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波 王文浩 楚柔俠
【摘 要】做好體育生的培養工作,須在分析該群體特征的基礎上,強化其自我教育,充分調動其主觀能動性,同時發揮教育單位及教育者的能動性,本文從多方面解析了體育生的特點,提出針對體育生培養的方法。
【關鍵詞】體育特長生 培養 管理
體育生就是擁有各種體育專長,進入高校學習,當然主要的專業還是體育管理,如何培養他們掌握體育的基本理論、使他們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能勝任包括體育教學、體育訓練、競賽組織,體育經紀等工作,本文對此給出建議。
1 體育生的特點
1.1優勢
1.1.1好動自尊心強。通常來說體育生熱情高、活潑、精力旺盛,給人一種干練、灑脫的感覺,好表現自我,渴望得到承認與尊重,他們心胸開闊,富有陽剛之氣處處散發著青春的活力。
1.1.2外表氣質佳。體育生,尤其是接受過對抗性項目訓練的學生,如籃球,足球,乒乓球等,他們在身形上的優勢,以及從運動場上帶下來的頑強拼搏優良氣質,這類人群充滿自信。
1.2劣勢
1.2.1文化薄弱。體育生進入高校,通常有以下幾種方式:專業隊退役通過內部考試或免試進入高校;未進專業隊的二線隊員通過高考加分,以較低的分數進入高校;完全憑個人實力通過高考進入高校學習等,他們由于從小接受競技體育訓練,勢必影響到文化學習。
1.2.2與社會接觸少。由于中國體育事業的舉國體制,專業運動員的訓練比賽,幾乎都在一個相對比較封閉的環境中進行,雖然隊員們有經常外出甚至出國比賽交流的機會,但相比外面的世界,體育的圈子畢竟有限,導致相當一部分運動員觀念上跟不上時代的潮流,不太了解社會。
1.2.3脾氣有時暴躁。體育生由于年紀較輕,加之從小長期接受競技體育訓練,競技體育的殘酷有時難免使他們脾氣急躁,遇事不夠理智,不善于控制自己情緒。
2 體育生的培養目標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十二五期間,我國的全民健身事業將會得到大力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從事這方面工作的體育人才將逐步受到社會的需求與青睞。
2.1須對體育有全面認識
體育工作不僅關乎競技體育,還包括學校體育,社區體育等,具有復雜性。體育內涵也相當廣,有民間體育、娛樂體育、老年體育等種類繁多。體育生要對其有全面的了解。
2.2提高自身身體素質
從事體育工作,尤其年輕人,良好的身體素質是基礎,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是開展體育工作的重要條件。體育工作所包含的項目繁多,如果身體素質水平低,就不能較好掌握各項運動技能適應體育工作的需要。
2.3提高組織管理能力
嚴密的管理機制是從事體育工作的要求。現代社會講究科學,我國體育事業還處于初級階段,體育組織發展尚不成熟,人員多范圍廣,組織管理難度大,故要求體育生必須具有較強的管理策劃統籌能力。
2.4增強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是現代社會中,大多數工作所需要的能力之一,體育工作參與人員多而復雜,如何調整體育領域內各成員間的關系,提高群體活動效率很重要。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利于充分發揮體育工作的效率。因此體育生也應在學習期間除了接受體育知識的教育外,更著眼于體育事務的實踐,積極參與社會上各類體育活動的實踐工作。
3 體育生的培養內容與策略
3.1為人處世能力
俗話說:要做事,先做人;尤其是體育生,大多從小就在競技體育的環境中成長,很早就接觸社會,接觸為人處世的哲學,但做運動員的時候,做大學生的時候,所面對的社會環境,和真正踏上社會以后所面對的外部環境是完全不一樣的,他們踏上社會后需要學會在社會上與人溝通的方式,當然一方面通過教師的教育,更多的還是要通過學生自己的感悟,比如做事做人不能浮躁,因為浮躁并容易使人對你的看法產生懷疑等。當然這樣的道理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做人要有誠信,對朋友同事對待一切同樣如此。
3.2英語計算機等公共基礎能力
3.2.1計算機能力的培養。21世紀的今天,計算機已成為日常生活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作為計算機的教學,師生應互動協作教學,促進學生對新知識的有效構建。因為體育生基礎較弱,還缺少自主學習的方法和能力,所以課堂的教學離不開教師對學生的有效引導和幫助,教師可在平等、寬松的師生討論中,與學生產生情感共鳴,引導學生集思廣益,同時還需教師精講示范。
3.2.2體育生英文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英文能力,最重要的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與動機,不同學生有不同的學習動機。教師應對學生的動機作進一步了解、分類,及時進行學習目的教育,讓同學們把學習和生活目的、就業聯系起來。作為體育生,英文水平比較薄弱,但在年輕的時候,只要樹立信心,刻苦努力再加之正確的方法,定能學好英文。掌握英文,對今后的學習生活都有很大的幫助。而學生是課堂教學上的參與者,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此外也可利用校園英語廣播、英語協會活動等形式,并有針對性的把英文教學與體育結合起來以提高體育生學習英文的興趣,比如播放英文原版比賽解說等。
3.3學習與自我管理能力
一般大致在大學高年級階段,隨著學生的成長,老師應為學生創造機會,給學生提供自我學習,自我管理,施展才干的機會,增強其主人翁責任感,使其能力得到鍛煉。尤其作為體育生,從小就有拼搏奮斗不服輸的精神,也有著獨立自主的生活理念,這樣學生的自我學習與自我管理能力將逐步得到提高。
4 結論
總而言之,良好的學習動機是掌握知識技能的前提條件,只有當學生對學習的意義有一定的認識并有自覺性時,才能產生強烈的學習需要。因此,在課堂上教師要努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為學生創造一種和諧的氣氛。教師情感化的教學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中獲得快樂,從而樂于學習,這樣能夠促進學生全面提高素質,全面發展,使其獲得自尊、自信、自律、開拓進取等良好的意志品質。
參考文獻:
[1]石偉平,徐國慶.試論我國技術本科的發展[J].職業技術教育(教科版),2003,(3).
[2]劉玉泉.加強大學生職業素質培養的重要性及途徑[J].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08,(2).
[3]周愛光.論我國高校體育與社會體育的發展趨勢[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1999,(8).
[4]楊連崗,寧淑平.試論大專學生體育能力的培養[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0,(11).
[5]王力軍.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思考[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