分比之和均在90%以上。然而,在對多媒體教學“對優化學習效果,提高學習質量”的認識上,仍有6.36%和3.50%的教師選擇“一般”和“不重要”。可見,部分教師對于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生學業成績的總體效果是有疑慮的。在與部分教師的訪談中了解到,這不僅僅是因為多媒體教學在具有強大優勢的同時還具有明顯的不足,高考的壓力和高考的“指揮棒”作用是其深層次原因。由于目前我國高考仍偏重于結論性知識的考查,偏重于記憶,因此,部分教師片面堅持認為傳統教學方式、學生的死記硬背仍然有效,甚至高效。高考制度的深刻改革是改變這一認識的根本。
(三)教師對適于多媒體教學的生物學科優勢認識不足
生物學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研究對象是有生命的生物體,生命性是生物學科的本質特征。生物學還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實驗科學,實驗性是生物學的突出特點。另外,生物學還具有現代性、廣泛性、綜合性等特點。生物界豐富多彩,變化萬千,奧秘無窮,許多生物學問題都需要借助于直觀教學手段開展教學,尤其是多媒體教學技術的應用。另外,高中生物學新課標教材,新增加大量圖表、欄目、實驗等內容,為多媒體教學的開展提供素材和基礎。然而,現實情況卻是教師對新課改后的生物學多媒體教學的學科優勢仍然認識不足。在回答“你認為高中生物學新課程適于多媒體教學的學科優勢”時,共有52.33%的教師選擇“非常有優勢”(35.27%)和“比較有優勢”(17.06%),而有近半數(47.67%)選擇“一般”(39.52%)和“無優勢”(8.15%)。不難看出,作為生物學教師對本學科專業的地位、性質、特點、價值等方面的了解還不夠,必須加強這方面的學習和認識。
(四)多媒體課件以“文本知識”和“圖表圖像”為主要內容,“動畫視頻”和“聲音配音”的比重偏輕,存在以課件取代板書和教材的傾向
對教師設計使用的課件不同形式內容所占比例的調查結果表明,有46.90%的教師認為生物“文本知識”能占到課件內容80%左右,33.72%的教師認為生物“文本知識”能占到60%左右,兩項的總比例為80.62%;有25.19%認為“圖表圖像”約占80%,36.43%認為“圖表圖像”約占60%,兩項的總比例為61.62%:而有高達93.02%的回答“動畫視頻”約占20%,97.29%的回答“聲音配音”約占20%。結果表明,目前的生物學多媒體課件是以“文本知識”和“圖表圖像”為主要內容,“動畫視頻”和“聲音配音”的比重偏輕,存在著課件內容繁雜,以課件取代板書和教材的傾向。
(五)多媒體教學的使用范圍及頻率不均衡,存在重視公開課而忽視平時教學、以及校際差異和地區間差異的問題
高中生物學多媒體教學的使用范圍及使用頻率情況,是反映高中生物學多媒體教學狀況的重要指標。調查結果顯示,多媒體教學的使用范圍及使用頻率不均衡,存在明顯的重視公開課而忽視新授課、復習課、實驗課等平時教學的現象。在所列出的“公開課、新授課、復習課、實驗課”四種課型中,公開課“每次都用”的比例最高為96.12%,“經常用”的比例為3.88%,“偶爾用”和“從來不用”都是0;實驗課“每次都用”的比例最低為0,“經常用”的比例為20.54%,“偶爾用”的比例為56.20%,而“從來不用”的比例在四種課型中最高為23.26%;新授課的四個選項中,有58.53%的教師選擇“偶爾用”;復習課的四個選項中,有50.39%的教師選擇“偶爾用”。分析原因如下:目前,各個級別凡是帶有比賽或評比性質的公開課,都統一要求使用多媒體教學,有96.12%的教師每次都用多媒體上公開課也就不足為奇了。一刀切地要求使用多媒體,會使公開課過于程式化和模式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扼殺了教學的個性化,不利于教師在教學中的藝術創造。對教師的訪談了解到,因為高考實驗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認知水平,不做實驗照樣可以得高分。這導致當下的高中生物課很少甚至根本不讓學生做實驗,實驗課的開課率很低,如果不開實驗課也就談不上使用多媒體了。為應對高考仍然以“教師講實驗,學生背實驗”,或讓學生“觀看實驗錄像”的方式代替實驗課。調研還發現,多媒體教學的使用范圍及使用頻率狀況,存在明顯校際差異和地區間差異,重點中學普遍好于非重點中學,經濟發達地區好于經濟落后地區。這與教師素質和教學條件存在差異有關。
(六)多媒體教學的實施情況及效果基本令人滿意,但也存在忽視傳統教學手段的使用,教師主導作用被弱化的現象
對教師多媒體教學的實施情況及效果統計結果如下(表2):

表2 多媒體教學的實施及效果狀況
表2顯示,在有關多媒體教學的實施及效果的四項調查中,回答“非常符合”和“比較符合”的總比例分別為74.42%、80.23%、74.03%、87.59%,都在70%~90%之間,說明教師對自己的多媒體教學實施情況和效果是比較滿意的。但在“能配合講授和傳統手段恰當地使用課件”、“以多媒體為輔助手段,教師主導作用未被減弱”兩項的回答中,均有超過四分之一(25.58%、25.97%)的教師選擇“一般”和“不符合”,這表明在教學實踐中,確實存在忽視傳統教學手段的配合使用,教師的主導作用被弱化,照“屏幕”宣科,電子化“滿堂灌”的現象。主要原因是教師沒有處理好教師與現代教學媒體的關系、現代教學媒體與傳統教學手段的關系。
通過調查不難看出,高中生物學新課程多媒體教學的總體狀況有喜有優。教師對多媒體教學的重要性和優勢的認知度普遍較高,在教師的多媒體教學實施及實效方面取得一定成績。但是,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對此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生物學教師應不斷提升多媒體教學能力
首先,要轉變觀念,樹立正確的教育觀、知識觀、人才觀,提高現代教育技術意識。應該認識到,教師是現代教學媒體的直接使用者和受益者,它的出現和使用為教師施展才華提供了契機,如果不把握這一歷史機遇,就會成為時代的落伍者。其次,教師要積極地投入到生物學多媒體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有所發現、有所創新。第三,教師要加強自身的培訓和學習,不斷接受新的知識,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和運用現代教學媒體的能力。
(二)學校和教育主管部門要不斷增加相應的教學投入
政府要不斷為多媒體教學創造良好的軟、硬件環境,保證多媒體教學的順利進行,加強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發揮群體優勢,做好多媒體教學資源的整合、優化和利用。以解決多媒體教學發展不均衡,存在明顯校際差異和地區間差異的問題。
(三)教師對課件的設計要有針對性
針對教學內容、教學重點難點、學生實際情況進行設計。應把精力集中花在每堂課的重點難點的突破上,不能面面俱到,不能因為課件的使用而占用學生“學”的時間。目前存在著課件內容過于繁雜,一節課從頭到尾都用多媒體,以課件取代板書和教材的傾向。應給課件“減肥”,即減少“文本知識”的分量,減少過多的“圖表圖像”,適當增加“動畫視頻”和“聲音配音”等內容。
(四)多媒體教學課件的使用不能代替教師“教”的過程
課堂是師生共同的課堂,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需要體現的是人的價值,多媒體只是技術,在課堂上它只能是配角而不能唱主角,只能起輔助教學手段的作用而不能主導教師、主導課堂。
(五)應把多媒體與傳統教學手段結合起來使用
任何事物都有其所長,亦有其所短,多媒體固然有其他手段無法比擬的優勢,但傳統教學手段的很多優點也不容忽視,如有利于學生的品德、人格教育,有利于教師對教學過程的直接督導、控制等。兩者各具優缺點,在教學中應揚長避短,把多媒體的先進性與傳統教學手段的積極性有機地結合起來,體現二者相互補充、融合滲透的關系,實現教學手段和教學過程的優化,提高多媒體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1]劉家勛.現代教育技術[M].大連: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
[2]劉同侃.多媒體教育應用基礎[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1998.
[3]何旭成.運用多媒體優化生物教學[J].時代教育,2006,(21).
[4]張祥沛.生物課實施多媒體教學的探討[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2003,(03).
(責任編輯:曾慶偉)
book=30,ebook=15
*本文系山東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2008年度重點課題“生物學多媒體教材評價實證分析及體系構建(課題編號:2008GZ064)的研究成果之一。
張祥沛/曲阜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王運貴/山東省教學研究室教研員,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