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慧慧 王 玉
(上海師范大學商學院,上海 200234)
[人力資源 ]
人力資本投資結構與經濟增長
——基于擴展的MRW模型的理論分析
宋慧慧 王 玉
(上海師范大學商學院,上海 200234)
從人力資本投資結構的角度分析,人力資本投資分為健康投資、基礎教育投資和高等教育投資。當基礎教育投資占總人力資本投資的比例等于人力資本增量關于基礎教育投資的彈性,高等教育投資占總人力資本投資的比例等于人力資本增量關于高等教育投資的彈性時,人力資本增量達到最大,進而最大程度地促進經濟增長。同時,合理安排人力資本投資中各要素比例對促進經濟增長也有重要意義。
人力資本;投資結構;彈性;MRW模型
Becker最早在人力資本投資分析中引入結構因素,將人力資本投資劃分為教育、培訓、醫療保健和遷移等不同形式。隨后,結構作為影響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在結構主義發展經濟學中得到重視,其中 Kuznets分析了制度結構和經濟結構對于經濟增長的影響;Chenery則是將結構因素引入新古典增長模型中,實證分析了結構變化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但是在進行跨國比較時又忽略了結構的作用;Jorgenson和 Griliches在細分資本類型和影響生產率的各種勞動的不同特點 (如受教育程度、年齡和性別等)基礎上,分析了不同質的勞動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不同質的勞動可以理解為人力資本結構。
國內關于人力資本投資結構研究的文獻較少,近幾年才引起學者重視。郭繼強將人力資本投資分解為用于提升資源配置能力和資源轉換能力兩部分投入,深入分析了人力資本投資結構與人力資本增量之間的關系和人力資本投資結構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楊建芳將人力資本投資分為教育投資和健康投資兩個要素,考察了技術進步外生和內生兩種增長模型,并運用中國省際數據分別對模型進行了實證分析,結果表明人力資本積累和存量以及人力資本形成要素教育和健康對經濟增長都有重大影響。余長林也是將人力資本投資劃分為教育投資和健康投資兩個方面,從理論上分析了人力資本投資結構與人力資本增量和經濟增長的影響。陳浩認為人力資本投資存在類似于馬斯洛層次結構關系,給出了不同投資層次下的 4種人力資本結構理論假說,并進行了實證檢驗,認為人力資本投資對我國經濟增長具有顯著意義,但是作用機制不強,而且人力資本結構因素對我國地區差距有較好的解釋力。
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本文將人力資本投資分為健康投資、基礎教育投資和高等教育投資三方面,從理論上分析健康投資、基礎教育投資和高等教育投資形成的人力資本投資結構與人力資本增量和經濟增長之間的內在關系。
影響人力資本投資結構的因素很多,受教育程度和健康狀況是影響人力資本的兩個關鍵因素,又鑒于教育具有鮮明的階段性特點,本文將人力資本投資因素劃分為健康投資、基礎教育投資和高等教育投資三方面,進而分析人力資本投資結構與人力資本增量之間的關系。在一個經濟體的人力資本投資中,各組成要素在人的一生中是同時存在的,他們之間相互影響,相互滲透,既非完全替代,又非完全互補的關系。一般情況下,當個人同時進行健康投資、基礎教育投資和高等教育投資所形成的人力資本投資數量,比僅僅進行期中一種人力資本投資所形成的人力資本數量要大。因此可以假定人力資本增量函數具有嚴格凹性。
用IM、IBE、IAE、分別表示用于健康投資、基礎教育投資和高等教育投資所形成的人力資本投資,用R表示三種人力資本投資組合所形成的人力資本數量或人力資本增量。人力資本投資遵循C-D函數形式(楊建芳等,2006),因此人力資本增量可以表示為:

其中,μ為外生參數,1-α,α ε和α(1-ε)分別為人力資本增量關于健康投資、基礎教育投資和高等教育投資的彈性。健康投資、基礎教育投資和高等教育投資在生成人力資本中替代彈性為 1。
在人力資本投資總量既定的情況下,人力資本投資的形成可以分解為健康投資、基礎教育投資和高等教育投資三個部分,三者必然存在此消彼長的關系,這種關系可以表示為:

其中,SH表示人力資本的投資率,為不變的外生參數;Y表示經濟中的總產量。因此人力資本增量最大化問題可以表示為:

從(4)式、(5)式和(6)式可以得到結論一。

、不變的外生參數以及人力資本投資數量SHY共同決定的。
結論一的意義在于,當人力資本投資數量一定時,這時只要選擇一個健康投資、基礎教育投資和高等教育投資的一個合適的比例,就能使人力資本增量達到最大。正如(4)式和(6)式中顯示,此比例正好等于人力資本增量關于基礎教育投資和高等教育投資的彈性時,人力資本增量達到最大。因此,只要改進有關人力資本投資的政策、制度、技術等因素來影響健康投資、基礎教育投資和高等教育投資的比例,就能使人力資本投資更好地轉化為人力資本增量。
MRW模型是研究人力資本與經濟增長的經典模型,Mankiw、Romer andWeil在 Solow模型的基礎上加入人力資本因素,但是該模型假定技術外生給定、且沒有考慮人力資本對技術進步的影響。本文在擴展的MRW模型基礎上,重點分析健康投資、基礎教育投資和高等教育投資形成的人力資本投資結構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
假定經濟體系中有兩個部門,一個是產品生產部門,另一個是研發部門。人力資本在這兩個部門間分配,投入到產品生產部門的比例為 1-λH,投入到研發部門的比例為λH;研發部門不使用物質資本和勞動,產品生產部門使用全部物質資本和勞動;由于技術在某個場合的使用不影響它在其它場合的使用,因而兩個部門均使用全部技術存量。
產品部門的生產函數:

其中,Y為產出,K為物質資本,H為人力資本總量,A為技術水平,L為勞動,勞動增長率n為外生給定。α、β為外生參數,且 0π α、β π1,0π α+β π1。
技術的增長取決于用于研發的人力資本和技術水平:

其中,B、γ、θ為 外 生 參 數,Bφ0,0π γ π1,0π θ π1,0π γ+θ π1。
為了分析人力資本投資結構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本文假定:




由(19)式可以得到如下結論:
結論二:人力資本投資結構對經濟增長產生重要影響。人力資本投資中用于基礎教育投資的比例影響人均產出的高低,最大程度促進經濟增長的基礎教育投資比例等于人力資本增量關于基礎教育投資的彈性,即φ=α(1-ε);人力資本投資中用于高等教育投資的比例影響人均產出的高低,最大程度促進經濟增長的高等教育投資比例等于人力資本增量關于高等教育投資的彈性,即 φ=α ε(這與人力資本投資結構分析得到的命題一致)。
由結論一可知,當基礎教育投資占總人力資本投資的比例等于人力資本增量關于基礎教育投資的彈性,高等教育投資占總人力資本投資的比例等于人力資本增量關于高等教育投資的彈性時,人力資本增量達到最大,再結合結論二可知人均產出也將達到最大,即人力資本投資結構達到一個最佳比例時能夠使得人力資本增量達到最大,進而最大程度地促進經濟增長。
結論三:在其它條件(參數ρ和SH)不變的情況下,最大人力資本增量將推動最高的均衡經濟增長率,即經濟均衡時的人均產出與人均人力資本增量呈正相關關系。
用圖 1和圖 2來說明結論三,當φ π λ1,φ π λ2時,均衡時的人均產出隨人力資本投資中基礎教育投資和高等教育投資比例的增加而增加,且當φ=λ1,φ=λ2時人均產出達到最大,此時,如果再增加人力資本投資中基礎教育投資和高等教育投資比例,均衡時的人均產出反而會下降。說明在人力資本投資過程中,不能盲目強調教育的作用,也應重視健康資本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即人力資本投資結構影響經濟增長。

圖 1 均衡時人均產出與高等教育投資比例關系圖
結論四:所有提高ρ的因素都能提高均衡時的人均產出,即人均產出與λH、δ、n負相關,與γ、θ、SK正相關,人力資本投資率SH的上升也能提高人均產出。結論四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影響經濟增長因素的多樣性和復雜性。

圖 2 均衡時人均產出與高等教育投資比例關系圖
人力資本投資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可以從兩方面進行分析。一方面,人力資本與物質資本間存在替代關系和互補關系。替代關系即在特定技術下兩者存在某種程度的替換,對于人力資本投資而言,如果人力資本較之物質資本的相對價格較低,生產要素的替代效應和規模效應便會增加產出;互補關系即人力資本投資與物質資本投資要匹配也能提高人力資本的邊際產出和物質資本的邊際產出。另一方面,人力資本投資的數量和結構推動經濟增長的前提是必須與產業結構相匹配,人力資本投資必須有助于產業結構的升級和產業結構的合理化,這樣人力資本投資才可以更有效地促進經濟增長。
人力資本投資數量和結構都影響人力資本的增量,也對均衡經濟增長路徑產生影響。當基礎教育投資占總人力資本投資的比例等于人力資本增量關于基礎教育投資的彈性,高等教育投資占總人力資本投資的比例等于人力資本增量關于高等教育投資的彈性時,人力資本增量達到最大,進而最大程度地促進經濟增長,說明了人力資本投資結構對經濟增長的制約,合理安排人力資本投資中各組成要素比例對促進經濟增長也有重要意義。
事實上,人力資本投資的結構與數量能有力推動經濟增長所隱含的前提條件是人力資本投資結構必須與產業結構相適應(郭繼強,2005)。人力資本投資推動經濟增長必須經過若干中間環節,其傳遞過程:人力資本投資→人力資本增量→人力資本投資結構→產業結構→經濟增長。只有人力資本投資結構與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相對應,經濟才能持續增長。
[1]Becker,Gary S.1962,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A TheoreticalAnalysi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ics,70(Supplement):19-49.
[2]Kuznets,S.1966,Modern Economic Growth:Rate,Structure and Spread[M].Yale University Press:437-452.
[3]郭繼強.人力資本投資的結構分析[J].經濟學(季刊),2005(4):689-706.
[4]楊建芳,龔六堂,張慶華.人力資本形成及其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一個包含教育和健康投入的內生增長模型及其檢驗[J].管理世界,2006(5):10-18.
[5]余長林.人力資本投資結構與經濟增長——基于包含教育資本、健康資本的內生增長模型理論研究[J].財經研究,2006(10):102-112.
F061.1
A
1002-2880(2010)09-0121-03
(責任編輯:梁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