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濱
大 企業通常都扮演一國或地區經濟的穩定器。在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進程中,沒有大型企業(包含龍頭企業)是很難想象的。大企業在整個經濟系統中具有一種特定的結構功能,對區域競爭模式演進、突破結構瓶頸等方面有著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
在制造業仍舊在經濟結構中唱主角的當下,浙江擁有一批工業龍頭企業在過去兩年的國際金融危機中“維穩”浙江經濟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也將在接下來的“十二五”期間作為浙江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提升創新動力的“急先鋒”而發揮不可或缺的引領作用。在此,筆者就結合浙江146家工業行業龍頭企業轉型升級研究報告做出一些思考。
企業從產值和市場規模的角度,可方便地區分為大、中、小三類,但分類是比較靜態的,更是相對的。浙江龍頭企業與規模龐大的央企和跨國企業相比,就成了中型甚至小型企業,而與省內星羅棋布的微型民營企業對照,又成了名副其實的大企業。此類雙重性決定了浙江省內的龍頭企業事實上處于經濟生態系統中企業梯隊的“夾心層”。如果說大企業是經濟系統的脊梁、小企業是經濟系統的肌肉,那么浙江龍頭企業處于骨肉相連的狀態,既要力爭形成大企業的競爭優勢,又要保持小企業的靈活與高效。
浙江龍頭企業發展需融合大企業與小企業兩方面的特有優勢,換位思考而前進。不可否認,擁有獨到的見解或獨特的技術是大企業走向成功的關鍵路徑,也只有財力雄厚的大企業可以投巨資研發新技術、新產品。調查表明,浙江的工業龍頭企業已經越來越注重自主創新和新產品開發,對技術的研發投入也日益加大,但要說建立起明顯的技術或產品優勢,還為時尚早,這往往是最難做到的。舒爾茨對此如是解釋,“如果你能豎起一座屏障擋住許多競爭者冒出來在你立足之前搶走你的市場,你的成功機會就大大提高了”。鑒于浙江龍頭企業所處“夾心層”的現狀,適當從小企業的角度進行換位思考,可能會對自身的新技術或新產品開發有所裨益。
央企或者更大的跨國企業想要邁大步子是十分艱難的。原因在于他們往往憑借先發優勢采取比較保守的發展策略,不善于接受挑戰,并且大企業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浙江龍頭企業與此類企業競爭時,必定要掌握兩個秘訣:一是利用自身相對小而靈活的特點,迅捷地“偷襲”對手的薄弱領域,不讓他們有喘息的機會。就好像兔子也可以逃脫狐貍的掌心,其更勝一籌的是弓起后腿,再跳出去進行更有力地反撲。二是避免迎頭正面硬碰硬。舉例來說,如果一個小零售商,想與超市巨霸沃爾瑪競爭,必須出奇制勝,再沿著大企業走過的路而行顯然不可能有什么作為。浙江龍頭企業在新技術和新產品開發方面,應該對現存的和潛在的競爭以及主要競爭者都在做什么有一個較清晰的了解,然后結合上述兩條路徑思考怎樣才能做得與眾不同。另一方面,浙江工業龍頭企業與微型企業競爭時,應該認真做好售后服務,尤其是制造業企業更是如此。畢竟相比之下,微型企業有更多親自收錢、找錢,與客戶面對面接觸的機會,上門服務也更及時。

為了更快更好滿足新的市場需求,浙江工業行業龍頭企業應該采用主體繼承、局部創新的創新思路,更理智地參與市場競爭
浙江146家工業行業龍頭企業轉型升級研究報告顯示,為數不少的龍頭企業正基于整體研發能力或某核心環節的研發能力進行產品系列升級,以及跨產業、跨行業的整合式發展。這表明,接下來很長一段時期,將是眾多龍頭企業以“研發”為核心進行市場競爭的階段。
當今時代,供過于求、同質化競爭似乎成為一些行業的常態,但創新卻是所有行業永恒的主題。創新意味著利潤,意味著企業長久的生命力,而跟隨戰略一般意味著低價和價格戰,意味著企業運作的“疲于奔命”。企業需要在創新競爭中鍛煉成長,而研發是創新戰略的第一站,是產品創新的源頭,也是創新工作的主戰場。盡管全球經濟整體仍處于衰退期,但值得注意的是,曾經從創新中獲益最多的企業正在采取幾乎一致的做法。在這些企業中,擅于研發的企業公司將這次經濟衰退看作是產品研發升級的機會,更多公司正在增加產品研發預算、擴大研發活動以及轉向更長期、風險更高的項目。對浙江工業行業龍頭企業來說,這種機遇不能錯過,在微型企業退出市場的時候,反而是大企業順勢擴張的時機。
浙江工業行業龍頭企業在進行產品創新時,尤其需要借助可行性分析,提升研發的成功機率,減少研發的沉默成本。市場需求方面,檢驗商業可行性的結果將證實新產品或服務是否會有市場,顧客是否愿意購買你的新產品或接受你的服務,他們對即將研發的新產品或服務究竟有多大的需求,以及幫助企業形成一定的贏利預期。在此基礎上,企業再必須檢查是否有足夠的能力支持新產品的開發。這些能力包括技術研發能力、成本投入能力、經營網絡能力等。舉例來說,如果企業只熟悉低檔市場,那么新產品定位最好定位在低檔范圍,否則,不僅會造成原有資源的浪費,開發新的商業網絡也需要雄厚的資本,企業將不堪負擔。
開發戰略方面,就浙江當下的工業行業龍頭企業而言,不宜選擇全新型新產品開發戰略。它需要企業擁有雄厚的技術基礎,投入大量資金,同時花費時間長,企業承擔的市場風險比較大。調查表明,全新產品在新產品中只占10%左右,一般只有大型企業或特大型企業在實行“產學研”聯合開發工程的條件下,企業才能仿效。短期內,換代型新產品開發戰略、改進型新產品開發戰略更適合浙江工業行業龍頭企業,只需投入較少的資金,費時不長,就能改造原有產品,使之具有新功能,滿足顧客新需要。以此研發的產品獲取的利潤,提取一部分再投入到長期的核心技術研發中去,循環往復,更為適宜。
歸根結底,研發本是企業的一種市場行為,是一項重大的投資決策。為了更快更好滿足新的市場需求,提高投資收益率,浙江工業行業龍頭企業應該采用主體繼承、局部創新的創新思路,更理智地參與市場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