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云

研究和發展大客飛機是幾代中國人的夢想。研制、生產大客飛機體現了一個國家整體技術實力,目前世界僅有少數幾個國家具備這種實力。隨著我國航空技術的發展及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研制大客飛機已經不是夢想。但研制大客飛機前提是必須滿足適航性要求,對材料、元器件、零部件、設備、系統等的要求非常高。目前我國與之配套的產業基礎相對還比較薄弱,還不能完全滿足民機的研制需要。國外在這方面積累了幾十年的經驗,技術基礎雄厚,配套產品已通過FAA、JAA和EASA適航認證,并已廣泛用于民用飛機上。
中國自己制造的民用飛機究竟是完全依賴國外配套產品,還是自主研制國產化配套產品?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中國必須走國產化之路。
這其中,航空標準件國產化就得到了很多人的一致認同。2009年11月12日,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第一屆材料供應商大會在上海召開,貴州航天精工制造有限公司是本次參會的唯一國內標準件產品供應商。
作為航空航天緊固件專業研制生產單位,貴州航天精工制造有限公司在緊固件領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研制生產管理體系和設備設施保障體系,從一開始便積極投入到ARJ21-700飛機配套件國產化設計研發和試制批產工作中。
讓人振奮的是,貴州航天精工制造有限公司研制的承力快卸鎖產品已經通過中國民航局適航審查,并已裝配到ARJ21-700支線飛機上。其意義在于:
第一,走國產化之路可以打破國外的技術壁壘。由于意識形態的不同,價值觀念的不同,一些西方發達國家挖苦心思地阻撓中國的發展,限制一些高精尖技術對中國的出口,甚至還不允許自己的盟國出口這些技術給中國。這些技術我們是從國外既學不來又買不到,必須依靠自主創新、鍥而不舍組織攻關的。
第二,走國產化之路可以提升中國民機的市場競爭力。它解決了我們“有”和“無”的問題,如果我們自己不能生產國產民機需要的零部件,暫且卻不說國外對我們的封鎖,就算人家暫時發慈悲愿意買給我們,那價格也是高的離譜,中國民機商用之路從何談起?!因此,只有我們自己生產出滿足適航要求的航空標準件,國外標準件那高昂的價格才會低下頭。零部件產品價格的降低,民用飛機才具有更強的低成本優勢。
第三,走國產化之路可以推動相關產業升級。由于要滿足適航的要求,兼安全性、經濟性、耐久性于一體,因此,對原材料、生產工藝、關鍵技術、相關設備、管理人才、技術人才等的要求都非常高,國產化勢必會影響和帶動我國相關產業的升級。
但是,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國產化工作是前無古人的事情,沒有經驗可借鑒,需要我們自己不斷探索實踐。首先需要我們創新體制機制。體制機制創新,是國產化工作成敗得失的關鍵。國產化工作成功實施,必須要有一個好的體制機制做保障。其次需要我們創新管理經營模式。國產化之路必須按照市場經濟原則,按照適航性的要求,在產品研制生產、市場開發營銷、用戶支援服務和資金籌措運營等方面進行管理經營模式的創新。國產化工作能否成功關鍵在于人,因為任何工作最終都要落實到人,是靠人來實現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培養出一流的技術和管理人才。
國產化工作一定還會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要想獲得國產化的成功,還需要我們有遠見、勇氣、信心和力量。只要我們有百折不撓的決心和鋼鐵般的意志,齊心協力,扎實工作,積極應對各種困難,我們相信國產化之夢并不遙遠,貴州航天精工制造有限公司就是她的見證者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