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樹奎
(福建師范大學社會歷史學院,福建 福州 350007)
近年來,隨著Web2.0技術的進步,SNS也得到了迅猛發展,但在國內外,關于SNS在圖書館服務中的應用還沒有較成功的范例。目前我國大多數高校圖書館還沒有在實踐中開展這項服務,只有清華大學、上海大學、重慶大學等少數幾個高校自建有SNS網絡。自建SNS網絡不但需要投入人力和物力,建成之后還不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因此圖書館積極參與到現有的商用SNS網站中無疑是一個明智的選擇。縱觀現有的SNS網站,人人網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校園SNS,與其他SNS網站相比它的定位主要是大學生,而高校圖書館的主要服務對象也是大學生,因此,人人網是高校圖書館拓展信息服務的最佳場所。
SNS的英文說法有4種,即社會交往軟件(Social Net working Software)、社會交往服務(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社會交往網站(Social Networking Sites)或者社會交往系統(Social Networking Systems),筆者所說的SNS是指提供SN服務的SNS網站。現在國內的校園SNS網站有人人網、億聚、占座、酷部落、師兄網等,其中最成功的是人人網。圖書館在人人網上安家,最大的目的是與大學生建立關系,拉近與大學生之間的距離,擴大圖書館的影響。
在Web2.0環境下,計算機應用技術一直是圖書館的薄弱環節,制約著圖書館服務的拓展。作為Web2.0典型應用的校園SNS,為圖書館服務的拓展提供了平臺。圖書館僅作為人人網的用戶,無需自己搭建網站,節省成本。
傳統圖書館網站信息服務千篇一律,用戶無法進行基于個人的收藏、編輯、推薦、發布等活動,而人人網提供了個人空間,可以根據個人要求聚合各種服務,使用戶對資源的使用更合理、更有效。
傳統信息服務用戶處于被動接收地位,主觀能動性不強,相反用戶更希望對信息進行獨立判斷,作出客觀評價,對部分信息內容具有更好的控制力。而人人網強調的正是“用戶參與度”,培養、引導用戶發布和評論信息也是人人網的基本功能之一。
在人人網當前7000多萬用戶中,學生網民占了一半左右,人人網的注冊用戶大部分是在校學生,而目前還沒有高校圖書館進駐。根據清華大學圖書館的校內調查,在“登錄人人網的頻率”中,有32.2%的人選擇“只要上網就會登錄”,有59.3%的人選擇“經常登錄,但不是每次”,可見,大部分在校大學生登錄人人網已成為其生活學習中的一部分。
在國外,SNS應用于圖書館服務已有廣泛的實踐,比如以社會交友為主的MySpace,以虛擬三維世界為主的Second Life等。
MySpace是目前最火的青少年社交網絡服務小區,建于2003年。當用戶在MySpace注冊變成它的成員后,成員可以聯系老朋友、結交新朋友;可以寫博客,發站內信,使用實時通信工具和朋友聊天;可以與朋友玩網絡游戲,分享圖書、照片、音樂、視頻等;還可以邀請朋友參與活動,組建社群,在論壇中暢所欲言。
用戶在哪里,圖書館就在哪里。美國《圖書館雜志》撰文稱,“Myspace Becomes LibrarySpace”,就是說 MySpace 將變成圖書館的場所。筆者以“college library”作為關鍵詞,以“all myspace”為選項進行搜索,返回的結果為16700個;以“university library”為關鍵詞,以“all myspace”為選項進行搜索,返回結果937個,這說明目前在美國已經有很多大學圖書館與公共圖書館參與到MySpace的社交網絡中去。布萊恩特大學圖書館、加利福尼亞大學圖書館、佐治亞技術圖書館、休斯敦大學圖書館、肯塔基大學圖書館等紛紛在MySpace中建立了站點。以布萊恩特大學圖書館為例,目前有265個好友,在其主頁上,介紹了學校圖書館的情況,在她的博客里,介紹了圖書館即將推出或現有的書展、圖書館銷售活動、音樂鑒賞會等,主頁上還有即時通訊功能,方便用戶與其交流,在博客里還有音樂和圖書的推薦,都有鏈接,用戶可直接訪問。還有對圖書館收藏的圖書、音樂、TV的介紹,這讓那些網蟲學生們能及時了解到圖書館的活動,心動一霎那,圖書館便多了一個用戶。
在國內,校園SNS應用與圖書館服務還處于起步階段,大部分高校圖書館還沒有重視這一服務。但在一些SNS網站已發現了高校圖書館的身影,如人人網、聚友網。
人人網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校園SNS網站,它是一個真實網絡,注重個人數據的真實,要求用戶填寫真實姓名、真實頭像、真實信息。人人網有完善的個人主頁,可以創建個性空間,發表日志,上傳照片,分享好友新鮮事。用戶登錄人人網的首頁,可知最近有誰來訪,有哪些人給自己留言,以及好友、班級、群的新鮮事、和自己有關的其他用戶所生產的新內容。人人網非常重視對用戶隱私權的保護,提供較為全面的隱私設置來保證用戶的信息安全。用戶通過右上角的“賬號”——“隱私設置”設置自己的信息開放度。人人網的搜索方式詳盡精確,用戶既可以點擊個人空間上的大學、院系、高中、家鄉等鏈接搜索到同校、同系、同學、同鄉,也可以按姓名、公司名稱、大學、中學、小學信息、入學年份、E-mail等條件進行精確搜索。人人網還開發有自己的即時通訊工具校內通,方便好友溝通。
在人人網上,清華大學圖書館書友會于2009年11月27日開通,關注者有500人,已經滿員。其宗旨是讀者第一,服務至上。在其簡介中這樣寫到,如果您是圖書館工作人員,您喜愛圖書館,您曾經在圖書館借書,您曾經通過網絡獲取圖書館的資源,您曾經在圖書館上過自習,那么加入我們吧。在其主頁上介紹了學校圖書館的情況,發布一些有關圖書館的新聞、新書通告、圖書館專題培訓日程、圖書館風景照片等。
圖書館利用校園SNS進行服務的架構見圖1,在這種條件下主要實現3種功能:信息推送、資源發布、交流平臺。

交流平臺主要有好友、留言、站內信3個功能實現,在這個平臺上,圖書館可以通過設置特別好友的方式,來獎勵對圖書館服務做出過特殊貢獻的用戶,也可以通過設置好友的方式,將圖書館員推薦到用戶面前,進行交流。在這個平臺上的交流是多方面的,既可以是用戶與用戶之間的交流,也可以是用戶與圖書館員之間的交流,還可以是館員之間的交流。圖書館員和用戶可以把平時看到的精彩新聞、文章、評論與報告進行共享,保證用戶獲得最新的熱點、觀點、動態和趨勢。用戶與圖書館員就相互關心的問題進行雙向交流,可以成為一種數字參考咨詢的新平臺。圖書館員之間也能夠建設一個與圖書館工作密切相關的工作交流平臺。
信息推送主要由新鮮事、日志、分享等功能來實現。圖書館是信息的世界,在信息傳播中應該發揮樞紐作用。圖書館利用人人網上的新鮮事發表功能可以向讀者發送各種服務信息,如可以發布新書目信息,眾多與圖書館建立關系的讀者可以第一時間看到,同時由于新鮮事發表的實時性和分享性,這些信息可以迅速傳遍有相同興趣愛好的群組,甚至有可能在用戶之間發生互動,把信息轉發給其他好友。
資源發布主要通過日志和分享功能來實現。人人網上的日志功能就是一個小型的博客,圖書館員在博客上可以做的事,其實在人人網上都可以實現,如建立學科導航服務,為用戶利用圖書館學科學術資源和互聯網學科學術資源提供方便。如筆者好友在人人網分享的系統解剖課件圖共有120張,在前10張圖中,每張圖的平均瀏覽量達到4825次。此外還可以開展讀者培訓,將文獻檢索課的課件和圖書館文獻檢索方法通過日志發布出來,方便用戶查找。
校園SNS現階段的特點還無法實現圖書館服務的全部功能,但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幫助圖書館建立一種與用戶互動的關系,拉近圖書館與用戶的距離,培養圖書館與用戶之間的黏性關系。隨著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重視這項工作,圖書館一定能成為人人網的校內之星。
[1] 聶應高.SNS在圖書館信息服務中的應用[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9(6):77-80.
[2] 圖書館2.0工作室.圖書館2.0:升級你的服務[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8:203-205.
[3] 袁輝,周紅,王姝.SNS應用與圖書館2.0知識社區的實踐[J].數字圖書館論壇,2009(5):20-26.
[4] 柏希熙.探析當代大學生網絡家園“校內網”的生存狀態[J].繼續教育研究,2007(4):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