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長勇 高 強 顏廷武
(中國海洋大學管理學院,山東青島266071)
金融危機對抗蟲棉制種區農戶生產意愿的影響
邵長勇 高 強 顏廷武
(中國海洋大學管理學院,山東青島266071)
在世界金融危機大背景下,為了了解抗蟲棉制種區農戶生產的意愿,本文選擇山東惠民縣的3個鄉鎮18個村600余抗蟲棉制種戶進行了入戶調查。樣本選擇主要采用分層抽樣和簡單隨機抽樣相結合的方法,借助SPSS統計分析軟件,按照不同的分組方法對回收的有效問卷進行了數據的統計處理。調查顯示:抗蟲棉種的生產市場需求明顯減弱、制種收入大幅下降、制種貨款賒欠嚴重、農資價格居高不下、制種投入壓力加大、制種愿景凸顯不高。在深入剖析抗蟲棉制種主產區農戶農業生產的首要障礙、最為迫切的生產要求、最受收入水平低下的抗蟲棉制種農戶歡迎的以及生產和銷售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等的基礎上,提出了加快選育突破性品種、提高棉花良種補貼標準、將棉花制種工作納入農資綜合補貼范圍、適當提高棉花的收購價格、盡快啟動抗蟲棉制種基地建設項目、恢復“發展棉花生產專項資金”項目、培育抗蟲棉制種專業合作組織等解決對策;制定出了包括政策扶持和加強棉花制種產業組織優化的一整套措施。
金融危機;可持續發展;抗蟲雜交棉制種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產國和消費國,也是最大的紡織品生產國和出口大國,約30%的紡織品銷往國際市場。但2008年以來,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紡織品需求不旺,棉花市場低迷,棉花生產再次出現滑坡局面。在植棉收益大幅下降的背景下,抗蟲棉制種區農戶收益如何?有什么影響?有何特點?有什么發展趨勢?都是亟待了解的問題。為此,我們選擇山東惠民縣的3個鄉鎮抽樣進行了入戶調查,期望為抗蟲棉制種生產規劃提供依據。
山東省惠民縣位于山東省北部平原,面積1 357 km2,轄10鎮4鄉,人口62萬,全縣耕地面積110萬畝,人均1.93畝,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5畝,目前已經擁有棉花制種企業12個,抗蟲雜交棉制種面積超過25 000畝,常規抗蟲棉種繁育8 000畝,可生產F1代抗蟲雜交棉種237.5萬kg,常規棉種80萬kg。惠民縣棉花制種技術領先、品種齊全,是農業部確定的良種繁育基地,抗蟲雜交棉制種優勢突出,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棉花制種基地。
2009年6月,進行了入戶問卷調查與走訪座談。問卷調查涉及3個鄉鎮18個村600余抗蟲棉制種戶,共發放問卷600份,回收有效問卷585份。借助SPSS統計分析軟件,按照不同的分組方法對回收的有效問卷進行了數據的統計處理。
樣本選擇主要采用分層抽樣和簡單隨機抽樣相結合的方法。調查選點情況及調查抗蟲棉制種戶數量見表1。
在分析過程中,運用不同的分組方法,從不同角度對惠民縣抗蟲棉制種主產區的現狀作了深入剖析。具體的分組情況及其比重見表2。
3.1 基本情況
通過表3,我們可以看出,抗蟲棉制種農戶棉花制種2007年平均畝收入 6 330元,而 2008年平均畝收入4 891.60元。在問卷調查2007年生產雜交種還是常規種的意愿中,有70%的抗蟲棉制種農戶選擇生產雜交種,30%的制種農戶選擇生產常規種。2007年家庭總收入調查結果顯示,100%的抗蟲棉制種農戶選擇家庭總收入在10 000元以上。在問卷調查2008年生產雜交種還是常規種的意愿中,有70%的抗蟲棉制種農戶選擇生產雜交種,30%的制種農戶選擇生產常規種。在除去棉花制種以外的家庭收入來源渠道調查中,有90%的抗蟲棉制種農戶選擇外出打工,有40%的抗蟲棉制種農戶選擇家畜養殖業,有10%的抗蟲棉制種農戶選擇種植其他作物,有10%的抗蟲棉制種農戶選擇經商。綜合2008年和2007年家庭收入相比,認為上升的占90%,有10%的認為不降不升;但是認為棉花制種收入下降的占90%,有10%的認為不降不升。幾乎100%的抗蟲棉制種農戶認為總體收入不降的原因是由于外出打工,彌補了家庭收入。有80%的抗蟲棉制種農戶認為,棉花制種比種植其它農作物收入要高,只有20%的抗蟲棉制種農戶認為,棉花制種與種植其它農作物收入相當,沒有明顯提高。有80%的抗蟲棉制種農戶認為,生產雜交種的效益比生產常規種的效益要高,有20%的抗蟲棉制種農戶認為,生產常規種成本低,總體效益高。通過調查發現,2009年棉花生產雜交種的農戶占到100%。

表1 調查選點及樣本分布一覽Tab.1 Sampling spots and distribution list

表2 樣本分組情況一覽Tab.2 Sample groups

表3 2007,2008年抗蟲棉制種農戶棉花制種調查統計結果Tab.3 The statistics of the farmers’situation who produced anti-insect cotton seed in 2007’and 2008’
通過表4,我們可以看出,2010年,有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的農戶占到70%,只有30%的農戶選擇不會擴大種植面積。選擇有擴大種植規模的農戶中,有60%的認為自己沒有其他出路,有40%的認為外出打工收入不穩定。選擇不擴大種植面積的農戶中,有90%的認為棉種價格降低,只有10%的農戶認為勞動力不足;經過調查,認為家庭收入主要用于家庭生活開支的農戶占80%,有30%的農戶選擇用于子女教育,選擇看病的占70%,選擇儲蓄的占60%,有30%的農戶發展農業生產;認為近幾年家庭收支持平的農戶占30%,略有積蓄的占70%;在對目前提高家庭收入困難的限制因素項目的調查項目中,有60%的農戶認為缺乏投資資金,40%的抗蟲棉制種農戶認為,勞動力不足是限制因素,30%的農戶認為打工收入不穩定,75%的認為棉種價格偏低;在對政府關心制種農戶收入問題的項目中,有10%的農戶認為政府部門非常關心制種農戶的收入問題,有30%的認為比較關心,有50%的認為關心一般,有10%的農戶認為不關心。幾乎100%的抗蟲棉制種農戶建議政府提高棉花和棉種收購價格,加大農業補貼,保障抗蟲棉制種農戶收入,提高農民生活質量。有80%的制種農戶建議政府出臺政策給制種農戶貸款,有24%的制種農戶建議政府提供銷售門路,還有56%的抗蟲棉制種農戶希望政府教給更多的科學技術。

表4 2010年抗蟲棉制種農戶生產意愿調查統計結果Tab.4 The statistics of farmers’willingness to produce anti-insect cotton seed in 2010’
3.2 對抗蟲棉制種生產的影響
(1)市場需求明顯減弱。2008年以來,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紡織品需求不旺,棉花市場低迷,棉花生產再次出現滑坡的局面。受棉花市場影響,棉種的銷售受到很大影響,許多棉花種植基地改種其它農作物,棉種的銷量減少。2009年盡管實行了棉花良種補貼項目,但是仍有不少農戶放棄種植棉花,棉種的市場需求明顯減弱。
(2)制種收入大幅下降。抗蟲棉種的定單收購價格為40元/kg,價格基本保持平衡,但棉花的收購價格為近6年的最低。價格下跌和生產成本上升兩項合計,2008年棉農每公頃減收750元以上,植棉收益大幅下降。
(3)制種貨款賒欠嚴重。由于受市場的影響,棉種企業銷路不暢,特別是2009年山東棉花良種補貼部分中標棉種價格接近成本價,有些企業因為價格原因放棄投標,造成棉種大量積壓,貨款不能回籠,制種貨款賒欠嚴重。
(4)農資價格居高不下。2008年棉花生產期間,原油價格一路飆升,并且其他原材料的價格也在持續上漲,推動了農業生產資料,像柴油、化肥、農藥、種子等價格以及勞動力工資的上漲,農資價格居高不下。
(5)制種愿景凸顯不高。由于農民外出務工的收益遠大于種棉的收益,這更使得抗蟲棉制種的機會成本上升。農民的生產成本不斷提高,抗蟲棉制種的收入不斷減少,越來越多的農民選擇外出打工。總體來看,抗蟲棉制種生產積極性下降,制種愿景凸顯不高,棉花制種面積呈減少趨勢。
(6)制種投入壓力加大。2008年棉花生產期間,種子、化肥、農膜等生產資料價格以及勞動力工資上漲,每公頃植棉成本增加3 720元。新棉上市以來,國內棉價一路下跌,價格下跌和生產成本上升兩項合計,植棉收益大幅下降,制種投入壓力加大。
3.3 問題分析
3.3.1 生產和銷售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如表5所示,生產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市場信息缺乏,不了解市場行情(81.3%),化肥、農藥等農資價格偏高(53.1%),缺乏技術指導(26.3%)。可見,農村市場信息流通不暢已經成為惠民縣抗蟲棉制種主產區農戶農業生產的首要障礙。按不同分組來看,近一半的低收入村抗蟲棉制種農戶把農資價格偏高列為生產過程面臨的首要問題,驗證了近年來農資價格與低收入地區種棉農戶收入水平相比偏高的現實。
銷售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棉種及棉花價格偏低(75%),市場信息缺乏(43.7%),難以尋找銷售渠道(17.1%)。棉種及棉花價格偏低成為惠民縣抗蟲棉制種主產區農戶銷售過程中的首要問題。

表5 生產和銷售過程面臨主要問題調查統計結果Tab.5 The statistics of the main problems encountered during production and sell
3.3.2 最需要政府安排的生產服務項目問題
通過表6,可以看出,惠民縣抗蟲棉制種主產區農戶最需要政府安排的生產服務項目中,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加大對農業的保護,提高農產品特別是棉花收購價格和增加良種補貼、糧食直補等(76.7%),抑制生產資料價格過快上漲(58.5%),加強農業技術推廣(35.9%)。加大對農業的保護,提高農產品特別是棉花收購價格和增加良種補貼和糧食直補面積和品種成為惠民縣抗蟲棉制種農戶最為迫切的生產要求。進一步分析可知,就不同收入水平種棉農戶而言,中等收入和低收入抗蟲棉制種農戶是提高農產品特別是棉花收購價格和增加良種補貼、糧食直補需求的主體,比重均達75%以上。

表6 最需要政府安排的生產服務項目調查統計結果Tab.6 The statistics of the production services which mostly need the government offers
3.3.3 對勞動技能培訓的認識問題
通過表7的調查結果顯示,惠民縣僅有34.4%的抗蟲棉制種農戶參加過免費勞動技能培訓,其中,對培訓效果的評價,有51.1%的回答培訓效果很好,15.3%的回答培訓一般。更多的抗蟲棉制種農戶(65.6%)沒有參加過免費勞動技能培訓。其主要原因:52.5%的抗蟲棉制種農戶回答沒有舉辦過,38.7%抗蟲棉制種農戶回答沒有時間。
通過表8的調查顯示,抗蟲棉制種農戶最希望參加的免費勞動技能培訓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種植業技術(62.7%),養殖業技術(60.9%),農產品加工技術(36.5%)。可見,種植業和養殖業領域那些能夠給抗蟲棉制種農戶帶來快速致富的技術,是最受抗蟲棉制種農戶尤其是收入水平低的抗蟲棉制種農戶歡迎的。

表7 對勞動技能培訓的認識問題調查統計結果Tab.7 The statistics of farmers’attitude to learn labor technique

表8 最希望參加的免費勞動技能培訓調查統計結果Tab.8 The statistics of free-charge labor technique training that farmers want to learn mostly
2009年,棉花生產面臨新世紀以來的第三次滑坡。從2009年種植意向看,抗蟲棉制種生產積極性下降,制種面積呈減少趨勢。穩定發展棉花生產,需要國家政策扶持,投入一定要跟上,才能帶動抗蟲棉制種生產。在新的形勢下,繼續加大支持力度,建立棉花政策支持體系,非常必要,也十分迫切。
4.1 加快選育突破性品種
目前,生產上推廣的棉花品種遺傳基礎狹窄,同質化嚴重,缺乏突破性品種,特別是缺少棉花三系(恢復系、不育系、保持系)雜交新品種,制種成本居高不下,嚴重制約了抗蟲棉制種農戶的積極性。今后一個時期,國家應通過轉基因工程重大專項,組織科研力量協同攻關,加強棉花種質資源創新,加快選育品質,力爭在抗(耐)黃萎病、品質改良、減少制種成本等方面有明顯突破。
4.2 提高棉花良種補貼標準
目前,轉基因雜交抗蟲棉種子價格高,用種成本多。建議將棉花良種補貼標準由每公頃225元提高到375元,進一步降低種子成本支出。
4.3 將棉花制種工作納入農資綜合補貼范圍
棉花制種生產投入多,其物質投入是糧食的1.5倍左右,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對棉花生產影響比糧食還要大;扒花授粉用工每畝地需要2個勞力,時間需要45天,每天需支付35-40元人民幣。因此,建議將棉花制種納入農資綜合補貼范圍,以補助人力投入過高的困窘。
4.4 適當提高棉花的收購價格
農產品的適當漲價,將使社會投入和社會分配向農業、農村、農民適當傾斜,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將更強,農民富裕將成為可能。
4.5 盡快啟動抗蟲棉制種基地建設項目
惠民縣是我國最大的棉花制種基地,按照2009年中央一號文件要求,建議盡快啟動抗蟲棉制種基地建設項目,在優勢區域內建成一批標準抗蟲棉制種田,進一步提高綜合生產能力。
4.6 恢復“發展棉花生產專項資金”項目
1995-2001年國家實施了“發展棉花生產專項資金”項目,加快了轉基因抗蟲棉制種栽培模式以及病蟲統防統治的推廣應用。為解決當前制約棉花生產發展的瓶頸問題,建議恢復“發展棉花生產專項資金”項目,重點用于輕簡化栽培、節水灌溉和重大病蟲害防控等技術研發推廣力度,提高棉花產業競爭力,從而拉動轉基因抗蟲棉制種產業的發展。
4.7 培育抗蟲棉制種專業合作組織
通過合作組織將千家萬戶分散的抗蟲棉制種農戶有效地組織起來,提供生產服務,提高抗蟲棉種銷售經營的談判能力,增強話語權。積極爭取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支持,促進其健康發展。
The Effects of the World Financial Crisis on Farmers’Production Willingness in Regions of Producing Insect-resistant Cotton Seed
SHAO Chang-yong G AO Qiang YAN Ting-wu
(Management College,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Qingdao Shandong 266071,China)
Since 2008,the export of Chinese textile industry has faced a big challenge because of the world financial crisis,the shrink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demand directly led to the decrease of cotton production;as a result,the cotton seeds were hardly sold out and farmers’income dropped.In order to know farmers’production willingness in regions of producing insect-resistant cotton seed,the authors investigated more than 600 farmer households at 18 villages of 3 towns in Huimin County,Shandong Province.All the farmer households were chosen by two methods:layered sampling and causal sampling.All the valid questionnaire data were processed by SPSS analytical software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ampling ways.Based on these data,the authors analyze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haracters of the weak production market demand for insect-resistant cotton seed,such as low production income,bad credit on sell and buy,high prices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deep capital pressure and less willingness on producing seed.The primary obstacles to seed production in the major insect-resistant production areas,the urgent production demand and the main questionsfarmers care mostly in production and selling stageswere also involved.Basedon these analyses,the authors propose solutions including speeding up the significant breakthoughs in insect-resistant varieties,lifting the standard of cotton seed subsidy,adding cotton seed producting into the ranges of general subsidy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raising the cotton price to a suitable level,setting up projects for anti-insect seed production bases,restoring program of“special capital for developing cotton production”and fostering the concerned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At the same time,a full set of measures including government supporting policies and organization optimization for cotton seed producing industry are also drew up.
financial crisis;sustainable development;production of hybrid insect-resistant cotton seed
F323.8
A
1002-2104(2010)10-0147-05
10.3969/j.issn.1002-2104.2010.10.025
(編輯:李 琪)
References)
[1]馬淑萍,王戈,龍熹.金融危機對棉花生產的影響及發展對策[J].中國棉花,2009,36(5):2-4.[Ma Shuping,Wang Ge,Long Xi.TheEffect ofFinancialCrisis on Cotton Produ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Proposals[J].China Cotton,2009,36(5):2-4.]
[2]夏菲.金融危機對中國紡織業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財經管理,2009,5(上旬刊):173-174.[Xia Fei.The Effect of Financial Crisis on Chinese Textile Industry and Analysis of Solutions[J].Finance and Economic Management,2009,(5)(First half Monthly):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