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首先說明《應用文寫作》教學的意義和作用,隨后針對高職《應用文寫作》的誤區,結合教學實踐,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首先要讓學生確立學好應用文的目標,并根據自身情況制定階段性計劃。在教學過程中,引入豐富的案例,加強理論與實際的聯系,提高綜合運用所學理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師生的交互影響,做到教學相長。
【關鍵詞】應用文寫作 教學實踐 目標 案例
一、《應用文寫作》教學的意義和作用
所謂應用文,是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人民群眾在日常工作、生產和學習中為處理公私事務,溝通信息而使用的具有直接實用價值和慣用格式的一種文書。
應用文是管理國家、處理政務、傳遞信息、組織生產、推廣成果、發展科學,以及人們在社會交往、思想交流中使用的重要工具。因此,學習和掌握好應用文書,已成為人們從事社會各種活動所必須具備的基本功。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經濟體制的過渡和公務員制度的逐步實施,應用文寫作的地位越來越凸顯,在這種形勢下,高校的應用文寫作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 高職《應用文寫作》課程的教學誤區
1、 課程設置的“邊緣化”
但是在高職院校,應用文教學經常被忽視,常常被視為可有可無的課程,在課程安排上經常出現被“邊緣化”的情況。從領導來看,應用文寫作屬于非專業課,學校經費有限,專業課尚且安排不過來,非專業課自然就被忽略。從學生來看,他們認為,應用文有關的文體如啟事、書信、收據等怎么寫,在中學已經學過;有的最簡單的如便條、通知、書信、日記等應用文,在小學就已經學了,現在已是大學生了,應用文學不學就那么回事。
2、學生對應用文寫作的“生疏化”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普及,當代一些大學生,對于寫作,過于依賴網絡,動手能力很差,應用文自然也不例外。學生們在應用文使用上所出現的錯誤,可以說是五花八門,無奇不有。常見的錯誤包括:格式不規范,內容殘缺,語病、錯別字屢見不鮮。有些同學面對一些常用應用文,居然不知如何下筆。畢業生寫求職信時經常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他們只好去網上查找,照葫蘆畫瓢,沒有新意。
由此可見,應用文教學在高校處于非常尷尬的境地:一方面大家不重視它;另一方面人們對它又不具備其應有的知識。對于這么一個矛盾的局面,應該怎樣解決,筆者在教學中也在不斷的探索和研究,經過摸索和實踐,在了解了矛盾的根源的基礎上,以此為依據實施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效果很好。
三、改進應用文的教學方法
1、確立目標
在教學中,目標是預定的教學效果。教學要是沒有一個明確的、具體可測的目標控制,就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高職學生由于其特定的生存狀況和認識水平,往往缺少應用文寫作的強烈的需要。因此,讓學生樹立正確的認識和態度是學習和提高應用文寫作水平的關鍵。筆者采用的辦法是:
首先,明確該課程的學習目標——寫好應用文。引用一些當代社會人才市場的生動實例資料,讓學生了解社會選拔人才對寫作能力和溝通能力越來越重視的事實,如果寫不好應用文,對將來的就業可能會產生不利影響,從而讓學生產生主動學習的動力。
其次,指導學生自定學習計劃,確定階段目標和任務。應用文寫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本教材,文體眾多,學生無法一下子學會這些文體,必須循序漸進地進行學習。引導學生制定階段性的學習計劃就非常必要。
第三,將計劃與實踐相結合。舉例來說,在學習“計劃”這種文體的時候,由教師先介紹“計劃”文體寫作的特點和要求,然后要求學生根據自身情況擬寫一篇《本學期應用文學習計劃》,教師再予以點評。這樣,學生們先模擬演練一遍,心中就會有個大體的學習構架,再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就不會盲目或太空泛。在以后的教學中,每一次課后有明確的寫作練習任務,上課時每一位學生都必須帶課外完成的作業到課堂交流,所有的作業都在課外完成。課堂時間就成了教師和學生的交流時間,課堂氣氛也會非常活躍。
2、引入案例
案例教學法是根據一定的教學目的,選擇有啟發性的典型案例,通過提供一定的情境,使學生理解和掌握理論知識,提高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是以典型事例為媒體,把社會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引進課堂,通過組織學生對案例進行討論分析,達到學習理論、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目的。案例分析作為教學的一種重要方法,能加強理論與實際的聯系,提高綜合運用所學理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師生的交互影響,做到教學相長。
案例來源于社會生活,在選取案例時,筆者會從《人民日報》《中國教育報》等報刊以及學校發布的各種應用文中選取案例,學生對此感覺非常親切,效果良好。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手段,將正確的案例與錯誤的案例放在一起進行對比,讓學生更直觀地學習正確的寫法,避免錯誤。另外還可以引導學生在平時閱讀報刊時,有意識地學習優秀的應用文,可以從模仿別人的優秀文章開始掌握應用文的特點。在案例分析時要重點關注:作者如何構思主旨,作者對政策理論知識的運用,作者對公文語言的表述,例文最突出的優缺點,學生在寫作中常遇到的問題或易犯的毛病。
這種方法的好處在于:(1)學生比較直觀地從教師臨場演示中領會基礎知識與寫作技巧;(2)分析中有時要涉及多方面的知識,包括社會科學與少量的自然科學,學生不會感到枯燥。
四、結語
總之,應用文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它是中高等專業人才知識結構、能力結構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職院校語文教學的重要落腳點,它的地位是不容忽視的,作為新世紀的教育者,我們要為培養應用型中高等技術人才做出應有的努力和貢獻。
參考文獻:
[1] 鄭金洲.案例教學指南.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張寶忠.公文寫作實用手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 年
[3]丁曉昌.應用寫作,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年版
[4]張帥旗、李澤華主編.應用文寫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年版
[5]姜爽、張虹主編.應用文寫作教程,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年7 月第一版
[6]洪威雷、王穎.應用文寫作學新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1 年版
作者簡介:
張艷慧,河南商丘人,商丘科技職業學院專任教師,文學碩士,擔任課程:語文、應用文寫作、古代文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