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鵬軍
[摘要] 目的 觀察胺碘酮聯合辛伐他汀在老年陣發性房顫中的應用價值。 方法 取我院內科于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間收治的90例老年陣發性房顫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均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各45例,其中對照組服用胺碘酮治療,實驗組則采用胺碘酮與辛伐他汀聯合治療方案,兩組療程均為12周,治療結束后告知患者定期來院復查,并電話隨訪1年,治療前后分別觀察兩組房顫發作次數、左房內徑以及房產持續時間,并作統計學分析。 結果 與治療前比較,治療后兩組患者左房內徑均改善顯著,房顫發作次數更少,前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比較,實驗組房顫持續時間更短,房顫發作次數更少,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對于老年陣發性房顫患者而言,胺碘酮與辛伐他汀聯合治療方案效果確切,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 陣發性房顫;心律失常;藥物治療;胺碘酮;辛伐他汀;療效
[中圖分類號] R514.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5)01-129-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value of amiodarone and simvastatin in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in the elderly. Methods 90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from February 2013 - February 2014 in our hospital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4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miodarone,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miodarone and simvastatin combination therapy, the treatment lasted 12 weeks. After treatment, informed the patient to the hospital regularly review and telephoned follow-up 1 year after treatment;episodes of atrial fibrillation, left atrial dimension and duration listing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an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Results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after treatment patients,left atrial diameter we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and had fewer episodes of atrial fibrillation,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shorter duration of atrial fibrillation, fewer episodes of atrial fibrillation,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Conclusion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amiodarone and simvastatin combination therapy exact effect, worthy of clinical use.
[Key words]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Arrhythmia; Drug therapy; Amiodarone; Simvastatin; Efficacy
在臨床應對陣發性房顫的各類藥物中,胺碘酮是其預防性用藥中較為常見的一種。此外,臨床研究[1]發現,他汀類藥物對于陣發性房顫也同樣具有預防效果。基于此,本研究探討胺碘酮聯合辛伐他汀在老年陣發性房顫中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取我院于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間收治的90例老年陣發性房顫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其中男48例,女42例,年齡61~79歲,平均(67.8±3.4)歲。入選患者均接受體格檢查、病史詢問、肝功能檢查、動態心電圖與X線胸片檢測、心肌酶與生化C反應蛋白(CRP)檢測[2],確診病情均為陣發性房顫。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均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各45例,兩組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因而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首先行常規基礎治療,包括抗心衰治療、去除誘因、對癥支持治療以及電解質紊亂糾正等[3]。其中對照組患者接受胺碘酮(杭州賽諾菲制藥有限公司,H19993254)治療,第一周給藥劑量為600mg/d,根據患者個體情況在第2周時將藥物劑量調整為400mg/d,治療至第3周時藥物劑量減少至200mg/d,其后給藥劑量維持在200mg/d直至治療結束,每天3次。endprint
實驗組則采用胺碘酮與辛伐他汀聯合治療方案,其中胺碘酮用藥同于對照組,辛伐他汀(杭州默沙東制藥有限公司,H10970386),給藥劑量為40mg/d,2次/d。
1.3 療效評定指標[4]
兩組患者治療療程均為12周,治療結束后告知患者定期來院復查,同時電話隨訪1年,觀察治療前后兩組患者房顫發作次數、左房內徑以及房顫持續時間,并作統計學分析。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數據采用SPSS16.0軟件對本研究的數據進行統計學的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并應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前后兩組左房內徑比較
兩組左房內徑治療前并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左房內徑比較于治療前有顯著改善,前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左房內徑治療后改善情況比對照組更優,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治療前后兩組房顫持續時間比較
兩組房顫持續時間治療前并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房顫持續時間比較于治療前有顯著改善義(P<0.05);實驗組患者房顫持續時間治療后改善情況比對照組更優(P<0.05)。
2.3 治療前后兩組房顫發作次數比較
兩組房顫發作次數治療前并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房顫發作次數比較于治療前有顯著改善(P<0.05);實驗組患者房顫發作次數治療后改善情況比對照組更優(P<0.05)。
2.4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藥物治療期間兩組患者均未見藥物相關的嚴重不良反應,其中對照組中1例患者受胺碘酮誘導而出現甲狀腺功能亢進,終止給藥后患者甲狀腺激素水平恢復正常狀態。兩組患者經胸部X線片檢測未見異常,同時未見膜色素沉著以及肝酶大幅升高病例。兩組不良反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在心律失常的各類臨床表現中,心房顫動是其中極為常見的一種,目前臨床尚未明確其發生機制[5]。陣發性房顫具有極為復雜的生理機制,其發生過程中同時參與多種因素,臨床研究認為,房顫與心房解剖重構以及電重構存在一定關聯[6]。對于心房顫動病例而言,臨床多以射頻消融、藥物治療以及電轉律治療為主,患者經過治療后心室率通常可維持在理想標準(60~70次/min),同時臨床癥狀如心悸、憋氣等基本消失,患者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改善[7-8]。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與治療前比較,治療后兩組患者左房內徑均改善顯著,房顫發作次數更少(P<0.05);,這說明在陣發性房顫的治療方案中,本次所選兩種方案均屬于有效治療方案;而通過觀察治療后各項評估指標發現,與對照組比較,實驗組左室內徑改善更優,房顫持續時間更短,房顫發作次數更少(P<0.05),說明采用胺碘酮與辛伐他汀聯合用藥治療效果更優于單純胺碘酮治療,因此臨床在治療陣發性房顫時盡可能采取聯合用藥方案,以保證確切療效。
作為治療陣發性房顫的一種臨床常用藥物,胺碘酮的治療效果已經得到臨床普遍認可。研究表明,在起搏引發的心房重構治療中,胺碘酮可發揮逆轉效果,并對心房顫動固有的可誘導性產生抑制,進而改善其穩定性[9]。此外,有文獻報道稱,長期應用胺碘酮治療可能引發較多不良反應,且患者病情有較大機率復發[10]。
辛伐他汀屬于他汀類藥物的一種,具有良好的調脂、抗炎以及抗氧化效果,對于平滑肌細胞增殖具有明顯抑制作用,有利于內皮功能的改善以及新生血管的形成,同時還可對血小板聚集以及炎性反應產生顯著的抑制效果,可在減少C反應蛋白質(CRP)的基礎上有效預防心房顫動。研究發現,常規抗心律失常藥物與辛伐他汀聯合使用的情況下可收到滿意療效[11]。
綜上所述,對于老年陣發性房顫患者而言,胺碘酮與辛伐他汀聯合治療方案效果確切,與單純給予胺碘酮治療方案比較效果更優,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梁海雁,駢晶,姚傳臣,等.瑞舒伐他汀對陣發性房顫患者C-反應蛋白、左心房內徑及房顫復發率的影響[J].河北醫藥,2012,34(19):2907-2908.
[2] 陳曉兒.穩心顆粒在老年陣發性房顫患者28例的療效及安全性觀察[C].中國第三屆中醫、中西醫結合暨非藥物療法防治腦血管病、腫瘤、糖尿病高級論壇論文集,2009:19.
[3] 肖飛,鐘國強,曾志羽,等.小劑量胺碘酮聯合氯沙坦對陣發性房顫復律后患者竇性心律維持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21):5270-5272.
[4] 張曉陽,王志峰,張向陽,等.替米沙坦對老年高血壓伴陣發性心房顫動患者左心房內徑、超敏C反應蛋白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3):3177-3179.
[5] 廖偉,嚴章林.纈沙坦與小劑量胺碘酮治療老年患者陣發性心房顫動的長期療效[C].第一屆全國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中青年醫師論壇論文集,2008:557-560.
[6] 王凱華,楊麗翠,林苗,等.老年陣發性心房顫動患者心房內及心房間的不同步性研究[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1,30(5):381-383.
[7] 閆秀蓮,張梅.厄貝沙坦聯合胺碘酮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P波離散度及陣發性房顫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5):1029-1030.
[8] 葛文坤,王志榮,張超群,等.超聲斑點追蹤技術評價陣發性房顫患者射頻消融前后左心房功能變化[J].徐州醫學院學報,2014(5):316-319.
[9] 王志敬,周茂峰,許東偉,等.替米沙坦預防高血壓并陣發性房顫患者房顫復發的效果及機制[J].山東醫藥,2011,51(23):7-9.
[10] 閆曉英,林小鳳.厄貝沙坦聯合胺碘酮對陣發性房顫復律后維持竇性心律的效果[J].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2012,21(2):191-193.
[11] 張祥.阿托伐他汀治療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陣發性房顫的臨床療效[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13):82-84.
(收稿日期:2014-09-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