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德實
一篇關于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文獻
——重溫胡耀邦同志1982年1月在全國統戰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方德實
胡耀邦同志已離開我們21年了。21年來,我和全國人民一樣,對他的思念一直綿綿不盡。在我剛剛調入統戰部門工作不久的1982年1月,中央召開了全國統戰工作會議。1月5日,胡耀邦同志帶著書記處的4位專職書記出席會議并作了重要講話。大約在一個月后,部里傳達了這次會議精神,其中全文傳達了胡耀邦同志在會上的重要講話,這篇講話在當時的統戰系統中產生了強烈的影響。我當時學習這篇講話后,感到很震動,感到講話很解渴,很有針對性,使我從中受到了一次統一戰線方針政策的深刻教育,也堅定了我做統戰工作的信念和決心。現在重新學習這篇講話,仍覺得講話中的許多重要思想依然閃耀著熠熠光輝。
1982年的時候,我國的統戰工作形勢較之“文革”結束后的“七零八落”狀況有了很大的改觀。自1978年以后,黨中央陸續下發了關于右派改正人員、起義投誠人員、臺屬、宗教人士、知識分子政策的文件,55萬右派(其中絕大多數是黨外人士)得到改正。原工商業者、起義投誠人員、少數民族宗教代表性人士、歸僑、僑眷的政策都逐步得到落實,黨外知識分子中被打成“反動學術權威”等罪名的人士也正在甄別平反之中。1981年11月,胡耀邦同志給一位寫信提出“黨在強調思想解放的同時,也要強調思想改造”的同志回信說:中央沒有重提“思想改造”這個口號,更不準備再向黨外朋友和知識界重新恢復這個口號。因為這個口號在實踐中產生了許多弊端,多數人對這個口號很反感。回信不久,“思想改造”口號就不提了,這得到了廣大黨外人士特別是知識分子的熱烈歡迎。一句話,當時廣大的統戰對象從生機勃勃的統戰工作大好形勢中看到了黨和國家的希望。然而當時黨內還有一部分同志卻有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統戰工作做得“過分”了,做得太多了,意思是說統戰工作搞“右”了。胡耀邦同志針對這一錯誤觀點,在這篇重要講話中,鮮明地指出:“這幾年的統戰工作,不是做得過分,而是做得還不夠,不是做得十全十美,而是還有差距。我們還要保持清醒頭腦,找出不足的地方,加以改正,把統戰工作做得更好”。
胡耀邦同志非常重視落實黨外人士政策工作,這篇講話中把它提到這是同中央保持一致的問題的高度。他十分關心落實政策的進度,堅決反對在此問題上久拖不決。胡耀邦同志在講話中講了唐代文學家韓愈的一篇 《祭鱷魚文》,文中說的是當時潮州一帶鱷魚為害,韓愈刺史通令鱷魚限期回海。并說:“三日不能,至五日,五日不能,至七日,七日不能,是終不肯徙也”。那就是“冥頑不靈”了,就要以抗命論處。胡耀邦同志套用了韓愈這個話講落實政策工作,他說“今年再搞1年是6年,明年再搞1年是7年了,7年不落實,謂之冥頑和抗命,這難道不是公公道道的嗎?”他在此后1984年初的貴州談話中繼續強調抓好落實政策工作。他說,我們在政治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左”,在知識分子政策、統戰政策、農業政策等方面還要繼續克服“左”的影響。這些講話,不僅充分顯示了他的敏銳清晰的理性思維,非凡的膽略和勇氣和駕馭工作大局的魄力,而且有力地推進統戰工作的深入發展。

對統一戰線的戰略重要地位和法寶作用,胡耀邦同志不但繼承了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的統一戰線思想,而且根據新形勢的要求,對黨的統一戰線思想有了新的發展。他說:“在我國,什么時候階級還沒有最后消滅,什么時候還要有無產階級先鋒隊——中國共產黨,就不可避免地還要有黨領導的統一戰線。”他在這篇講話中,提出了一個鮮明的觀點,即一定要加強對統一戰線工作重要性的認識。這個問題不解決,要想把統戰工作搞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因為這是一只攔路虎。
胡耀邦同志看清楚了問題的本質。統一戰線的重要性不是說在嘴上的,而是實實在在的重要。他指出,在今后的長時期內,統戰工作的對象不是越來越少,而是越來越多,統戰工作的范圍不是越來越狹小,而是越來越寬廣。只有爭取團結一切可能團結的力量,我們的事業才能無往而不勝。他列舉了十個方面的統戰對象,除了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原工商業者、民族和宗教界代表人士、起義投誠人員、臺港澳同胞、歸僑、僑眷和國外僑胞外,還把黨外知識分子干部也列入統戰對象。這是一個龐大的群體,這樣一來,統戰對象的數量就是上億。胡耀邦同志指出,這些統戰對象不光人數眾多,還有許多優點:一是他們比較有知識,二是他們有比較廣泛的社會聯系,三是他們有為國家出力的強烈愿望。
胡耀邦同志指出,在團結廣大的統戰對象問題上,要繼續肅清“左”的影響,防止和克服關門主義的孤家寡人、包打天下的錯誤傾向。他還總結黨在抗日戰爭的歷史經驗指出,當時黨只有幾萬人,但由于黨執行了抗日統一戰線政策,調動了許許多多的知識分子、愛國的舊軍官,組成了浩浩蕩蕩的隊伍,迅速打開了新的局面,這樣的經驗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要加以發展。他的這些思想賦予了統一戰線這個新時期的法寶的新內涵。
胡耀邦同志在1950年代就贊成尊重民主黨派的組織獨立。在這篇講話中,進一步把它提高到統戰工作走群眾路線的極其重要方面,是我們學會科學的領導方法和改進同黨外關系的一個大問題。他在講話中首次鮮明地向全黨同志提出:“在新的歷史時期中,我們一定要同黨外朋友真正建立起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關系”。這個新“八字方針”在同年9月召開的黨的十二大會議上作為黨與民主黨派關系的“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十六字方針,被確定下來。這充分反映了我們黨和民主黨派的共同命運,也是對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的一大發展。在全國統戰工作會議后,胡耀邦同志又在劉瀾濤同志一個報告的批示中提出“提倡民主黨派自尊、自強和自治”的思想。胡耀邦同志認為,在黨同黨外人士的關系上,必須按照“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去處理。要讓民主黨派 自治,讓他們自主管理自己的事情,自主開展活動和工作。不讓民主黨派自治,怎么實現黨與非黨“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呢?民主黨派要自治,還得自尊和自強。自尊,就是要肯定民主黨派的工作成績,把熱愛自己黨派與接受黨的綱領統一起來。自強,就要充分調動和發揮自身的優勢和特點,發揚首創精神,打開工作新局面。胡耀邦同志主張寬松、寬厚、寬容的對話氛圍,堅持“雙百”方針,鼓勵大家講真心話,不要一聽到議論,特別是尖銳的話,動不動就查,就立案,追究打擊、壓制,這種方式不能再搞了。
胡耀邦同志還要求各級統戰部門要善于發揮民主黨派和其它統戰性質的人民團體的作用,指出:我們一下子就可以增加幾倍的力量,做出幾倍于現在的好事。他舉了胡子昂、胡厥文二老領導的民建、工商聯充分發揮主動性,協助黨和政府做好原工商業者的安排使用的例子,說明了只要我們放手,同時給以方針、政策和方法上的適當幫助,民主黨派和工商聯等人民團體完全有能力做成許多好事的。
胡耀邦同志在講話中指出,根據統戰工作的性質,做統戰工作的同志,一要善于同黨外人士打交道,二要懂政策,三要熱心腸。胡耀邦同志鮮明地倡議,要努力學習周恩來同志的好思想、好作風、好風格:一要學習他堅信無產階級一定要解放全人類的遠大眼光和革命氣魄,這一條也是我們黨的統一戰線的目標和宗旨。解放全人類體現了統一戰線大團結、大聯合的宗旨。二要學習他平等待人的民主精神,這正是周恩來的人格魅力所在。正是這樣為我黨的事業爭取到許許多多的朋友。三要學習他見義勇為的革命風格。周恩來在“文革”那種極端復雜的特殊條件下,挺身而出,為保護黨和人民,特別是黨外代表人士,作出了何等可貴的貢獻。四要學習他嚴于律己的高尚品德。周恩來同志是真正實踐了自己所說的“干到老,學到老,改造到老”、“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誓言,他的這種精神,使中國人民永志不忘,外國友人深為感動。
胡耀邦親自總結的這幾條向周恩來同志學習的好思想、好作風、好風格,在當時我們聽了覺得非常親切、非常中肯,有很強的針對性,直到現在甚至將來都還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在中國民主革命時期和社會主義時期的幾十年時間內,周恩來同志對建立、鞏固和發展黨的統一戰線作出了突出貢獻,是黨建立以來從事統一戰線工作的模范。周恩來同志爭取、團結和教育了一批又一批的黨外朋友,為黨的統一戰線建立和發展貢獻出了畢生的精力。何香凝老人曾說過:“周恩來最了解我們民主黨派,只要他在,一切都有辦法”。可見,周恩來同志在國內和國外朋友的心目中有多么崇高的威望。所以,一切做統戰工作的同志都應該努力學習周恩來同志。
(方德實,安徽中華職業教育社副主任/責編 陶相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