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樞敏,王 鉑,張 嵐
(甘肅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甘肅 蘭州 730000)
甘肅省貧困地區結核病發現和管理中綜合醫療機構與結核病防治機構合作機制研究結果及分析
楊樞敏,王 鉑,張 嵐
(甘肅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甘肅 蘭州 730000)
目的 分析甘肅省貧困地區結核病發現和管理中綜合醫療機構與結核病防治機構(以下簡稱結防機構)合作機制的研究結果,為制定全省結核病防治政策提供科學依據。方法 在甘肅省結核病信息管理系統2006年發現活動性肺結核病人數大于150例的貧困市、縣中隨機抽取3個市、縣,將其綜合醫療機構和結防機構作為研究機構,綜合醫療機構轉診到結防機構的結核病病人和疑似病人為研究對象。通過衛生行政干預、綜合醫療機構首診醫生對結核病病人及疑似病人結核病健康教育、提高綜合醫療機構結核病病人及疑似病人報病費及管理費、增加綜合醫療機構結核病信息管理系統網絡維護費等合作機制(干預措施)進行干預,分析干預前后綜合醫療機構結核病病人及疑似病人轉診到位率和結防機構結核病病人及疑似病人追蹤到位率的變化情況。結果 本研究研究對象為481人,干預前后綜合醫療機構肺結核病人及疑似病人報告率分別為 98.35%、100.00%,轉診率分別為 75.60%、95.22%,轉診到位率分別為 54.85%、71.18%,經檢驗,有統計學意義(χ2=24.92,P<0.01)。干預前后結防機構肺結核病人及疑似病人追蹤率分別為 79.00%、93.55%,追蹤到位率分別為 36.68%、54.19%,經檢驗,有統計學意義(χ2=13.11,P<0.01)。干預前后綜合醫療機構及結防機構肺結核病人及疑似病人總體到位率分別為 62.94%、85.24%,經檢驗,有統計學意義(χ2=65.08,P<0.01)。結論 綜合醫療機構與結防機構合作機制可以有效提高綜合醫療機構及結防機構人員積極性,提高肺結核病人及疑似病人轉診到位率、追蹤到位率、總體到位率。
貧困地區;結核病;合作機制
WHO于1993年宣布“全球結核病處于緊急狀態”,將結核病列為重點控制傳染病之一。1998年再次指出“遏制結核病行動刻不容緩”,于2006年又將現代結核病控制策略擴展為遏制結核病策略。目前全球20億人感染結核菌,活動性結核病病人達1 500萬,每年新發結核病病人達800~1 000萬,有180萬人因結核病死亡。據WHO《2008年全球結核病控制報告》估計,2006年我國結核病發病人數131萬,占全球的14.3%,位居全球第二位,是全球22個結核病高負擔國家之一[1]。全球結核病疫情尤其耐藥結核病疫情的回升,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與高度重視,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結核病控制工作,尤其在探索高效的結核病控制策略及如何提高病人發現水平方面,世界各國都進行了相關科學研究。提高病人發現水平的關鍵環節就是提高綜合醫療機構中肺結核病人和疑似病人報告率、轉診率和轉診到位率,提高結核病防治機構(以下簡稱結防機構)追蹤率、追蹤到位率、總體到位率[2,3]。這就需要探索出符合實際的結核病發現和管理中綜合醫療機構與結防機構的有效合作機制。
1.1 資料來源
貧困市、縣2006年活動性肺結核病人資料來源于甘肅省結核病信息管理系統。干預前(2006年9月1日至2007年8月31日)基線資料及干預后(2007年9月1日至2008年8月31日)終末資料來源于本研究專題調查。
1.2 研究對象
在全省43個貧困市、縣中將2006年發現的活動性肺結核病人數大于150例的市、縣按從西到東、從北到南的順序排列,用隨機數字表抽取3個市、縣,3個市、縣的綜合醫療機構與結防機構為研究機構。3個市、縣為臨夏州(回族自治州)臨夏市、武威市天祝縣(藏族自治縣)、天水市清水縣。3個市、縣綜合醫療機構轉診到結防機構的結核病病人和疑似病人為研究對象。
1.3 合作機制(干預措施)
1.3.1 衛生行政干預措施 衛生行政部門發文,將結核病控制工作納入醫院年度考核內容;明確結核病發現和管理中綜合醫療機構與結防機構的職責;指定綜合醫療機構與結防機構負責人員,綜合醫療機構由分管院長和防保科科長負責,結防機構由分管主任和結防科科長負責;加強綜合醫療機構首診醫生對結核病病人及疑似病人的結核病健康教育工作。
1.3.2 建立結防機構與綜合醫療機構的溝通機制 結防機構人員每天將前一天綜合醫療機構報告的肺結核病人和疑似病人基本信息導出并建立表格,核對轉診及轉診到位情況。結防機構人員每周與綜合醫療機構人員一起核查醫療機構傳染病網絡報告信息系統、傳染病報告卡和轉診登記本,交流總體到位情況。
1.3.3建立綜合醫療機構與結防機構的激勵機制(1)增加綜合醫療機構醫生的轉診費:每轉診1例肺結核病人和疑似病人獎勵5元、每轉診到位1例涂陰肺結核病人再獎勵5元、每轉診1例涂陽肺結核病人再獎勵10元。(2)提供綜合醫療機構網絡維護費:每月為綜合醫療機構提供網絡維護補助費200元。(3)提供病人管理費:為住院病人免費提供抗結核藥物并為醫療機構醫務人員提供病人管理費。(4)落實負責人員的補助:為綜合醫療機構與結防機構的負責人員每月提供50元補助。(5)落實研究單位激勵費:對研究單位根據實施情況酌情發放激勵費。
1.4 評價指標
(1)綜合醫療機構中肺結核病人及疑似病人轉診到位率。
(2)結防機構追蹤到位率。
(3)綜合醫療機構及結防機構肺結核病人及疑似病人總體到位率。
(4)以市、縣為單位的病人總體發現水平。
1.5 數據處理
所有數據均由省級人員審核后用Epidata建庫,通過Excel和SPSS11.0軟件進行分析。
此次研究對象為481人,其中男性307人、女性174人,男女性別比為1.76:1。平均年齡為52歲,以農民為主,共330人,占68.61%。
2.1 綜合醫療機構轉診情況
干預前后綜合醫療機構肺結核病人及疑似病人報告率分別為98.35%、100.00%,轉診率分別為75.60%、95.22%,轉診到位率分別為54.85%、71.18%,經檢驗,有統計學意義(χ2=24.92,P<0.01)。臨夏市、清水縣、天祝縣轉診到位率都明顯提高,干預前后3市、縣的綜合醫療機構轉診到位率,經檢驗,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干預前后甘肅省貧困地區3市、縣綜合醫療機構肺結核病人及疑似病人轉診情況

表2 干預前后甘肅省貧困地區3市、縣結防機構肺結核病人及疑似病人追蹤情況
2.2 結防機構追蹤情況
干預前后結防機構肺結核病人及疑似病人追蹤率分別為79.00%、93.55%,追蹤到位率分別為36.68%、54.19%,經檢驗,有統計學意義(χ2=13.11,P<0.01,)。天祝縣追蹤到位率明顯提高,干預前后到位率經檢驗,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課題實施期間有71人追蹤未到位,主要原因是肺結核病人及疑似病人為轄區外人口(38.03%),見表3。

表3 干預期間甘肅省貧困地區3市、縣結防機構肺結核病人及疑似病人追蹤未到位原因[n(%)]
2.3 總體到位情況
干預前后綜合醫療機構及結防機構肺結核病人及疑似病人總體到位率分別為62.94%、85.24%,經檢驗,有統計學意義(χ2=65.08,P<0.01)。干預后3市、縣總體到位率明顯提高,干預前后經檢驗,有統計學意義,見表4。
肺結核病人及疑似病人如從就診至轉診到結防機構的時間過長,會延誤診療時間,增大產生復發與耐藥的幾率,加重就醫負擔,引發更多的社會與公共衛生問題。干預期間采取綜合醫療機構與結防機構的綜合性合作機制,有效提高了綜合醫療機構報告肺結核病人及疑似病人、轉診病人的積極性及結防機構追蹤肺結核病人及疑似病人的積極性。
研究發現,綜合醫療機構醫務人員對肺結核病人進行有效的結核病防治知識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轉診到位率[4]。本課題實施期間,綜合醫療機構醫務人員轉診時告知肺結核病人及疑似病人結核病防治信息共1 060條,肺結核病人及疑似病人認為轉診醫生態度熱情者有410人,占85.24%。醫生開出轉診單后1周內轉診到結防機構的病人有462人,占96.05%。
研究發現,實施綜合醫療機構與結防機構合作機制后,肺結核病人及疑似病人的年齡、民族、家庭收入、是否知道結核病可治愈是影響其轉診到位的因素。因此,今后貧困地區結核病防治工作,除需加強綜合醫療機構與結防機構的綜合性合作外,還要針對高齡、少數民族、低收入人群加強結核病防治知識健康教育。
[1]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中國結核病防治規范實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M].北京:中國協合醫科大學出版社,2009.
[2]謝燕光,閆興錄,孫彥波,等.提高肺結核病病人和可疑者轉診到位率的研究[J].中國防癆雜志,2007,29(5):402~405.
[3]華建昭,徐琳,秋玉冰,等.云南省可疑肺結核病人轉診和追蹤分析[J].職業與健康,2007,23(10):834.
[4]白麗瓊,楊華林,簡學武,等.加強追蹤和轉診以提高結核病發現率的實施性研究[J].中國防癆雜志,2008,30(6):524~527.
R52
B
1671-1246(2010)05-0110-03
注:本文為衛生部國外貸款辦公室世行貸款/英國贈款中國結核病控制項目實施性研究課題(衛貸辦便函[2007]77號-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