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藥監順義分局會同衛生等部門聯合執法,打擊黑診所、黑藥店

▲藥監昌平分局稽查人員對違法經營的藥品進行沒收
在北京市的一些城鄉結合部及外來務工人員聚居的地方,暗藏著龐大的黑診所、黑藥店網絡。這些黑診所、黑藥店就像寄生在社會健康肌體上的毒瘤,不僅嚴重擾亂了醫療市場秩序,而且滋生了數不勝數的醫療事故——每年都有大量鮮活的生命在黑診所中逝去。于是乎,打擊黑診所、黑藥店被北京市政府列為2009 年為市民辦的57 件實事之一,北京市藥品監督管理局為此全力以赴,將打擊黑診所、黑藥店作為一項常態工作重點來抓。在過去的一年中,黑診所、黑藥店接二連三地遭到打擊,不斷被取締,首都的藥品市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凈化,市民無不拍手稱贊。本刊記者曾多次隨同各分局執法人員奔赴打黑一線,親眼見證了一起起打黑經過……
2009 年11 月18 日7 時30 分,這時的北京寒意襲人,北京市藥監局豐臺分局的執法人員在接到豐臺區南苑鄉信息員的舉報后,沒顧得上吃早飯就迅速聯系南苑鄉政府與豐臺區衛生監督所啟動了這次稽查行動。在南苑鄉衛生科工作人員的帶領下,于盤根錯節的狹窄胡同中七拐八拐之后終于在一家“牙科診所”門前停了下來。車剛一停穩,執法人員便迅速沖了出去。根據以往的經驗,若不及時控制出入口,診所老板很快就會溜掉。這是一間20 平米左右的屋子,里邊2/3 的面積被當成了起居室,剩下1/3 的外屋就是診室:一個破舊的柜子里隨意擺放著牙科治療所用的窺鏡、鑷子、裝在臟兮兮的礦泉水瓶內的碘酒、有些發黃的散落著的脫脂棉、沾滿灰塵的鑲牙模具、一個被充當牙科診療床的已經看不出顏色的舊沙發,一臺幾近古董的老舊洗牙機,僅此而已。

▲藥監房山分局稽查人員正在查抄違法藥品
店主是一對年輕的夫婦,正在里屋吃著早飯,突然看到執法人員不期而至,面露惶恐。執法人員要求其出示相關證件,男店主定了定神稱:“剛剛接下這個診所,還沒來得及辦理有關證件,也沒有給人看過病。”話音剛落,一名年輕女子急匆匆地闖了進來,執法人員立即上前阻止她說:“這是黑診所,請到正規醫院去看病吧。”孰料這名女子卻說:“我是來退錢的。”原來,這名女子的父親前幾天因為牙疼得厲害,到這家診所來看,店主先是給打了一針“進口麻醉藥”,然后說有半顆牙壞掉了,讓牙不疼的時候來補,并讓預交200 塊錢的費用。女子不放心,討價還價后交了100 塊。可是他父親的牙疼卻絲毫沒有減輕,所以也一直沒來作補牙的治療。今天她剛好路過這里,看到很多執法人員在里面,料到是診所出問題了,于是趕緊過來退錢。執法人員讓店主把“進口麻醉藥”拿出來看看,店主支支吾吾說不出個所以然,這時一名執法人員在床底的一個鞋盒里找到了所謂的“進口麻醉藥”:是一種既沒有生產廠商,又沒有生產日期和有效期等標識的腎上腺素——典型的“三無藥品”。經查,這家牙科診所沒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和《藥品經營許可證》,店主沒有執業醫師證,藥械也沒有進貨憑證。因為是初犯,執法人員對店主進行批評教育后將這家黑診所依法取締,并對藥品查封扣押。
2009 年某日的晚上9 點,正是家家戶戶飯后茶余圍坐在一起享受溫馨的時刻,北京市藥監局房山分局的執法人員卻整裝待發。在蜿蜒的山路上驅車兩個多小時后終于到了史家營鄉秋林鋪村。到達漆黑一片的村口后,汽車已無法通過狹窄的羊腸小道。執法人員迅速下車,兵分兩路,直奔位于村口西側和村子中部的兩家亮著燈光的門面房。村口的這一家門窗上赫然貼有“打針、輸液”的標識,推開屋門,黑暗狹小的空間臟亂不堪,店主正蹺著腿看電視,看到執法人員后慌忙起身、滿臉驚慌。沙發上,一個年輕民工正在輸液,瞇著眼睛昏昏欲睡。經執法人員現場核實,該診所是一家不具備《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黑診所”,分局執法人員當場張貼了違法行為告知書并對其非法行醫賣藥行為進行處罰。
而位于村中的這一家則是間陳設簡陋的“藥店”,門口懸掛著寫有“健友康藥店”字樣的招牌,屋內簡單擺放著兩個藥品柜臺,存放有40 余種200 余盒藥品,同時,店內設有輸液架,并掛有注射液。店主辯稱沒給外人輸過液,只是幫幾個相熟的老鄉輸過幾次。在現場檢查中,不僅查到了過期藥品、假冒藥品,而且還有相當數量的注射液。由于該藥店無法提供《藥品經營許可證》,所購藥品無任何資質票據,分局執法人員當即責令其停止違法銷售藥品的行為,并對其庫存藥品予以查封扣押。
2009 年3 月24 日,北京市藥監局石景山分局接到舉報:一名患者在石景山轄區某醫院的康復理療科購買了2 瓶接骨膠囊,藥品由自稱馮大夫的人直接提供,所開單據為做理療用的《檢查治療收費單》。患者服了以后不僅沒有治好病,還出現了全身麻木的癥狀,遂懷疑藥品質量有問題。分局執法人員立即部署,決定分兩組出發,第一組到舉報人處取得藥品樣本,第二組直奔涉藥醫院進行檢查。該醫院康復理療科桌子上的一張藥品說明書引起了執法人員的注意:接骨膠囊,2008 年11 月生產,北京市某區中西醫結合醫院制劑,北京某制藥有限公司加工。而執法人員很清楚該醫院并沒有取得《醫療機構制劑許可證》,也沒有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于調劑使用制劑的批件,因此該醫院沒有使用制劑的資格。經過一番查找,終于在該科室的柜子里發現了6 瓶接骨膠囊。面對這種情況,院方負責人表示并不知情,馮大夫也一直強調接骨膠囊是自己服用,從來沒有賣過。執法人員在對醫院藥房、庫房及相關科室進行檢查后,也沒有找到接骨膠囊的進銷存記錄。然而就在這時,執法人員卻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康復理療科成立一年多來,接收的符合理療條件的病例并不多,卻開出了大量的《檢查治療收費單》,明顯不成比例。通過對院方負責人的調查了解到,所謂的馮大夫并不是這家醫院的正式醫生,與醫院是合作關系,康復理療科的設備由馮大夫提供,所得收入與醫院分成,馮大夫不具備醫師資質,并沒有給人開藥的權利。“我真的沒有賣藥,接骨膠囊是我自己吃的,這里還有我腳扭傷時拍的X 光片,”就在馮大夫一臉無辜地為自己狡辯的時候,第一組執法人員順利從舉報人手中取得了2 瓶接骨膠囊樣品和《檢查治療收費單》,然后迅速趕到了醫院。在大量的人證物證面前,馮大夫不得不承認違法事實:“接骨膠囊確實是我私自賣的,醫院做理療的病人太少,我為了多拿提成,背著醫院給病人開藥,開成做理療的《檢查治療收費單》。”

▲藥監延慶分局稽查人員正在查抄違法經營的藥品
執法人員在認真檢查了這幾瓶接骨膠囊后,又發現了一個疑點,舉報人的藥批文號是“京衛藥制加字〔106〕第F-598 號”,這是一個過期的批準文號,在2005 年國家局統一換發制劑批準文號后就已經淘汰了,正規醫院的制劑不可能存在這樣的低級錯誤。難道是假藥?執法人員提高了警覺,并大膽的設想,馮大夫背后可能存在一個生產假藥的黑窩點。憑著多年的稽查經驗,執法人員耐心地從馮大夫的談話中尋找任何可能的蛛絲馬跡。執法人員心里清楚,時機稍縱即逝,一個疏忽,可能使馮大夫及其背后的黑窩點逃之夭夭。經過近5 個小時的交鋒,馮大夫始終不能自圓其說,最終在藥監執法人員強大的攻勢下承認了自己在家中制作假藥的全部違法事實。此時已經是深夜11 點,執法人員不顧勞頓,立即驅車趕赴馮大夫的家中。當房門打開時,一股刺鼻的藥味兒迎面撲來,執法人員被眼前的場景震驚了:桌子上堆放著大量的散裝膠囊和空藥瓶,一臺粉碎機中裝滿了藥粉,房間的角落里堆放了一箱箱包裝好的中成藥:活血養骨丸、活血通痹丸、接骨膠囊……執法人員進行了細致的檢查和清點,旅行包中的藥品包裝標簽和說明書、抽屜中的日期戳、洗衣機中的直熱式印碼機、木桶中的發霉藥粉均被逐一登記后查封扣押。經進一步調查,參與制作假藥的還有馮大夫的丈夫宋某,宋某曾在北京市某區中西醫結合醫院打工,在醫院清理庫房時偷偷將準備銷毀的藥品標簽和說明書運回家中,又從外地購得藥品包裝盒和中藥,在家中進行加工,自己加蓋生產日期和批號,由馮大夫在租到的醫院科室里銷售。

▲藥監豐臺分局稽查人員查獲的違法經營藥品

12 月的一個清晨,藥監門頭溝分局接到一位黑龍江的七旬老人打來的電話,稱:“他輕信了互聯網上的虛假宣傳,郵購了宣稱可以治愈‘糖尿病’的假藥,花了不少錢,身體卻每況愈下。”稽查人員根據舉報人購買的藥品名稱查到了進行違法宣稱的網站,上面的聯系地址是編造的門頭溝區的地址,聯系電話是小靈通號碼,可是他們并不接受上門購藥,只能郵寄,于是稽查戰士就在城區的幾處郵局外圍“守株待兔”。功夫不負有心人,在蹲守的第8 天傍晚時分,郵局即將下班,忽然一輛嶄新的紅色本田轎車停下,從車上走出1 名中年男子,向四周警覺地觀望了一下,從后備箱拿出一個小牛皮紙箱,進了郵局。憑著長期戰斗在一線的敏銳感覺,稽查人員對這個人產生了高度懷疑。為了不打草驚蛇,執法人員沒有貿然跟進,而是裝作路過,不時趁機向里面觀察。紙箱打開了,郵局工作人員從箱子里拿出東西正在查看,機警的稽查戰士一眼就發現這正是網站上看到的假藥包裝盒,于是立即到隱蔽位置將情況向領導匯報。領導指示他們繼續跟蹤車輛,但千萬不可暴露自己,要放長線釣大魚。經過艱苦的跟蹤調查,違法者經常出沒的幾處場所開始逐個浮出水面,暴露的違法嫌疑人的數量也增加至多人,可以肯定他們是有組織的作案團伙。但要抓住嫌疑人違法的實質證據,例如違法所得、生產窩點等僅憑藥監人員的力量和權限是無法實現的,還要會同公安部門聯合執法。后通過藥監部門提供的車輛和犯罪嫌疑人的信息,公安局很快查明了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到郵局、銀行、電信等多部門調查取證后,初步認定當事人的行為違反了《刑法》的規定,涉案金額巨大,達到追訴標準,已構成犯罪。于是,藥監和公安的同志在一起精心策劃了抓捕工作,設計出嚴謹細致的工作方案,一舉搗毀了5 個制售假藥的黑窩點,抓捕了8 名湖北天門籍制售假藥的犯罪嫌疑人。
制假現場就設在嫌疑人租住的居民樓里,非常隱蔽。記者看到,租住房內一片狼藉,簡直沒有下腳的地方:假藥及制假工具、制假藥的粉劑、化工原料、假藥包裝盒、說明書、標簽等隨處可見,嫌疑人的臭襪子、鞋和臟衣服就隨意放在藥品盒上,屋里到處是塵土和煙頭,房間里有十余部小靈通手機和幾十張電話卡,骯臟的環境不堪入目。就是在這種環境中,犯罪分子每天將大量假藥寄往全國各地,2 元一瓶的藥粉,經過精美的包裝、通過在互聯網上隨意夸大宣傳,就以每瓶60 元到80 元的價格出售。稽查戰士及時對在各個黑窩點查獲的幾十種藥品進行抽樣送檢,反復與公安局、藥檢所、市局聯系溝通,及時取得了假藥傷害鑒定報告,檢察院據此及時批捕了制售假藥的犯罪嫌疑人。
在過去的一年中,藥監部門的“打黑”行動一直在繼續!捷報頻傳,戰果累累:昌平分局充分發揮三級監督網作用,積極落實“藥品安全地方政府負總責”的工作機制,堅持每周至少一次集中“打黑”行動,取締違法經營藥品場所269 個,沒收藥品2400 余種,折合人民幣55300 元。延慶分局利用執法宣傳,努力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動用一切力量,挖掘案源,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的開展了“打黑”各項工作,查處違法行為21 起,查獲違法經營藥品折合人民幣共計58613.60 元。順義分局充分利用歷史積淀下來的合作機制,發揮各部門打黑援手作用,牽頭組織衛生、工商、公安、城管、邊防檢查站、市場管理中心、流動人口管理等多個部門,共同研究、預測轄區市場涉黑總體情況,部門間形成了責任共擔、聯動配合、匯聚資源的監管態勢,始終保持嚴打高壓勢頭,依法取締黑保健品店25 戶,黑診所83 戶,查扣違法經營使用的藥械和保健品20 多萬元。朝陽分局靈活運用“一個中心、兩記重拳、三支隊伍、四張網絡”的奧運機制,構建了“一隊四網”的立體打黑體系,重拳出擊,查處252 家無證經營藥品的成人保健店、4 家超范圍經營藥店,取締34 家黑診所、1 家黑藥店。大興分局在一次例行執法時在本轄區某居民區的一單元房內發現了大量的 “降糖通脈片”,藥品總量9268 盒,共計278544 片;同時查獲大量銷售單據,銷售單據顯示的藥品銷售收入共計人民幣1236730.18 元。

▲藥監豐臺分局稽查人員在執法
……
在未來的日子里,這樣的打黑仍將繼續!首都的藥監衛士們將永遠牢記維護人民群眾用藥安全的神圣監管使命,一如既往地辛勤耕耘,一如既往地沖鋒陷陣,一如既往地為廣大市民的生命健康筑就一道道堅實可靠的屏障!讓人們永遠銘記——吃北京藥放心,在北京吃藥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