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波
(山東省高密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山東高密 261500)
高血壓是目前最常見的疾病,是心腦血管疾病諸多危險因素中最重要的獨立危險因素。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不良生活習慣、大量飲酒、高鹽飲食、精神心理應激等因素與高血壓病(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有關,而 EH 又是引起腦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1]。腦出血患者中有70%~90%由高血壓病引起,腦梗死患者中有高血壓病史的占70%以上[2]。因此,研究EH發生腦卒中的危險因素,對早期有效預防EH患者發生腦卒中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通過對EH并發腦卒中的不同的危險因素分析,提出預防腦卒中發生的行為干預對策。
選取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月入院患者,年齡37~70歲,并經頭顱CT或MRI證實的腦卒中患者。
危險因素確定:①采用美國JNC-Ⅶ指南標準診斷高血壓病[3],為連續2次在靜息狀態下收縮壓(SBP)≥140 mm Hg(1 mm Hg=0.133 kPa)和(或)舒張壓(DBP)≥90 mm Hg,或有明確高血壓病史。②采用美國糖尿病協會標準診斷2型糖尿病[4]。為餐后8 h空腹靜脈血糖≥7.0 mmol/L和(或)餐后2 h靜脈血糖≥11.1 mmol/L或有明確2型糖尿病史。③血脂異常:總膽固醇(TC)>5.20 mmol/L,三酰甘油(TG)>1.70 mmol/L。④大量飲酒:有長期飲酒史,一般超過5年,折合乙醇量≥40 g/d。⑤肥胖定義為 BMI(kg/m2)>25。
應用SPSS 12.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Logistic(前進法)回歸分析處理相關資料。P<0.05為差異或相關性有統計學意義。
多危險因素與腦卒中的相關性(表1):經Logistic多危因素回歸分析提示,多危險因素中高血壓病為腦卒中最顯著的獨立相關危險因素,其他危險因素依次為2型糖尿病、血脂異常、飲酒和體重指數(BMI)異常。
目前認為EH是引起腦卒中的主要原因[3],而EH的危險因素就是腦卒中的危險因素。流行病學資料表明,鈉鹽攝入過多是EH發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交感神經系統興奮性高好發于易激動者,使EH的風險性增高[4]。脂質代謝異常是動脈粥樣硬化最重要的危險因素。總膽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特別是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或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減低,載脂蛋白A減低和載脂蛋白B增高都被認為是危險因素。本調查中亦發現,BMI的增加也加大了EH發病的風險,BMI越大導致血壓增高、脈壓差增大以及血壓的變異性增加。其原因可能是腹部脂肪大量堆積引起胸式呼吸和循環系統功能發生改變,腹部過度脂肪堆積也間接反映了內臟器官特別是大動脈壁的脂肪堆積,從而導致了大動脈彈性減退等改變,此外脂肪的氧化亦可損傷血管內皮功能以及影響血管壁的彈性,加上脈壓差增大對血管壁的沖擊等因素,BMI增加的患者患腦卒中的危險性明顯增高[5]。

表1 多危險因素與腦卒中Logistic分析變量
因此,適當鍛煉、改變不合理的膳食結構、降低BMI可能對降低腦卒中的發病率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大量飲酒則增加了腦卒中的發病率和危險事件的發生。實驗提示飲酒的大部分益處與紅酒、葡萄酒中的黃酮類有關。可能機制包括增加了抗血小板的活性,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增高,從而減少了內皮素-1的產生,并增加內皮的一氧化氮合酶的表達而促進內皮產生一氧化氮。研究表明通過戒酒,適當的體力活動,合理膳食,控制體重等措施可以減少腦卒中的發生[6-8]。對上述危險因素中可以干預的進行早期干預,如戒酒、適當的體力活動、合理膳食、控制體重。另外,SBP、WHR和鍛煉少與EH腦卒中關聯較密切。因此,有效的降壓治療(尤其是降低SBP)對預防腦卒中的發生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合理使用他汀類調脂藥物等以實現腦卒中的一級、二級預防,從而降低腦卒中的發病率及猝死率。
[1]Jonas BS,Mussolino ME.Symptoms of depression as a prospective risk factor for stroke[J].Psychosom Med,2000,62(4):472-473.
[2]Burke AP,Farb A.Morphological predictors of arterial remodeling in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J].Circulation,2002,105(3):297-303.
[3]Rumberger JA,Breen JF.Coronary calcium,as determined by electron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coronary disease on arteriogram:effect of patient's sex on diagnosis[J].Circulation,2005,91(5):1363-1367.
[4]Qiao JH,Fishbein MC.Calcification of the coronary arteries in the absence of atherosclerotic plaque[J].Mayo Clin Proc,2005,80(6):807-809.
[5]Kurokawa K,Okuda T.Genetic and non-gentic basis of essential hypertension:maladaptation of human civilization to high salt intake[J].Hypertens Res,1998,(21):67-71.
[6]鐘學禮.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精神雜志,1996,29(6):379.
[7]鄭威平.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的綜合康復治療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17):190.
[8]張萬飛.30例腦卒中患者應用腸內營養臨床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6):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