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榮 趙興國
病毒性心肌炎(VMC)是由柯薩奇病毒B3(CVB3)感染引起的一種心肌局灶性或彌漫性病變為主的疾病,小兒常見,近年來發病率有增高趨勢。黃芪對心肌細胞感染CVB3病毒后大鼠具有明顯抗病毒、降低心肌細胞內病毒滴度及保護心肌等作用[1],黃芪皂苷能抑制感染CVB3病毒的心肌細胞釋放乳酸脫氫酶(LDH),并使培養液中病毒滴度下降[2]。我科采用黃芪注射液治療小兒VMl,取得明顯療效,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2006年7月—2010年5月,共收治 VMC小兒患者確診病例71例,據1999年全國小兒心肌炎、心肌病學術會議修訂的《小兒病毒性心肌炎診斷標準》[3],既往均無心臟病史。男33例,女38例,年齡3歲~16歲,均有心悸、氣短、胸悶、心前區疼痛、乏力的癥狀和心電圖心律失常、低電壓、ST-T改變、房室傳導阻滯等和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 B)升高等表現。
1.2 治療方法 所有病例均予黃芪注射液10 mL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靜脈輸注,1次/日,2周為1個療程。輔助大劑量維生素C 2 g~4 g,1次/日;輔酶 A50 U,1次/日;三磷腺苷(ATP)20 mg,1次/日,20 d為 1個療程。
1.3 療效判定標準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制定發布的《中醫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臨床治愈:臨床癥狀、體征消失,實驗室各項檢查恢復正常;顯效:臨床癥狀、體征基本消失,心電圖、血清酶基本恢復正常;有效:臨床癥狀、體征有所改善,實驗室檢查各項指標有一定改善;無效:臨床癥狀、體征及實驗室檢查均無改善。
2.1 臨床療效 71例中,治愈38例,顯效21例,有效9例,無效3例,愈顯率83.19%,總有效率95.77%。
2.2 治療后癥狀、體征變化(見表1)

表1 治療后癥狀、體征變化
2.3 治療后心電圖變化(見表2)

表2 治療后心電圖變化
2.4 治療前后心肌酶變化(見表3)
表3 治療前后心肌酶變化( ±s)

表3 治療前后心肌酶變化( ±s)
心肌酶 治療前 治療后 t值 P CK 297.15±102.36 63.26±9.25 3.855 <0.01 CK-MB 31.27±15.29 14.21±5.78 4.552 <0.01 AST 156.31±68.24 32.59±4.17 3.614 <0.01 LDH 235.23±83.15 113.37±26.31 4.697 <0.01 HBDH 247.25±73.25 98.33±32.31 4.015 <0.01注:AST為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CK為肌酸激酶;HBDH為羥丁酸脫氫酶。
黃芪有益氣固表、斂汗固脫、托瘡生肌、利水消腫之功效。近年來藥理研究發現,黃芪富含黃芪皂苷、黃芪多糖、異黃酮類化合物及硒等微量元素,富含21種氨基酸,參與機體的多種代謝,具有廣泛的藥理作用。對心血管疾病的治療作用,尤其對VMC的治療作用受到了廣泛關注。有研究顯示,黃芪治療組小鼠心肌組織CVB3mmRNA表達明顯低于對照組,提示黃芪對急性CVB3m心肌炎小鼠心肌中的病毒RNA復制有明顯的抑制作用[4]。大劑量應用黃芪能推動氣血的正常運行,改善心功能,消除體循環障礙;其機制可能與穩定細胞膜、改善心肌營養和心肌細胞線粒體功能有關。黃芪注射液具有抗病毒、抑制心肌細胞內病毒RNA復制、保護被病毒感染的心肌細胞、促進抗體形成及誘生干擾素、提高NK細胞活性、促進心肌細胞再生等作用,而且能激活T淋巴細胞,具有免疫調節作用。劉唐威等[5]的研究發現黃芪可能通過下調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的心肌組織浸潤細胞表面的穿膜蛋白fasL與心肌細胞表面的受體蛋白fas基因轉錄,減少心肌組織fas是細胞膜表面fas和fasL的表達,使兩者相結合所引起的心肌細胞凋亡下降,因而減輕病毒性心肌炎的心肌損傷。
本研究發現,黃芪注射液治療后患者癥狀、體征及心電圖、心肌酶等均得到明顯改善,治療期間未發現明顯毒副反應,療效顯著。周昭烈等[6]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65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采用常規藥物治療,結果顯示治療組癥狀總有效率、體征總有效率、心電圖變化總有效率和心肌酶變化總有效率均顯著性高于對照組。本研究亦取得相近的結果,但VMC發病機制至今尚未完全清楚,有待大量的基礎和臨床實驗進一步研究。
[1] Peng T,Yang Y,Riesemann H,et al.The inhibitory effect Astragalusmembranceus on coxsackie B3virus RNA replication[J].Chin Med Sci J,1995,10(3):146-150.
[2] 丁繼軍,章同華,沈茜.黃芪皂甙對培養乳鼠心肌細胞感染柯薩奇B3病毒的保護作用[J].第二軍醫大學學報,1992,13(6):532-535.
[3] 中華兒科雜志編輯委員會.病毒性心肌炎診斷標準(修訂草案)[J].中華兒科雜志,2000,38(2):75.
[4] 蔣麗敏,李薇,陳梅.黃芪對心肌炎小鼠心肌穿孔素 mRNA和CVB3mmRNA表達的影響[J].中華微生物學和免疫學雜志,2006,26(1):74-77.
[5] 劉唐威,伍偉鋒,馮震博,等.黃芪對實驗性病毒性心肌炎細胞凋亡及Fas/FasL基因轉錄的影響[J].嶺南心血管病雜志,2003,9(6):430-433.
[6] 周昭烈,張淇釧.黃芪注射液對病毒性心肌炎的輔助治療作用[J].河北醫藥,2001,23(11):844-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