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龐祥海
檢察資源整合與一體化機制研究
文◎龐祥海*

系統論原理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處在一個系統之中,受這個系統力場的影響,與其他事物相互作用,按照一定的規律運行。檢察資源整合,就是按照系統論原理和法制統一精神,準確把握檢察機關在憲法體制中的定位,充分發揮檢察機關的政治體制優勢、司法體制優勢、檢察體制優勢,完善檢察工作機制,凝聚整體合力,實現執法效能的最大化。承德檢察實踐表明,檢察資源整合對于提高司法效率,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具有重要推動作用。本文就檢察資源整合架構與機制建設問題作一探析。
從檢察資源整合的含義看,它具有五個方面特征:一是主體性。在檢察資源整合中,檢察機關是主體,通過優化職能配置,突出檢察工作主題,落實檢察工作總體要求,維護憲法和法律統一正確實施。二是系統性。從國家政權架構看,檢察機關隸屬黨委系統、司法系統,必須嚴格遵循所在系統的共性規則。三是整合性。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公安、檢察、審判機關工作關系是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根據有關規定,不同的執法權都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和排他性,這是保證正確執法的必然要求。但在實際執法過程中,還或多或少地存在規定過于原則造成銜接脫節、各自為戰造成力量分散、利益驅動造成執法偏離等與法治精神相悖的問題。檢察資源整合能夠有效凝集力量,形成整體合力。四是法治性。檢察資源整合,必須在法律政策規定的框架內,嚴格依法依規運行。五是創新性。檢察資源整合,對內充分體現了整體性、統一性、協調性的檢察工作基本規律,對外應當本著謙抑、協商與合作的精神,創新工作機制,整合相關資源,增強檢察工作的科學性。
按照檢察機關所在系統分類,檢察資源整合可分為三個層次:其一,在檢察層面,實行檢察一體化。這是檢察資源整合的基礎。檢察一體是大陸法系檢察機關的重要組織原則,就外部關系而言,檢察一體原則強調檢察機關整體的獨立性;就內部關系而言,檢察一體原則調整上下級檢察機關之間關系,以及同一級檢察機關內部上下級檢察官之間的關系,實行上級檢察院領導下級檢察院和檢察長負責制。領導體制決定檢察系統必須統一意志、統一標準、統一行動,成為和諧高效的檢察統一體。其二,在司法層面,深化司法一體化。這是檢察資源整合的方向。檢察機關隸屬司法系統,是司法一體化機制建設的重要力量。應在黨委的領導下,整合司法資源,實現司法力度相當、司法標準一致、司法效果統一的目標,這也是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有效途徑。其三,在執法層面,對接執法一體化。這是檢察資源整合的依托。檢察機關與行政執法機關是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在保障法律法規正確實施目標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是執法一體化建設的有力推動者。通過履行檢察監督職能,加強對行政執法機關的監督,用法律監督權凝聚行政執法權,以監督行政執法推進依法行政的一體化機制,實現執法成效的最大化,是促進依法行政的迫切需要。
檢察資源整合應當把握三個原則:一是有利于加強黨對檢察工作的領導。我國的憲法體制規定,檢察機關在黨的領導下,依法獨立行使檢察權。黨的領導是檢察機關最大的政治資源和基本的工作原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并不斷加強。只有這樣,檢察工作才有旺盛的生命力。二是有利于檢察機關依法獨立行使檢察權。以強化法律監督為基本訴求,增強法律監督的實際效果。三是有利于實現執法效果的有機統一。服務大局是執法機關的重要使命,當前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是最大的大局,檢察資源整合要有助于服務大局,有助于為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檢察一體化改革涉及檢察機關的組織發展戰略問題,需要若干機制支撐,保證檢察權有效運作。高檢院有宏觀政策指導,各地檢察機關進行了有益的探索與實踐。檢察一體化改革應著力強化領導體制,完善檢察工作機制。
(一)以落實領導體制為主線,強化上級檢察院的領導權威。首先,加強政策上的統一領導。一方面,主動爭取黨委的領導,充分發揮黨委政策的導向性、強制性和規范性作用,解決檢察機關面臨的政策環境、執法環境、檢務保障等瓶頸問題;另一方面,充分發揮上級院黨組和檢察委員會政策指導作用,著力解決規范執法與科學發展兩大問題。其次,加強下級院領導干部的統一協管。在檢察系統形成上下級院干部雙向交流制度,嚴格擬任領導干部法律專業化標準,推動專家型領導班子建設。在領導干部管理中,一個突出的問題是行政化管理傾向。科級干部52周歲、處級干部55周歲“一刀切”內退,一方面檢察人員緊缺問題嚴重,一方面造成資深檢察官資源流失。承德市檢察院實行高級檢察官重大工程預防專員制度,作為一種補救措施,初步激活了這部分人力資源。第三,加強檢務保障上的統一領導。推進檢察經費保障體制改革,建立健全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基層檢察經費正常增長機制。按照循序漸進原則,采取“統一規劃、分散購置、統一調配使用”方式,確保資源優化配置。這一點,在經濟相對欠發達地區尤為必要。
(二)以實行精細化管理為保證,強化檢察工作的司法屬性。檢察權具有司法性、監督性、人民性,必須嚴格遵循司法工作規律和法治精神,摒棄行政化管理傾向,實行精細化管理。把目標管理置于首位,統一執法導向。實行查辦職務犯罪立案公訴率和有罪判決率 “雙百”目標管理,落實精確打擊要求,用辦案的高質量贏得司法誠信度;實行辦案零事故、當事人零上訪和干警零違紀目標管理,落實從嚴治警要求,用檢察官的高素質贏得社會公信度、公認度與和諧度。把規范管理置于核心地位,統一執法尺度。按照高檢院《人民檢察院規范化管理體系指導性標準》要求,逐步形成檢察機關規范化管理的行業標準。制定統一的公訴工作操作規程、職務犯罪案件偵查工作規程、控告申訴案件首辦責任制以及檢務督察、檢務公開等有關規則規定,加強檢察業務工作的規范化建設。把質量管理置于重要地位,統一執法考核。按照司法規律和檢察業務工作規律,科學確定各項檢察業務工作的考評指標體系,確立正確的考評導向,建立健全執法績效綜合評估和考核體系。承德市院通過制定226條五大監督工作規程、100條檢察委員會工作規范,形成系統的管理框架,促進了嚴格執法。
(三)以檢察業務建設為中心,強化偵查一體化機制建設。在“三位一體”的檢察工作布局中,檢察業務居于主導地位。而在各項檢察業務中,某種程度上偵查工作居于核心地位,對其他業務具有一定的輻射和帶動作用。實行偵查一體化機制,是落實檢察一體化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適應了職務犯罪偵查模式的轉變,為單一偵查模式向整體偵查模式轉變提供了現實基礎。相對而言,偵查一體化改革易于整合檢察資源,迅速形成整體工作合力。實行偵查一體化,要充分發揮上級院偵查指揮中心功能,發揮偵查協作機制功能,發揮偵查人才庫作用,提高偵查組織指揮能力,發現和證明犯罪能力,運用法律與政策審訊突破能力和防范翻供翻證能力。實行偵查一體化,要把握“整合、統一”等基本內核:整合信息資源,實行大要案件線索統一管理;整合警力資源,實行偵查人員統一調配;整合物力資源,實行偵查裝備統一調配;整合內部資源,實行部門配合統一協調;整合管理資源,實行大要案偵查統一指揮。當前,在建立三級偵查人才庫時,應加大鑒定、訊問、搜查等方面專家人才的引進或培養,解決高端人才緊缺問題,形成厚實的人才梯隊和強大的技偵力量。同時,建立偵防一體化機制,落實公訴引導偵查工作機制,推行主訴主辦檢察官辦案責任制,通過以上改革,強化領導體制,增強檢察活力。
在黨委的領導下,檢察機關在司法機關互相配合、互相制約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中,在對行政執法實際監督工作中,具有法律監督的獨特地位。一方面,把強化司法權的監督制約作為推進司法一體化的基礎,把和諧監督方式與剛性監督目標作為推進執法一體化的手段,逐步完善協作配合工作機制,形成更大范圍的整體工作合力,對于促進公正高效權威的司法改革,增強執法公信力具有重要意義。另一方面,檢察工作離不開社會各方面的支撐,只有充分挖掘社會資源,依靠社會力量,才能有效地促進司法效率。推進司法與執法一體化,應著眼以下機制的建立和完善。
(一)建立司法標準信息共享系統。公、檢、法、司處于不同的執法訴訟環節,制定相關案件辦理標準,對于統一執法尺度、促進嚴格公正執法具有重要作用。檢察機關應重點制定刑事案件審查批捕標準、刑事案件提起公訴標準、刑事案件抗訴標準和民事行政案件抗訴標準,對公安機關移送的提請批捕、提起公訴案件予以引導,對法院審判也起到間接的“審判建議”作用。當然,檢察機關也要深入研究公安、法院的辦案標準,在嚴格執法的前提下,凝聚更多的共識。當前,特別要嚴格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把握“濟嚴”和“濟寬”兩個點,解決該重不重、該輕不輕的問題。現在有一種傾向,從偵查到審判,認為寬嚴相濟就是從輕,事實上,一味從輕難以取得預期社會治安效果。應當寬嚴適度,該寬則寬,當嚴則嚴,充分發揮刑法的打擊功能,嚴厲懲治嚴重刑事犯罪。
(二)建立執法與司法相銜接機制。檢察機關與行政執法機關處于不同的系統,依據有關法律法規的原則規定建立工作關系。建立檢察機關司法與行政機關執法相銜接工作機制,對于強化監督與配合,增強執法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可通過聯合制定文件,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借助預防指導委員會的平臺,進一步完善刑事案件線索移送、重大疑難司法案件會商會診、重大經濟案件聯合查辦、重大信訪案件聯合處置等協調聯動長效機制,實現司法與執法的優勢互補。建立執法監管網絡,實行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監督模式,將監督鏈條前移延伸,形成刑檢監督介入、執行監督接續、職務犯罪偵查監督跟進的監管網絡,實現無縫隙不間斷監督。
(三)建立配合法律監督長效機制。履行監督與配合監督是實現執法一體化的一體兩面,履行監督是檢察機關的法定職責,配合監督是要引導被監督機關全面履行被監督的各項義務。建立監督與被監督的長效機制,要以溝通為前提、預防為載體、協作為主體,強化執法情況通報、回饋查辦結果、移交刑事案件等機制,形成對行政執法權的監督制約。檢察機關在有效監督行政執法權的基礎上,要深入行業單位調查權力運行的潛規則,掌握權力運作中形成的利益共同體,強化訴訟監督,不斷規范依法行政,促進依法執政。
(四)推行和諧司法監督機制。實行法律監督說理機制,是提高監督效能的有效方法,對于促進法治和諧、形成執法合力具有重要作用。要拓展檢察建議的使用范圍,深化法律文書說理改革,在立案監督、偵查監督、審判監督、民行監督和執行監督中運用說理方式,增強監督功能。運用信息化促進和諧監督,包括職務犯罪偵查全程錄音錄像、示證系統、審訊及監管場所監控等手段,提高監督的說服力和效率。需要明確的是,和諧司法監督重在監督,重在擴大監督效果,絕不能為了追求部門之間所謂的“和諧”,而弱化監督甚至放棄監督職能。
(五)加強專項工作協作配合。查辦涉農職務犯罪、查辦破壞能源資源瀆職侵權犯罪是高檢院組織開展的兩個專項工作,有很強的針對性。檢察機關要堅持統籌兼顧方法,找準法律監督與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結合點,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結合點,與保障改善民生的結合點,發揮法律監督綜合功能,實現法律監督綜合效果。與公安、審計、工商、稅務等職能部門加強協作,將監督觸角擴展到資源、金融、管理等部門,監督范圍擴展到拆違、節能減排、礦山開發等項目,把經濟運行當中、市場非規范競爭當中的潛規則揭露出來,能查得出防得住,以整體合力綜合整治能源資源和生態環境經濟管理秩序,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組建“農村工作隊”,深入到鄉鎮和重點村宣傳法制、接受信訪、受理舉報、查辦案件,全力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承德市院專門設立了“經濟犯罪偵查監督處”,在全省是首例,對涉稅、涉礦等重大經濟案件重點監督,收到“突破一線、監督一片”的良好法律效果。
必須看到,檢察資源整合涉及到權力分配、資源調配、機制建設諸方面,以及由此產生的一些利益沖突。雖然檢察一體化、偵查一體化等在實踐中大量運用,但還沒有上升到法律規定的層面。檢察工作重在監督,監督工作重在實效。只要對深化檢察改革、強化法律監督有利的事情,就有必要深入研究和實踐。
*河北省承德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06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