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鷹
小學音樂這門學科承載著對學生進行藝術熏陶,實施素質教育的重任,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音樂教師在音樂教學中既要重技也要重藝,既要重知識也要重體驗,還要時刻牢記音樂教育的宗旨,即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去學習而不是被動受教。實踐證明讓小學音樂課趣味迭出,對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非常有效,下面談談我是如何讓小學音樂課趣味迭出的。
一、讓學生充分參與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師要想喚起青少年對某個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首先得讓青少年親自參與、體驗?!比魏蔚囊魳坊顒尤绻笔Я藢W生的充分參與,效果都不會太理想,充其量就是色彩蒼白的花架子,抑或是缺失靈魂的空殼子。因此,在教學活動中要創造多種可能讓學生參與教學的活動,讓學生在參與中對音樂學習產生濃濃的興趣。
如在一次期末復習課時,我把這一節課設計成了一次動物音樂會,學生們頭戴小動物的頭飾快樂地參與到這個動物音樂會中,一個個興趣滿滿的,有的上臺彈奏電子琴,有的跟隨著歡快跳躍的樂曲跳起了倫巴,也有學生帶來了自己的小提琴。不同的表演方式,演繹出了同樣美妙動聽的音樂,全班同學的興趣都被調動起來了,從他們的眼睛里可以讀出欣喜和歡樂。他們一個接著一個踴躍地上臺亮相,形式多樣,想唱就唱,想跳就跳,幾乎每個學生都充分參與到了這個音樂會中。學生們在這一過程中互相觀摩、欣賞,不僅大開了眼界,還增強了自信,關鍵是培養了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
二、聯系生活教音樂
在音樂教學中,教師不僅僅是教教材,還要適當補充一些教學內容。教師不能盲目補充,要聯系生活去選擇,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與學生的生活貼近的內容,加上教師得當的引導和新穎的教學形式等,可以對學生產生強烈的刺激。這樣,學生對音樂活動產生興趣,情緒高漲,然后就會主動積極地參與到音樂實踐活動中去。
如在教學一年級上冊《玩具進行曲》時,在課始用課件出示了各種各樣的玩具圖片(圖片是課前拍的),班上的學生也帶來了自己心愛的玩具,同時還讓該學生代自己的玩具向全班小朋友打招呼(錄音課前錄好的)。小芭比用英語跟大家問好,小狗有節奏地旺旺叫著跟大家問好,機器人模仿演員蔡明跟大家打招呼……學生們看著這些可愛的玩具非常激動,加之教師賦予這些玩具以生命,學生的興趣空前高漲,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接下來的學習環節中。于是他們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品嘗快樂。
三、巧用多媒體輔助
音樂教學是一門聽覺藝術,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聽中想象、感悟、審美、提高。因此,在教學中常常在“聽”上下功夫,以期讓學生主動被“聽”所吸引,繼而在“聽”中想象、感悟、審美、提高。在“聽”上下功夫,巧用多媒體是一個不錯的舉措,多媒體的優勢就是集視、聽、唱、賞于一體,能夠全方位地滿足聽眾的感官刺激。
如我指導學生欣賞《月光下的鳳尾竹》時,學生能夠感覺到樂曲的美,但是卻不能夠細細體會樂曲中不同段落表現的不同意境。于是,我借助多媒體首先出示了一些傣族風土人情的圖片讓學生欣賞,然后把傣族的孔雀舞、葫蘆絲和不同的樂段結合,分別讓學生欣賞,使得欣賞更加直觀、生動。學生在情景交融中獲得對樂曲藝術形象的體驗,不僅豐富了學生的音樂認識,而且也最佳激發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四、加強師生的交流
任何一門學科的教學都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教師在教學中要找準自己的位置,在學生參與的活動中扮演好催化劑的角色,推動學生積極參與音樂活動。在音樂活動中,教師時而鼓勵,時而出謀劃策,時而攜手同行,時而快樂交流。在一系列“時而”中學生得到樂趣和信心,同時也會產生進一步參加音樂活動的動力。
如在教學《大鹿》一課時,我就設計了一個表演環節。在這一環節中,和學生一起扮演大鹿、小兔、獵人。教師扮演著不同的角色,跟學生一起合作,學生在跟老師合作時興致更高。教師一會兒扮演大鹿,一會兒扮演小兔,教師的表演技巧對學生來說同樣也是一種示范,能夠給學生帶來啟發。但是那些平時就比較膽小、內向的學生,在和教師合作中還會有點緊張和害怕。這時候,教師要耐下心來鼓勵他們,不時給予這些學生更多的肯定,教師的鼓勵和肯定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這些活動有了教師的參與后,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也增強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一節趣味的音樂課可以給學生帶來愉悅,可以引領學生打開通往音樂城堡的大門,可以喚起學生對音樂學習產生長遠且濃厚的興趣。無論是面對低年級的學生,還是中高年級的學生,教師要想激發起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教師就要充分展現自己的魅力和提升駕馭課堂的能力,讓音樂課趣味迭出?!簦ㄗ髡邌挝唬航K省海門市通源小學)
□責任編輯:鄧? 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