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玉瓊
印度:舉報者的命運
文/梁玉瓊

在印度,貪污是大面積的,甚至是系統性的,連低層的公務員都有可能借職務之便揩油水。記得我去中央邦的一個博物館,里面明令禁止拍照,參觀的游客并不多,博物館的管理員竟然暗示:如果我給他十個盧比就可以拍照。不知道這跟印度公務員編制龐大、收入不高有沒有關系。
高層官員的貪污屢見報端,通常涉及交通運輸、建設工程等,連軍火買賣等金額巨大的貪污也時有所聞。真是大有大貪,小有小貪。
當然,印度實行的西方式民主和高度的新聞自由,為權力制衡和揭露并遏止貪污腐敗起了極大的作用??梢哉f,印度有很好的制度,剩下的就靠人去實現了。
印度的全國性反貪污機構是中央調查署(CBI),它和美國的FBI有點形似,負責情報收集、反間諜、跨國刑事案件的處理,額外的職責是反貪污調查和經濟犯罪。
在印度,舉報貪污可以說是雞蛋碰石頭的行為,因為濁多清少,舉報者很容易被孤立??墒?,印度人的宗教虔誠,加上接受西方教育的價值觀,時不時有一兩個英雄站出來,冒著生命危險向社會的黑暗勢力開火。良知,在大部分人心中尚未泯滅,特別是在那些年輕氣盛的知識分子身上。
下面是幾個印度舉報者的故事,他們令人唏噓的命運,給我們些許的反思。
庫馬杜比(Satyendra Kumar Dubey)1973年出生于比哈爾邦農村,他是村里第一個考上印度名牌大學坎普爾理工學院的人。主修土木工程的他,畢業后即進入印度交通部,并成為印度工程學會會員。2002年,他在印度高速公路管理局任助理項目經理,知識改變了這個窮孩子的命運,他本來可以一帆風順地走下去,假如他的良心沒有跟他過意不去的話。
早在交通部上班時,庫馬杜比就曾經因為有人向他行賄而報警。到了高速公路管理局后,他在中部賈坎德邦的工地現場任助理項目經理時,他毫不客氣地對手下偷工減料的承包商下了返工令,將質量低劣的6公里道路重鋪??梢哉f,他得罪了那些承包商。
2002年正是印度大興土木建設全國金色大通道的時候,一個形似鉆石四邊形的打通各邦交通干線正在建設中,全程長14000公里,耗資超過100億美元。庫馬杜比對質量嚴抓不放,他還向高速公路管理局的總經理寫信,揭發著名的總承包商L&T層層轉包的行為,但沒有得到任何回復。
2003年,一紙調令將庫馬杜比調派到比哈爾邦。庫馬杜比并沒有意識到調令背后隱藏著什么。他不同意調動,因為他認為從工程的重要性出發,他應該留在賈坎德邦。然而庫馬杜比不但被調動,還被晉升為項目總經理,最后他奉命赴任了。
比哈爾邦是佛祖釋迦牟尼菩提樹下初轉法輪的地方,佛教圣地伽耶就在這里。但獨立后的比哈爾邦,卻是印度最亂的地方,反政府武裝納撒爾派游擊隊長期出沒。庫馬杜比到任后,發現這里的管理比別處更加烏煙瘴氣,他按捺不住,直接給當時的印度總理瓦杰帕伊和高速公路局的領導寫信,揭露總承包商層層分包和工程質量的問題。據后來資料顯示,庫馬杜比受到高速公路局官員的警告,認為他不應該直接向總理寫信。
2003年11月27日,庫馬杜比參加完朋友的婚禮后,坐火車于凌晨3點回到伽耶。按照他的級別,政府配備有汽車和司機,但司機沒有在火車站的出口等到他,估計他可能坐電動三輪車走了。第二天,人們在郊區的道路旁發現了庫馬杜比的尸體,他是被槍殺的,他的公文包在附近一口枯井里被發現了,里面手機和錢包等被洗劫一空。警方先后扣押了七名嫌疑人,均為當地村民,其中被疑為開槍的首犯在關押中越獄逃跑。一名因使用庫馬杜比被劫手機打電話的疑犯被認定無罪而釋放。兩名疑犯在獄中服毒身亡,警方宣布他們的死因為自殺。
最后,在國會和總理的干預下,案子從當地警方手里轉移到中央調查署。但最終中央調查署的結論是:這是一起搶劫案,庫馬杜比在反抗中遭槍殺。2010年3月22日,比哈爾邦的地方法院以謀殺、搶劫和私藏槍支罪對三名疑犯進行判決,首犯仍未抓獲歸案。中央調查署為此懸賞10萬盧比。歷時六年的調查算告一段落。
在這漫長的六年中,印度的媒體給予了高度的關注和報道?!队《瓤靾蟆吩趲祚R杜比的母校設立了獎學金,國際上知名媒體如BBC亦連續跟蹤報道。2004年國際反貪污組織透明國際授予庫馬杜比“年度正氣獎”(Integrity Award),庫馬杜比在美國的校友還設立了杜比基金會,以支持印度的反貪污運動。但這些身后的殊榮,仍無法彌補人們對正義缺位的痛恨和司法部門虛與委蛇的憤怒。
這個案子留下的疑團太多了,誰泄漏了庫馬杜比給總理的信件的內容?誰下令暗殺庫馬杜比?為什么關押在獄中的首犯竟然可以越獄逃跑?兩名疑犯真的是自殺嗎?
如果把印度的司法部門比喻成帶著鈴鐺的肥貓,當他躊躇滿志地在取證和控辯的程序間踱步時,惡鼠們早已毀滅罪證,逍遙法外。重視調查和審判的程序并沒有錯,但如果司法部門沒有膽量向系統性的貪污行為叫板,卻搬出“證據不足”之類的擋箭牌為自己開脫,大量的腐敗行為將無法及時受到懲罰,成為社會肌體的潰瘍。
今天的庫馬杜比在印度已經被圣化為烈士,人們在他的名字前加上“尊者 Shri”,但愿有更多的庫馬杜比為伸張社會的正義而站出來。
照片中的曼君納斯(Shanmughan Manjunath)笑得很甜,像個長不大的男孩。他也有好文憑好工作,任職印度石油公司駐中央邦的市場經理,多少父母愿意把自己家的姑娘許配給他??上В?7歲的他,卻倒在亂槍之下。
2005年11月,在一次巡查中,他發現兩家加油站在汽油中摻入煤油出售,于是向上司舉報了摻假的行為,但沒有得到答復。正當他準備對兩家加油站進行突然襲擊,以現場直接取證時,他卻被射殺在自己車子的座位上。事發后一個月內,警方在公路上截獲兩卡車煤油,共7000多升,抓捕了兩名卡車司機和兩名清潔工。
此案發生在庫馬杜比遇害案之后,印度全國上下還沉浸在哀悼庫馬杜比的激憤情緒中,中央邦司法部門自然不敢怠慢,僅用了16個月,就完成了案件的調查取證和審理工作。曼君納斯母校的校友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信托基金,全力支持案件調查工作。印度媒體一直對案件進行跟蹤報道。2007年3月,案件主犯,一名加油站的工作人員被處以死刑。印度石油公司對曼君納斯作出26萬盧比的賠償。
案件似乎可以告一段落了,但是,到案的只是一些蝦兵蟹將,背后有沒有大魚呢?耐人尋味的是,案件中關于煤油摻假的情節,被移交給能源協調委員會調查,委員會的主席是剛上任不久的印度總理曼莫漢辛格。盡管沒有走司法程序,先后有32名官員因本案受到降職或調任等其他行政處分。能源協調委員會下令取消對煤油的價格補貼,以杜絕煤油摻入汽油的暴利,并加強了煤油運輸銷售環節的管理。
曼君納斯沒有白白死去,他的校友們正式成立了“曼君納斯正義獎”,為貪污舉報者提供熱線指導和經濟援助。這個被殺時年僅27歲的英勇青年,可以安息了。
嘉雅瑞是印度南部卡納塔克邦的一名家庭主婦,她丈夫51歲,是當地政府部門的公務員,任職已有26年,日子本來過得安靜舒心。畢竟,公務員在印度是令人羨慕的好職位。
自從丈夫向中央調查署寫信舉報卡納塔克邦前首席部長馬黑矢和部門同事在土地審批上的貪污腐敗和賄選行為后,嘉雅瑞就生活在惶恐中,“我不希望他成為第二個庫馬杜比”。然而,生活看上去并沒有立即改變。馬黑矢在得知遭到舉報后,甚至還反譏她丈夫是個“懶惰,低效率的公務員”,“貪污在印度每天都在發生,他頭26年干什么去了”?可是,無風不起浪,丈夫后來受到五次辭退的威脅,在十個月內被七次崗位調動。有一天夜里,有人在嘉雅瑞家門前敲門,聲稱他們的兒子出了交通事故,讓她丈夫馬上去處理?!翱珊⒆泳退诩依铩?。嘉雅瑞不愿意生活在陰影中,她決定全家搬到另外一個社區去住。
盡管丈夫向警察局申請人身保護,但警察局以中央調查署并未立案為由拒絕了。嘉雅瑞在絕望中,想到了最后一個保護丈夫的武器——互聯網。
“如果知道我丈夫舉報的人越多,我丈夫會越安全?!迸缘闹庇X使嘉雅瑞迅速行動起來,她的網站http://fightcorruption. wikidot.com/在2007年3月開通了,她把事情的整個經過,丈夫寫的舉報信,一家人受到的威嚇過程一一曬在網上。嘉雅瑞還采取主動出擊的策略,聯系了《印度快報》等媒體,連《紐約時報》、《每周衛報》、《海灣時報》等國外大媒體都報道:印度一個家庭主婦,在運用互聯網保護她的舉報人丈夫。
也不知是不是互聯網的作用,丈夫的生命沒有受到進一步的威脅,嘉雅瑞不知道這是不是他們最終的命運。
2010年6月22日,卡納塔克邦法院傳召馬黑矢出庭,事由是當地居民訴其擅自改變一塊屬于其家族的5400平方英尺的土地的用途,從居住用地改為商業用地。馬黑矢并沒有出庭。他的家族在卡納塔克邦有悠久的政治淵源。他的妹妹薩羅金妮曾任印度的聯邦部長。無論舉報信還是司法起訴,可能他都會毫發無損。
嘉雅瑞已經不在乎了,她的網站成為全印度舉報者得見天日的地方。她專門開辟了一個“Other Whistle Blower in India”(其他印度舉報人)的專欄,真可謂集印度舉報人報道之大成。有因孟買港舉報盜竊物資而丟官的公務員,有舉報部隊購買以次充好設備而遭打擊報復的陸軍中校,有揭露土地交易中腐敗行為而被殺害的專業舉報人薩迪等。
可是,嘉雅瑞不是印度的包青天,她沒有龍頭鍘刀向官場的腐敗開刀,她甚至不知道媒體和互聯網的保護傘,能為她和其他舉報人撐起多大的一片天空。
印度并不令人絕望,它的政治體制還是有很高的自潔能力。但是,法律程序繁雜,政府缺乏執行力,官場上盤根錯節的家族關系,缺乏對舉報人進行保護的法律,光靠媒體和社會輿論的壓力,終將會令正義姍姍來遲。隨著印度經濟進入發展的快車道,公務員和私營企業及外企員工的收入差距拉大,公務員利用職務之便貪污瀆職的現象將會加劇。
印度能否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注入清廉的活力,讓我們拭目以待。
編輯:陳暢鳴 charmingchi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