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彥濤
(河南省濮陽市婦幼保健院,河南濮陽 457000)
齲齒是口腔常見病、多發病之一,被國際衛生組織(WHO)列為重點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也是危害兒童口腔健康最常見的疾病。齲齒是一種多因素疾病,患病率高,繼發病多,不僅對兒童個人局部和全身造成危害,而且對家庭和社會都有影響。齲齒發生與人們的生活環境與習性,家庭與社會因素都有關系[1],其發生與細菌、宿主、食物等因素有著密切關系。宿主的口腔衛生健康行為與齲齒的關系一直為學者們所關注[2]。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可以大大減少牙菌斑及食物附著牙面的時間,是預防齲齒發生的一個關鍵環節。為了進一步探討口腔衛生與學齡前兒童齲齒發生的關系,筆者對此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現報道如下:
選擇2008年7月~2009年1月我院健康體檢的3~6歲學齡前兒童1 860例為調查對象,其中,男960例,女900例;年齡3歲者410名,4歲者520例,5歲者460例,6歲者470例。
1.2.1 臨床檢查:采用世界衛生組織《口腔健康調查基本方法》(第4版)[3]中齲齒的診斷標準進行齲齒檢查。由同一醫生完成,另一名醫生記錄。檢查器械為探針、口鏡和鑷子,在自然光下進行視診和探診。齲齒診斷標準:牙齒的窩溝點隙或光滑面有明顯的齲洞、明顯的釉質下破壞或明確的可探及軟化洞底或洞壁的病損。使用CPI探針來證實咬合面或頰舌面視診所判斷的齲壞。
1.2.2 口腔衛生問卷:向所有受檢學齡前兒童家長發放自擬定問卷,內容為喂養方式、餐后漱口、每日刷牙、睡前吃零食。
應用SPSS 11.3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
本組調查顯示,兒童患齲率以6歲兒童為最多,達65.95%;5歲者其次,達41.08%。4歲者高達31.73%;3歲者高達28.29%;年齡稍大的兒童患齲率較高。見表1。
兒童患齲率與喂養方式、餐后漱口、每日刷牙、睡前吃零食均有關系。見表2。

表1 學齡前兒童齲齒人數及患齲率(例)

表2 口腔衛生問卷(例)
各種含糖較多的精致食品以精細和高糖為主,食物纖維成分少、質軟、黏稠且含糖高,容易在牙面滯留并發酵產酸。兒童的進餐次數多且睡眠時間長,睡眠時口腔處于靜止狀態,唾液分泌減少,自潔作用差,有利于細菌繁殖,加快齲齒的發生,但同時相應的口腔保健卻相對落后,引起學齡前期兒童齲齒高發。
通過本組口腔衛生問卷可以觀察到正常兒童具有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餐后漱口、每日刷牙、睡前不吃零食;而齲齒兒口腔衛生明顯差于正常兒童,不良習慣較高。
母乳中含有的各種營養成分的比例是最適合嬰兒正常生長發育的需要,易被嬰兒攝取利用,有利于牙齒的發育和鈣化,從而增強兒童牙齒的抗齲能力。人工喂養和大量攝入餅干、糕點等甜食的兒童,這一類食物易滯留在牙面,易被口腔細菌利用發酵產酸而致齲[4]。飯后漱口能及時去除牙面滯留的食物殘渣,稀釋口腔中糖及酸的濃度,防止pH值過度下降,從而降低齲齒的發生率[5-9]。
口腔衛生保健是防止兒童齲齒主要方法,應加強對口腔衛生知識的指導,讓家長培養兒童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餐后漱口,保持刷牙習慣和正確的刷牙方法,避免睡前吃零食等不良習慣,能夠有效地防止齲齒的發生。
[1]Sakki TK.Life style,dental caries and number of teeth[J].Community Dent Oral Epidem iol,2004,22:298-302.
[2]Harris R.Risk factors for dental caries inyoung children: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Conmmunity Dent Health,2004,21(1):71-85.
[3]陳勇.錯胎畸形病人對正崎治療的配合性[J].國外醫學口腔醫學分冊,2004,31(3):243-244.
[4]岳松齡.國外齲齒預防動態[J].國外醫學口腔醫學分冊,1980,7(1):6.
[5]馬纓衛,邵林琴,高麗萍,等.國內對學齡前兒童齲齒影響因素及危險性評估方法的研究進展[J].預防醫學文獻信息,2003,9(4):438-439.
[6]張穎,劉璐,程睿波,等.兒童乳牙患齲狀況及其家庭口腔健康行為的差異[J].華西口腔醫學雜志,2008,26(1):67-70.
[7]王利芝.健康教育與兒童齲齒患病率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10):106-107.
[8]陳明,彭勝,鄭軍,等.寧波市城區1160名幼兒園4~6歲年齡段乳牙患齲及分布情況調查[J].中國現代醫生,2008,46(3):58-59.
[9]李煜.9513名學齡前兒童齲齒患病情況調查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08,46(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