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金銘,馬藝珈
(浙江醫學高等??茖W校,浙江 杭州 310053)
醫學生對朋輩心理輔導的認知及求助意愿的調查與研究
孫金銘,馬藝珈
(浙江醫學高等??茖W校,浙江 杭州 310053)
目的 了解醫學生對朋輩心理輔導的認知狀況與求助意愿。方法 采用自編《醫學生對朋輩心理輔導的認知調查表》,對浙江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和浙江中醫藥大學一、二年級共292名大學生進行調查。結果 大多數醫學生認識到朋輩心理輔導的功能主要是傾訴自己的煩惱和解決一般心理問題,認為有必要設立朋輩心理輔導員,在遇到就業、人際關系、學習等方面的問題時,可以以QQ或面談的方式求助于朋輩心理輔導員,要求朋輩心理輔導員嚴守秘密。結論 在新生中開展朋輩輔導工作更受歡迎。朋輩心理輔導員要肩負起傳播心理健康知識和宣傳學校專業心理咨詢機構的重任。
醫學生;朋輩心理輔導;認知;求助意愿
朋輩心理輔導是指年齡相當者對周圍需要心理輔導的學生和朋友給予心理開導、安慰和支持,提供一種具有心理咨詢功能的幫助,可以理解為非專業心理工作者作為幫助者在從事一種類似心理咨詢的幫助活動[1]。醫學生的課業負擔較一般專業重,其承受的壓力也相對較大?,F通過調查,了解在醫學院校推廣朋輩心理輔導工作的可行性和醫學生對朋輩心理輔導的認知情況,并為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
采用完全隨機訪問法進行調查。由30名經過訓練的學生擔任調查員,在教室、公寓等醫學生集中的場所隨機獲得調查對象。共發放問卷300份,回收298份,回收率99.33%,其中有效問卷292份,有效率97.33%。其中男生50人(17.1%),女生242人(82.9%);年齡 18~25歲,平均年齡(20±2)歲;大一 264人(90.4%),大二26人(8.9%),有2人未填;生源地:大城市14人(4.8%),農村216人(74.0%),縣城62人(21.2%)。
自編《醫學生對朋輩心理輔導的認知調查表》,主要內容包括:醫學生對朋輩心理輔導的功能及作用的認識、愿意接受朋輩心理輔導的比例、影響求助意愿的因素、求助的行為分析。問卷經過初步篩選,使用SPSS軟件對結果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和卡方檢驗。
調查顯示僅有11.5%的醫學生表示知道校心理咨詢室求助熱線,有31.0%的醫學生表示知道校心理咨詢室的地址。表1顯示知曉率的年級差異顯著,知曉率隨著年級的上升而上升,性別差異不顯著。
表1 不同年級和性別的醫學生對本校現有心理咨詢資源的了解程度[n(%)]
在“您是如何知道我校心理咨詢中心信息”這個問題中,排在前3項的答案選項是:心理委員(40.6%)、學校編輯的刊物(27.9%)、講座(27.5%)。表示“未聽說過”的學生僅占3.2%,而在前面的調查中對“咨詢室熱線和地址的知曉率”僅為11.5%和31.0%,學生聽說過卻記不住,這個現象說明心理咨詢室信息傳遞的有效性還要進一步提高。在遇到問題時,醫學生在選擇求助心理咨詢教師或朋輩心理輔導員上的差異不明顯。
醫學生對求助朋輩心理輔導員的態度較為理性,總體來看,表示愿意求助的學生占31.2%,不愿意求助的占22.6%,視情況而定的占46.2%。表2顯示,從性別角度看,男女生求助意愿有顯著性差異;從年級來看,不同年級學生的求助意愿間無顯著性差異。
表2 不同性別和年級的醫學生求助朋輩心理輔導的意愿比較(%)
有82.1%的醫學生認為有必要設立朋輩心理輔導員,17.9%的醫學生認為沒有必要設立。對設立朋輩輔導員持不同態度的學生在聯系朋輩輔導員的意愿上有顯著性差異(χ2=52.182,P=0.017),在認為沒有必要設立朋輩心理輔導員的學生中有60.7%的醫學生不愿意求助于朋輩心理輔導員,而認為有必要設立朋輩心理輔導員的學生僅有14.6%的學生不愿求助。經χ2檢驗,不同性別、年級的醫學生對該項選擇無顯著性差異。
男女生在愿意聯系朋輩心理輔導員的影響因素上有顯著性差異(χ2=20.46,P=0.001),男生排在前 3位的原因是:有問題就會聯系(38.0%)、隱私的問題不愿意告訴認識的人(20.0%)、無聊時就會聯系(16.0%);女生排在前3位的原因是:隱私的問題不愿意告訴認識的人(29.9%)、周圍找不到人可以傾訴(27.0%)、其他原因(19.5%)。
醫學生認為朋輩心理輔導員應具備的品質依次是:“嚴守保密原則”(29.6%)、“真誠”(27.4%)、“有親和力”(19.0%)、“責任心強”(13.9%)、“有較寬的知識面”(6.1%)、“有相關培訓背景”(4.0%)。而“嚴守保密原則”也是心理咨詢的重要原則。
醫學生對朋輩心理輔導員的性別要求表示無所謂的為48.5%,表示愿意選擇異性的為33.1%,表示愿意選擇同性為18.4%。女生持無所謂態度的(55.9%)高于男生(44.1%);選擇同性與選擇異性比較,女生傾向接受同性朋輩輔導員的占24.7%;而男生更愿意(42.9%)選擇異性朋輩輔導員來解決心理困惑。
醫學生對朋輩心理輔導作用的認知較為準確,59.7%的醫學生認為主要作用是“傾訴自己的煩惱”,36.2%的醫學生認為是“促進自己的成長”,4.1%的醫學生認為“解決自己所有的問題”。
有89.1%的醫學生表示遇到問題時求助他人能夠調整自己的心態。對“遇到問題求助他人能否調整心態”的認知直接影響了醫學生對朋輩心理輔導員的求助意愿(χ2=22.662,P=0.001),有55.2%的學生認為“遇到問題時求助他人不能夠調整自己心態”,他們明確表示不愿意求助朋輩心理輔導員。
醫學生在遇到就業問題(30.7%)、人際關系問題(20.5%)、學習問題(18.4%)(P<0.0001)時最有可能會求助朋輩輔導員,然后依次是挫折壓力問題、感情問題、性問題。有11.6%的學生選擇“其他”,主要是世界觀、人生觀、人生目的意義等。
在“應對壓力、問題的方式”的項目中,性別和年級的選擇具有顯著性差異。從性別看(χ2=17.53,P=0.008),男生主要選擇獨自面對問題(48%),選擇告訴同學和同齡親屬的男生占38%;女生主要選擇告訴同學(37.2%),選擇告訴同學和同齡親屬的女生占 45.1%;從年級來看(χ2=12.17,P=0.04),大一共有121人(45.8%),大二共有7人(26.9%)的醫學生在遇到問題時選擇告訴同學和同齡親屬的方式來應對問題。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在“應對壓力、問題的方式”上,有48%的男生選擇獨自面對問題,而又有46%的男生表示愿意求助朋輩心理輔導員,這個矛盾現象的原因值得進一步研究。
表3 不同性別、年級醫學生應對壓力、問題的方式統計[n(%)]
在“希望以哪種方式獲得朋輩的幫助”的項目中(見表4),有47.5%的醫學生選擇用QQ聯系的方式,有24.3%的醫學生選擇面談方式,其他均不超過10%。經過χ2檢驗,不同性別、年級的學生對該問題的答案的選擇率均無顯著性差異。
表4 遇到不同問題的求助者在求助方式上選擇差異的統計[n(%)]
據《浙江日報》的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調查報告顯示,在遇到心理困惑時,有52.1%的大學生選擇找朋友傾訴。這說明同齡人之間的幫助是符合大學生的實際心理特點的。從調查來看,絕大多數的醫學生是認同朋輩心理輔導的功能和作用的,認為能傾訴自己的煩惱和促進自己的成長。醫學生對是否愿意求助朋輩心理輔導員的態度比較理性,多認為要看具體情況再決定是否求助,但大部分人認為有必要設立朋輩心理輔導員。醫學生不愿意求助朋輩心理輔導員的主要原因是不習慣這種方式,朋輩心理輔導在我國推廣時間不長,醫學生缺少切身體驗而不習慣是正常的。
同齡人之間的交往不同于師長的說教,同齡人更能觸及學生內心的實際問題,其影響的效果往往好于師長教育。為使新生在入學初期克服一系列不適應的困難,幫助他們盡快適應大學生活,在大一新生中開展朋輩心理輔導工作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能滿足廣大新生的需要。
從調查中發現,由于朋輩心理輔導人員都是學生,需要在保密性方面應引起重視,在性別方面合理配置。朋輩心理輔導的工作內涵是十分豐富的,它不僅僅接受醫學生的求助,更應肩負著宣傳學校心理咨詢室和傳播心理健康知識的重任。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載體應該更加豐富多彩,在實際工作中要盡可能地以多種方式開展,盡可能地滿足不同求助者的需求。
[1]祝秀香,陳慶.加強朋輩心理輔導工作,完善大學生心理援助體系[J].中國高教研究,2006,10:25.
[2]文秋林.校園朋輩心理輔導的理論思考與實踐探索[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06,16(6):35~37.
[3]Ruth H,Fris Z.multicultural peer counseling:counseling the multicul2tural student[J].Journal of Adolescence,1999,22:42~44.
[4]Carolyn S,Malchodi RN,Cheryl Oncken,et al.the effects of peer coun2seling on smoking cessation and reduction[J].Obstetrics&gynecology,2003,101(3):168~170.
[5]黃艷蘋.大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朋輩心理輔導[J].科技資訊,2007,12:238~239.
[6]劉時勇.關于開展大學生朋輩心理互助問題的思考[J].高等農業教育,2007,11:29~30.
G526.5
B
1671-1246(2010)24-0084-03
本文系浙江醫學高等??茖W校2010年度黨建研究資助課題“構建以學生公寓為載體的心理危機干預體系與運行機制的研究——以浙江濱江高教園區為例”的研究成果之一(DJ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