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盈盈
科學謀劃須做好六個堅持
文/陳盈盈

圖/金川
西湖區“十二五”規劃按照區委七屆十二次全會報告精神,將打造“全省文化創意產業第一區、休閑旅游示范區、科技創新先導區、都市農業精品區和樓宇經濟集聚區”作為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主要載體,將“創新型、生態型、和諧型、學習型、服務型”五型城區建設作為打造首善之區、共建共享全國最美麗城區的主要任務。
“十二五”時期,西湖區發展面臨市場、空間、資源、環境等容量制約加劇以及產業轉型、統籌城鄉發展亟待破題等困難,城區功能和空間結構面臨新一輪優化,盡管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和地位將進一步增強,但從促進轉型升級以及拉動經濟等多方面看,投資的適度增長、投資結構的優化、投資效率的提高仍然十分重要。西湖區要堅定不移地實施大項目帶動戰略,科學謀劃“十二五”重大項目,為“十二五”開好局、起好步,重點要結合市委十屆八次全會的要求,切實做到“六個堅持”。
一是要堅持科學發展,實現項目引領。要正確處理科學與發展的關系,樹立“發展是最大的科學”理念,做到能快則快、又快又好地發展;要正確處理轉型與發展的關系,充分認識到發展是轉型的前提和基礎、轉型是發展的必然要求;要正確理解包容性增長的內涵,以GDP的增長帶動社會、民生、環保、社會保障等各項事業的發展和進步,以項目為引領,真正做到科學發展。
二是要堅持激情創業,全力克難攻堅。要做到客觀與主觀的和諧統一,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同時,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要做到規律與機遇的和諧統一,發揮激情,牢牢把握住機遇;要做到精神與能力的和諧統一,在激情創業的過程中不斷提升、積累自身的能力和水平;要做到壓力與動力的和諧統一,把壓力轉化為激情創業取之不盡的動力和源泉;要做到職位與責任的和諧統一,發揚只爭朝夕的工作作風。
三是要堅持轉型升級,建設低碳經濟。依靠大項目帶動來轉變西湖區的經濟發展方式、提升產業層次,加快轉型升級,努力構建以文化創意產業第一區、休閑旅游示范區、科技創新先導區、都市農業精品區、樓宇經濟集聚區為主導的富有西湖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在加快建設低碳經濟、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低碳環境、低碳社會“六位一體”的低碳城市上走在前列、爭當示范。
四是要堅持突出重點,提升區域品位。要按照“保民生、保續建、保統籌、保重點”的原則,大力推進產業類、民生類和社會事業類的重點項目,以“一新城、六個綜合體、三大科技經濟園區和兩大新區”為主平臺,切實做好大項目的引進、建設和跟蹤服務工作。
五是要堅持城鄉統籌,開拓發展空間。要把改善民生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最終目的,在提升人民群眾生活品質上走在前列、爭當示范。深入實施新農村建設工程,切實加大財政傾斜和結對幫扶力度,著力破解城鄉二元結構,做到規劃共繪、經濟共興、基礎共建、村莊共治、環境共保、鄉風共育。依靠城建城管、基礎設施、生態保護、社會事業等方面的項目帶動雙浦新區、雙橋新區的發展,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
六是要堅持制度保障,爭取省市重點。要力爭西湖區重點項目盡可能多地爭取被列入省、市重點項目,通過督查考核等手段推動項目建設進程。同時,要繼續堅持領導聯系制、跟蹤服務制、推進流程制、困難會診制、通報督查制、考核評比制等六項制度。
西湖區發展和改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