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梅英
當前金融領域職務犯罪的原因及防控
文◎謝梅英*
金融是國民經濟命脈,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改革開放以來,金融業迅速發展,為經濟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現代經濟建設中也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近年來,金融領域內的貪污、受賄、挪用公款、職務侵占、挪用資金等職務犯罪案件頻發,不僅給國家和人們帶來了巨大損失,也嚴重危害了我國金融秩序,而且誘發和加劇了金融風險,危害社會的穩定。如何減少金融系統犯罪的發生,確保保證金融業健康、有序地發展,金融工作穩步、規范、有效開展,是在目前金融危機背景下我們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金融系統和政法機關必須認真研究和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
金融領域職務犯罪是指在銀行或者其它金融機構中工作的人員,利用從事融資活動的職務之便,侵犯公共財產,破壞金融管理秩序以及其它危害社會依照法律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
金融領域職務犯罪往往給金融機構和國家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甚至會誘發社會不穩定因素和金融風波,其危害性更甚于其它犯罪,它嚴重危害著和諧社會的經濟基礎、法治基礎和人際基礎。綜觀近幾年我國金融領域職務犯罪,具有以下六個方面的特點:一是大案要案頻發,作案金額不斷增大。二是發案范圍廣,發案部位多。三是犯罪形式多樣,手段隱蔽智能化。四是炒股、賭博、經商等因素誘發的案件突出。五是內外勾結合伙作案增多,導致串窩案發生。六是違規經營,違章操作誘發或釀成大量案件。
金融作為市場經濟的核心,市場資源配置的主渠道,經營貨幣信用的特殊行業,是社會財富的 “集散地”。由于我國正處于一個利益調整急劇變革的時期,金融領域職務犯罪的動機和誘因十分強烈,社會經濟活動中的大量不規范行為,為金融領域職務犯罪提供了適宜的土壤和條件,金融領域內部滋生的腐敗行為也加劇了金融系統職務犯罪案件的發生。金融職務犯罪的原因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客觀原因
一是銀行法人治理結構不健全,經營決策權過于集中,缺乏有效的制衡機制。金融業各級高級管理人員都不同程度地集決策權、監督權、執行權于一身,由于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相互間的監督制約形同虛設,特別是基層“一把手”掌管權過大,使得其中有犯罪意識的人濫用權利輕而易舉,很容易走向犯罪的深淵。如中國農業銀行齊齊哈爾龍沙支行原行長王曉東、汽車信貸部原經理李麗挪用公款3700萬元一案,在該行60余名職工中,因王曉東案件受到處分的就有40余人,其中6人被直接開除。基層“一把手”掌管權過大,客觀上已經形成了“一人犯罪、全行配合”的局面。
二是在人事制度管理上存在缺陷。我國國有金融機構的高層管理人員的選拔機制,基本上沒有走向市場,高層管理者完全是企業家與政治家一體化,既是銀行家,又是行政管理員,面對貨幣化激勵會無所適從,最后導致利用手中掌握的巨大資源優勢進行非法交易。目前,我國國有金融機構正在進行股份制改革,這一狀況將得到一定改善。另外,許多基層金融機構未建立或未嚴格執行異地交流制度,重要崗位輪換制度,強制休假制度和近親屬回避制度。
三是執行規章制度不嚴,內部管理松馳。與其他行業相比,金融系統的規章制度是比較健全和嚴密的。從金融行業絕大多數的發案情況看,“十案九違規”,多與執行規章制度不嚴、內部管理松馳有直接關系。
四是制約機制不完善,金融機構自身執法、執紀力度不夠。隨著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加快和金融業逐步邁向商業化的進程中,出現了金融經營體系和監管體制相對滯后的情況,從而使一些金融機構尤其是基層機構的業務監管不力,內控機制不健全,缺乏對職務犯罪的防范意識,忽視對某些權力的監督,造成整體控制上的失衡。有的機構開拓發展業務,管理相對滯后,在新業務不斷推出、基礎手段不斷更新的同時,內控管理和制約機制建設跟不上,造成乘隙作案增多。有的機構用人制度改變后,出現了臨時工、聘用工和正式工多種用工形式并存的情況,而對職責權利關系卻未作相應調整。相互間的監督制約形同虛設,使得其中有犯罪意識的人作案輕而易舉,很容易得逞。同時,金融機構自身執法、執紀力度不夠。
(二)主觀原因
一是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薄弱。有的金融機構片面追求經濟指標,忽視員工的思想動態,特別是對基層負責人、會計、出納、信貸等管理著人、錢、物的重點崗位人員的思想狀況掌握不及時,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缺少針對性的疏導和引導,流于形式。致使工作人員頭腦中的拜金主義、利己主義、享樂主義思想不斷滋長,甚至膨脹,從而走上犯罪道路。
二是個別金融機關工作人員受消極腐敗思想的侵蝕和影響,貪婪欲望膨脹。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建立以及社會利益日趨多元化,拜金主義的價值觀、極端個人主義的人生觀和不切實際的消費觀等各種消極腐敗思想在侵蝕和影響著人們,尤其是年輕人。
三是金融機構改革帶來的陣痛,使金融員工隊伍的思想不穩定,給金融職務犯罪埋下了隱患。據悉近些年來,有的國有商業銀行減員達四分之一以上,面臨下崗的威脅金融員工憂心忡忡,思想壓力大,工作熱情不高,以致個別品行不良者鋌而走險,由此可能出現內外勾結貪污或卷錢走人的犯罪念頭,給銀行的資金安全帶來很大隱患。
(一)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加強金融秩序宏觀調控
一是要盡快建立健全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金融法律制度體系、金融調控監督體系和現代金融機構管理體制。推進金融法制化、市場化進程,嚴格清理非金融機構和違法金融活動,凈化金融競爭秩序,使之有序化發展,形成規范有序、公平競爭的金融環境。
二是作為金融調控監督部門,要強化宏觀調控,建立起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合法、合規的宏觀控制機制,同時要切實履行好金融監管職能,加強對金融機構市場營運和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的監督管理,提高金融監管、稽查人員的執法水平,督促金融機構依法經營,杜絕以不正當手段競爭,加大金融風險的第一道防線,從而避免不法分子進行各種職務犯罪活動。
三是作為商業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也應建立健全風險控制機制,強化自擔風險能力,實行審貸分離、授權授信制度等決策監督,以增強抵御經營風險和道德風險的能力,防范由此而產生的受賄、挪用公款等職務犯罪,保證金融和經濟的穩健發展。
四是盡快培養出一批既懂金融又懂法律的全方位監管稽核專業技術人才。同時,要充分利用科學技術,及時更新稽查手段,以高科技監管手段防范高科技犯罪。
(二)健全內控制約機制,嚴格落實各項規章制度
一是要加強內控制度建設。各級金融機構要把落實金融、檢察聯系協調制度和內控制度建設密切結合起來,對現行的各項業務管理制度、內控制度進行全面徹底的檢查和清理,并從現代金融業務發展的要求和金融機構的業務特點出發,對現行的規章制度進行修訂、補充和完善,形成一套科學嚴密的內控制度。使各項金融業務活動有章可循、有規可依。特別是對易發生犯罪的主要業務環節和重要部門、要害崗位,要建立切實可行的內控制約機制,加強對人、財、物的管理,堵塞可能出現的漏洞,防范職務犯罪發生。
二是強化監督檢查。各級金融機構要切實加強規章制度的檢查落實,對制度、管理和操作方面存在的問題,要及時查處和整改。各級金融紀檢監察部門要在監督檢查中發揮重要作用,積極為黨委(組)出主意、當參謀;積極主動地與檢察等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及時交流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的信息,加深理解和信任,增強預防的針對性和時效性,增強防案件、抗風險能力,保證制度的落實和執行,并使金融系統建立的以監察、內審、稽核、事后復核為主的監督檢查體系真正發揮作用。要重點對儲蓄、信貸、出納、會計等易發生犯罪的崗位進行嚴格的稽核檢查方法嚴格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并加以解決,切忌流于形式,失去應有功效。要建立和落實檢查責任制,對于未認真檢查而發生問題的,同樣要嚴肅追究檢查者的責任,要建立起檢查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將預防職務犯罪的關口前移,提高預防的有效性。
(三)加強廉政文化教育,不斷提高金融隊伍素質
思想道德教育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卻也是不得不提及的話題。實踐證明,不少金融從業人員走上犯罪道路,就是因為法制觀念淡薄,放松對自己的思想所造所致,這個教訓是極為深刻的,各金融單位要從機構、領導、計劃、內容、時間等方面對員工進行職業思想、職業道德、職業紀律和法制教育,建立健全科學的管理機制,實行綜合治理,使犯罪分子無隙可乘,員工不能違規違法,也不敢違規違法。面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等各種消極腐敗思想的侵蝕和影響,必須在金融領域里加強對全體從業人員的思想道德教育,以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才能在思想上筑起堅固的“防腐墻”,保持金融隊伍的健康肌體。應該看到,正確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教化一旦被人們所接受,就會產生強大的精神力量,抑制不良的犯罪意識和動機產生,從而在思想防線上形成遏制和防范金融犯罪的一道屏障。同時,還要經常分析和注意掌握職工思想動態和思想行為,并密切關注有經商、炒股、買彩票、賭博、不正當交友等行為的干部職工,對有不良行為的實施動態監督。
(四)加強金融司法協作,力爭形成防治腐敗合力
治理金融系統職務犯罪,要堅持標本兼治,懲防并舉的方針,從源頭上遏制和預防職務犯罪。
一是要注重發揮辦案治本功能,即用刑事法律手段打擊金融犯罪,堅持“打擊”、“預防”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把辦案與預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切實落到實處。懲治本身就是一種預防,而且是最有效的預防,檢察機關與其他司法機關要發動群眾舉報,對案件線索一查到底,及時迅速查處一起案件,對犯罪分子是一個有力的打擊,對干部職工及社會廣大群眾也是巨大的鼓舞。加大處罰金融職務犯罪力度,嚴肅查處貪污、賄賂、職務侵占、挪用公款、挪用資金及徇私舞弊、濫用職權、違反金融法規和金融規章制度,造成嚴重損失和后果的職務犯罪案件,對凈化金融環境、穩定金融秩序、保證黨的金融方針政策的全面貫徹落實具有重大意義。檢察機關要與其他司法機關密切配合,按照各自管轄范圍,凡達到追究刑事責任的,堅決依法懲處。
二是金融機構在加大違法犯罪行為的管控力度的同時,還要加強與各級檢察機關及其他司法機關的聯系和協作,建立健全金融系統預防職務犯罪組織領導體系和工作網絡,排除社會上各種干預和影響,形成協同作戰的整體合力,嚴厲打擊職務犯罪,使不法分子得到應有的法律制裁。另外,要加大對攜款潛逃案件的專項治理工作力度,積極主動地配合公安、檢察機關搞好抓捕追贓工作,不讓犯罪分子在經濟上得到好處,努力挽回所造成的財產損失。
三是在懲治金融系統職務犯罪的同時,必須逐步加大預防金融職務犯罪工作力度。開展預防職務犯罪工作,是檢察機關與金融部門的共同職責。金融機構要通過多種形式積極廣泛宣傳預防金融職務犯罪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深入發動廣大群眾積極參與預防金融職務犯罪工作,支持、鼓勵廣大群眾為預防金融職務犯罪獻計獻策,支持、鼓勵廣大群眾積極舉報金融職務犯罪行為,通過發動群眾積極參與,推動預防金融職務犯罪工作深入開展,金融機構還要大力支持本單位紀檢監察部門行使職權,要求他們切實擔負起監督、檢查職責。檢察機關在預防職務犯罪方面更要發揮法律和職能優勢嚴厲查處發生在金融機構的各種職務犯罪案件,及時向金融機構通報有關情況,相互配合,提供法律幫助和咨詢,開展多種形式的法制宣傳教育,并結合辦案,加強對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的研究,與金融機構共同研究和制定預防對策,以及提出有關整改建議和防范措施等等,依法維護金融機構的正當權益和秩序。另外,銀、檢、公幾家還要針對職務犯罪隨著金融業務發展而范圍擴大、方式手段翻新的特點,加強調查研究,提出對策,增強預防工作的前瞻性、預見性,要減少和消除產生職務犯罪的土壤和條件,從源頭上預防犯罪,才能把職務犯罪逐步遏制到可能的最低程度。
*杭州職業技術學院管理工程系教師[3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