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麗
(中北大學圖書館,山西 太原 030051)
根據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提供的中國大學名單,山西省目前共有高等院校49所。2009年8月l日-2009年9月1日,筆者對這49所院校的圖書館特色數字資源建設情況進行了調查,調查方法采用網絡調查法,直接登錄山西省各高校圖書館網站對涉及有關特色數字資源的欄目實施調查,列舉了欄目下各特色數字資源的名稱,并統計了各特色數字資源的數目。在山西省的49所高校中,除32所院校圖書館的網頁多次點擊無法打開以及1所院校的主頁上無圖書館的列表外,被有效訪問的高校圖書館實際上總共16所,占總數的32.7%。從整體情況看,山西省高等院校圖書館特色數字資源建設已具雛形,但發展很不平衡。在16所學校中,有特色資源的圖書館共計11所,占被訪問圖書館總數的68.75%,占整個山西省高校圖書館的22.45%。
根據調查,筆者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就山西省高等院校圖書館特色數字資源的建設現狀進行以下剖析。
筆者將山西省高校圖書館的特色數字資源按內容大致分為8個大類:本校學位論文庫、本校學術成果庫、隨書光盤庫、學科導航、教學參考庫、地方文獻庫、學科專題庫、綜合性數據庫。從表1可以看出,各高校所建立的本校學位論文庫數量最多,占特色數據庫總量的25.64%;各學校圖書館結合學校特點和本校重點學科而建設的學科專題特色數據庫和學科導航庫數量較多,分別占到特色數據庫總量的15.38%;排在前5位的本校學位論文庫、學科專題庫、學科導航、綜合性數據庫和教學參考庫無疑是各學校特色數據庫的主體,它們的總和占到數據庫總量的82.04%。可以看出,這些數據庫在各學校的教學科研工作中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地域文化是指由于受歷史、地理、人文等因素影響,而長期積淀形成的一定規模、產生一定影響、帶著鮮明地域特色的文化現象。對特色的地域文化資源進行系統的整理開發,是高校建設專題特色數據庫重要的建設內容之一,山西財經大學圖書館所建的《山西票號與晉商信息資源管理系統》和忻州師范學院所建的《五臺山文化研究專題數據庫》,分別研究了晉商文化和佛教文化的發展歷史及對各個時代的影響,兩個地方文獻庫占特色數據庫總量的5.13%。

表1 山西省高校圖書館特色資源主要類型及比例

表2 山西省高校圖書館特色資源內容
山西省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資源的建設雖起步較晚,但經過多年發展,現已有11所高校建成特色數據庫30余個,還有許多高校在建或籌建符合自身特色的數據庫產品。除已有的本科、碩士、博士學位論文,重點學科導航庫等傳統模式外,還建設了一批學科專題特色數據庫,如山西省科技文獻資源平臺,它由山西省6所高校承建,按照“整合、服務、共享”的原則,建立了文理、經濟、醫學、工學、農學、兵器6個文獻中心,建立了一個面向全省科技用戶的、具有山西地方特色的科技文獻中心。同時根據自己所處的地域文化,建立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資源:山西票號與晉商信息資源管理系統、五臺山文化研究專題數據庫。由表2還可以看出山西省本科院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工作開展得較好,充分利用了自身資源優勢,不斷更新,但專科院校圖書館和高職院校圖書館在特色數據庫建設方面卻不盡如人意。在筆者調查的山西省專科和高職院校中,在特色數據庫建設方面尚屬空白。
在已運行的數據庫中,個體特色不明顯,絕大多數選題基本上還停留在學科導航庫、學位論文庫、高校教師論著成果庫等已有數據庫模式下,沒有更好地結合自身特色和技術實力,開拓思路,針對本校科研優勢學科,量體建立相關特色數據庫,使現有數據庫的應用和社會價值受到一定影響。通過對山西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情況的調查發現,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數據庫只占5.13%,能體現山西地方文化特色的數據庫太少。已建成的特色數據庫收藏規模小,缺少深層次開發,且大多數的專題數據庫僅能提供目錄或題錄檢索,而且特色文獻收藏量占其館藏總量比例小。
從各高校的情況來看,山西省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明顯存在發展不均衡的問題。在山西省49所高校中,有33所高校圖書館的網站多次無法打開,11所有特色館藏的高校圖書館全部為本科院校,高職高專在這方面的建設為空白。特色數字資源建設水平差距如此之大,一方面與各圖書館及相關部門的重視程度不同有關,另一方面,也與各圖書館的人力、財力、物力、技術等各方面條件有很大的關系。在已有的特色數據庫中,有很多數據庫開發層次較低,表現在:①主題層次不夠。一些高校的特色數據庫開發,僅限于某些書目文獻的數字化加工轉化,做到主題開掘有特色、資源內容整合深入的尚不多。②格式不規范。有些數據庫沒有遵循CALIS特色庫子項目描述元數據規范及相關規則處理。③檢索功能不全。很多特色數據庫只支持基本檢索,而沒有高級檢索功能,檢索字段不多,對檢索結果的處理上,不支持二次檢索等。
很多高校圖書館都在建設學科導航庫、隨書光盤數據庫等,這也反映了各高校圖書館在進行資源建設時還是各自為政,追求數字資源的“大而全”,低水平重復開發嚴重。而且,某些圖書館對數據庫的使用進行IP限制,僅供校內用戶使用,這在一定程度上違背了建設特色數據庫的初衷,既不能擴大社會效益,也無助于經濟效益的獲取。山西省高校圖書館雖然正在逐步實現特色數據庫的共建共享(如山西省科技文獻資源平臺—高校科技文獻平臺),但總體來看,仍是獨立開發運行的多,一些高校圖書館的特色數據庫只限本校師生享用,一些專題特色數據庫不提供具體資料。
雖然山西省高校圖書館特色資源建設已經起步并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但與國家重點院校和一些兄弟省份的高校圖書館相比,還處于初級階段。比如河南省,通過互聯網能被有效訪問的圖書館主頁占河南省高校圖書館總量的75%左右,有特色資源的圖書館占河南省高校圖書館總量的50%左右,而山西省通過互聯網能被有效訪問的圖書館主頁占全省高校圖書館總量的32.7%左右,有特色資源的圖書館占全省高校圖書館總量的22.45%,由此可以看出,山西省高校圖書館在特色資源建設上還是比較落后的。
充分考慮本館性質、館藏特色、學科專長、服務對象、社會責任、用戶需求等因素,進行科學論證,然后進行統籌安排并明確目標,分清責任,要分步驟有目的地進行,杜絕盲目采購和重復建設,設立一定的監督機制,督促各級部門按時完成任務。
特色資源的質量是整個館藏特色化建設生命力的體現,只有特色資源質量得到保證,才能實現其建設的真正意義。選題是特色資源建設的關鍵環節,選題要結合圖書館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所在高校和地區的需求來選定,一個好的特色化選題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選題要立足本館,放眼四方,不拘泥于本館館藏,例如天津大學的摩托車信息特色資源數據庫群,摩托車設計構造并不是天津大學的優勢學科,但天津大學依托CALIS專題數據庫建設的契機,經多方分析確立了這個選題方向。地方文獻和地域特色文獻也是等待圖書館采集的一筆寶貴財富,任何地區形成的獨具地方特色的文獻都是其他地區不能取代的,開發和利用好地方特色文獻,一方面可以為涉及到地方風土人情、歷史沿革等相關研究提供寶貴而豐富的資料,另一方面,也可以為開發地方旅游業、發展地方經濟提供信息支持。事實上,地方特色文獻的開發已經受到大多數圖書館的充分重視,成為特色化館藏建設中的一大亮點。
規范數據庫建設的標準,是建設高質量數據庫的重要保障之一。文獻資源標準化是文獻資源共享的非常重要的基礎工作,只有標準化的數據庫系統才具有真正的活力,它不僅保證了可靠性、系統性、完整性和兼容性,而且有利于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網絡資源共享。在特色資源建設過程中,應嚴格按照CNMARC格式處理,在檢索方式上,遵循“布爾”邏輯體系,數據庫除利用檢索算符外,還應添加位置算符、字段算符的使用,便于用戶進行復合檢索,提高檢索精確度。此外檢索界面應盡量豐富、友好,提高用戶的使用效率。條件允許的圖書館應引進智能情報檢索系統,實現人機充分交流,使用戶和計算機之間可以不斷進行自由、充分、多方面、多層次的反饋交流。
特色資源的深度開發既是將其推向讀者、提高利用率的最好途徑,又是館藏特色化建設的延伸,有助于特色化館藏系統性的形成。高校圖書館特色資源建設應提高互動性、交互性,在紙質文獻電子化的基礎上,添加相應的視頻、語音等資料,豐富數據庫內容,讓特色數據庫發揮出立體化、全方位、多視點的優勢。特色資源建設必然面臨數字化過程中的版權問題及信息資源庫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一方面我們要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在使用有關的信息資源時,盡可能標明出處;另一方面還要做好自我保護工作,在開發建設特色數據庫之初,既要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又要采取切實措施,做好數據庫上網后被套錄和被盜版的防范工作。
在信息急劇增長的今天,單個圖書館不可能做到信息資源的完整,只有各個圖書館之間加強合作與交流,統一規劃,協調分工,建設一批高質量的特色數據庫,走共建共享的道路,才能最大限度地獲取資源,實現信息資源的最有效的利用。圖書館應打破單位或行業界限,與政府、科研團體、學校、企業合作,實現資源、人力、物力和財力的優勢互補,分工合作,互通有無,走聯合建庫之路,實現資源共享,共同受益。數據庫只有為廣大用戶利用才能最終實現其開發的真正價值與意義。一些高校對某些數據庫使用的限制應該解除,滿足其他用戶尤其是科研用戶的需求,以更大地發揮數據庫的效益,更好更全面地推動社會經濟文化建設的發展。
[1]劉瑩.我國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現狀及發展策略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08(7):36-38.
[2]徐云.華僑華人文獻信息專題數據庫——建設思路與實踐評價[J].圖書館論壇,2007(2):15-18.
[3] 郭穎.論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J].河南圖書館學刊,2006(6):91-92.
[4] 鐘文一.貴州省高校數字資源建設的現狀與對策[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7(5):80-86.
[5] 張元晶,劉新莊.談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的質量保障[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4):71-74.
[6] 李敏.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難點與實踐[J].情報雜志,2007(11):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