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愷,朱小紅,陳貴明,湯璐瑜
(1.貴陽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中心,貴州貴陽 550000;2.貴州省人民醫院醫院感染管理科,貴州貴陽 550002)
貴州省于2004年1月1日起逐漸轉化傳染病上報模式,在經過1年的不斷完善后,于2005年1月1日正式全面實施傳染病網絡直報工作。作為三級甲等綜合醫院,貴州省人民醫院醫院每年接診一定數量的傳染病患者,就2005~2009年統計,共接診法定上報傳染病首診病例12 203人次。為了解和掌握該院傳染病疫情動態,防止傳染病漏報,預防交叉感染,遂對2005~2009年5年的傳染病上報數據進行回顧性分析。
對貴州省人民醫院2005~2009年傳染病患者進行統計,共接診法定上報傳染病首診病例12 203例次,疫情數據資料均來源于傳染病網絡直報系統《國家疾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系統》,用Excel軟件對疫情資料進行統計分析。
2005~2009年該院報告法定傳染病12 203例,其中無甲類傳染病報告,乙類傳染病7 280例,丙類傳染病3 351例,其他傳染病1 572例,分別占報告總數的59.66%、27.46%和12.88%,其中死亡43例,分別是艾滋病及HIV 14例、狂犬病12例、肺結核6例、肝炎4例、乙腦3例、其他傳染病2例、新生兒破傷風1例、瘧疾(未分型)1例,死亡率為0.35%。2008年丙類傳染病數量增輻較大,和手足口病暴發流行有關。詳見表1。

表1 2005~2009年法醫報告傳染病分類死亡情況(例)
2005~2009年該院共報告法定傳染病31種,前5位依次為乙肝(2 793例,占 22.89%)、肺結核(1 862例,占 15.26%),其他感染性腹瀉(1 137例,占9.32%)、流行性腮腺炎(580例,占4.75%)、水痘(492例,占4.03%),這5種傳染病占總報告數的56.25%,是主要傳染病防治病種,其中乙肝新發病例正以每年超過26%的增幅上漲。見表2。

表2 2005~2009年前5位傳染病的發病情況(例)
根據傳染病傳播途徑分類,血源及性傳播疾病3 735例,占30.61%;呼吸道傳染病3 294例,占26.99%;腸道傳染病2 551例,占20.9%,蟲媒及自然疫源性傳染病73例,占0.6%,其他傳染病2 550例,占20.9%。見表3。

表3 2005~2009年傳染病病例分類及構成比(例)
在39種法定報告傳染病中,該院報告的病種就有31種,分布在全院各科室,在接診時若無充分的警惕性,極易造成醫院感染的發生和傳染病漏報。因此對傳染病疫情的管理應做到以下幾點:①健全和完善管理班子,健立健全規章制度,加強硬件設施的投入;②對醫護人員進行廣泛、多形式的培訓,使傳染病能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③及時審核已填寫的傳染病報告卡,加強檢查,減少錯報、遲報與漏報;④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收集與研究,做好上傳下達,并不斷改進工作方法和流程,促進傳染病管理工作質量的持續提高[1-2]。
從分析結果顯示,血源性及性傳播疾病占各類傳染病之首,乙肝位居前列,提示除常規的疫苗接種外,要做好預防乙肝醫院感染發生的工作。由于無癥狀病毒攜帶者較多,傳染源的管理非常困難,預防重點應在于切斷傳播途徑,具體措施包括提倡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針頭、針灸針和采血針等醫療器械或醫療器械經高壓蒸氣消毒后使用,非必要時不輸血和血制品,防止輸血后肝炎發生。接觸患者后用肥皂和流水洗手[3]。
呼吸道傳染病在各類傳染病中位居第二,其中以肺結核居多。人口增長和流動性大,耐藥菌株的產生,衛生服務的不健全[4]均可造成肺結核的再燃,而預防控制肺結核的關鍵是及早發現和治療。因此,作為三級甲等綜合醫院,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早處理,按要求做好轉診工作,讓患者得到及時的治療,控制肺結核的傳播。
腸道傳染病在各類傳染病中排第三,其他感染性腹瀉占44.57%,主要是通過飲食、水源和生活接觸而傳播,與人們的飲食習慣以及免疫能力等因素有關。近幾年各省自然災害不斷,腸道傳染病防治工作更是任重道遠,我們應加強防治宣傳,抓好腸道門診的救治工作。
2005~2009年,該院法定傳染病的就診數呈逐年上升趨勢,這與醫院的救治水平不斷提升,人們的就醫意識不斷提高密不可分,而對逐年增加的傳染病就診量,應做好醫院的雙向防護,勉強交叉感染,保護人群的健康。
[1]陳捷,胡琴,李建平.綜合性醫院傳染病疫情管理工作淺析[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04,(23):12-13.
[2]蔣武.基層醫院疫情報告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廣西醫學,2003,25(7):1331-1332.
[3]徐秀華.臨床醫院感染學[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444-445.
[4]李潔萍,謝麗.新發傳染病診治鑒別預防控制與應急處理實用手冊[M].北京:中國教育出版社,2004: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