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梅芳,劉韻清
(南華大學,湖南 衡陽 421001)
論和諧文化在和諧社區建設中的作用
□ 黃梅芳,劉韻清
(南華大學,湖南 衡陽 421001)
和諧文化是一種先進文化,它具有導向、激勵、調控三大社會功能。和諧文化能夠為和諧社區的構建提供思想基礎和精神動力,為和諧社區的管理提供精神支柱和思想紐帶,為和諧社區的健康發展提供價值導向和思想保證。因此,建設中國特色的社區和諧文化,一是要繼承和弘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二是要批判地吸收外國文化的有益成分;三是要堅持 “以人為本”,實現和諧文化的共建共享。
和諧文化;和諧社區;核心價值
“和諧文化以崇尚和諧、追求和諧為價值取向,融思想觀念、思維方式、行為規范、社會風尚為一體,反映著人們對和諧社會的總認識、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1]和諧文化以其最活躍、最生動、最具吸引力、最具感染力的方式滿足了人們的精神需求,維系著社會各項事業的有序發展。社區是現代社會的基本單位,通過和諧社區建設將會推動和諧社會的建設;和諧文化是構建和諧社區與和諧社會的靈魂,加強社區的和諧文化建設,有助于促進社區和諧與社會和諧。因此,探討和諧文化在和諧社區建設中的作用,對于建設和諧社區與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所謂和諧文化,是指以崇尚和諧、追求和諧為價值取向的思想文化。它是以和諧為思想內涵的文化形態,包括和諧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行為規范、社會風尚等多種存在方式。一般來講,社會主義和諧文化應包括以和為貴的價值理念、和而不同的思維方式、包容差異的處世態度、仁愛寬容的行為方式、“協和萬邦”的國際觀、天人合一的生態觀等內容。中華民族自古就崇尚“和”。“和”包含和諧、和睦、和善、中和等含義,包含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即凡是促進社會和諧、有利于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文化都可以統稱為和諧文化。和諧文化是人類精神進步的產物,倡導、闡釋、傳播和踐行體現和諧精神的和諧文化,理所當然屬于先進文化。
作為一種軟實力,和諧文化對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決定著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決定著社會的價值取向,影響著人們的行為取向并構成人們的行為準則。它具有三種功能:
⒈導向功能。和諧文化對人們的價值取向和行為規范起著導向作用,它具有明顯的傾向性,這種傾向性能夠促使人們深刻地認識自我以及自我與他人、社會、國家、民族、自然的關系。和諧文化以追求和諧為價值取向,采取和諧的思維方式和行為規范,有助于形成和諧的社會風尚。和諧文化協調科學與人文的關系,有助于提升人們的精神境界。使人們正確地看待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的關系,自覺抵制各種錯誤思想,形成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⒉激勵功能。古人云: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和諧是事物發展的動力之源,和諧文化是社會進步的精神動力。和諧文化可以激發人們的奮發進取精神。建設社會主義和諧文化,能夠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克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發揮其凈化心靈、陶冶情操的功能,塑造具有健全人格和高尚道德的社會主義公民。
⒊調控功能。和諧的價值取向能規范人們的行為方式,抑制或消除某些不和諧因素與道德失范現象,促使人們自覺地保持和諧的行為方式和生活方式。和諧文化能夠強化人們的集體意識,使個人具有強烈的集體認同感和歸屬感,增強人與人之間的親和力和凝聚力,有助于人們確立關心社會、關愛他人、熱心社會公益活動的意識,能夠促使人們形成互幫互助、團結合作的人際關系。有助于形成全社會的合力,提高國家的文化軟實力。
和諧文化不僅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靈魂,也是建設和諧社區的靈魂。構建和諧社區,需要以和諧文化為思想基礎和精神動力;管理和諧社區,需要以和諧文化為精神支柱和精神紐帶;發展和諧社區,需要以和諧文化為價值導向和思想保證。
⒈和諧文化能夠為和諧社區建設提供正確的思想基礎。它能夠給人們以建設和諧社區的目標和力量,引領社區向著更加和諧的方向發展。和諧文化倡導和諧的價值取向,能夠引導人們正確處理社區生活中的復雜矛盾,鼓勵一切有利于促進社區和諧的思想行為,不斷增加社區生活中的和諧因素。和諧文化能夠對社區和諧制度機制的建構發揮重要的指導作用,約束和規范社區秩序,促進各種制度機制的優化,保障社區在和諧的軌道上運行。
⒉和諧文化能夠為和諧社區建設提供精神動力。和諧社區是和諧政治、和諧經濟、和諧文化、和諧生態環境的有機統一體。社會主義和諧文化是和諧社區的重要內容之一。和諧文化可以激發人們建設和諧社區的熱情,增強社區居民的凝聚力和創造力,提高社區居民的文化品位和智力水平,從而推動和諧社區的形成。民族精神具有民族凝聚功能、精神激勵功能、價值整合功能、行為規范功能。[2](p245)和諧社區建設需要用民族精神來武裝社區居民,使每個社區居民都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因此,加強社區的民族精神教育,有助于促進社區的和諧發展。改革創新精神也是和諧文化的重要內容。在構建和諧社區過程中,我們必須弘揚改革創新精神,培育社區居民的改革創新意識,增強社區居民的創新能力。
和諧社區需要管理和諧化。社區管理的和諧化包括管理思想的和諧化、管理關系的和諧化、管理秩序的和諧化。而實現社區管理的和諧化需要和諧文化作為精神支柱與思想紐帶。首先,和諧文化有助于社區管理者樹立和諧的管理思想,把“和為貴”作為核心的管理理念,把追求社區和諧作為社區管理的目標,把和諧作為評價社區管理水平的標準。其次,和諧文化有助于形成和諧的社區管理關系。在社區管理中,要實行民主管理、科學管理,發揮社區居民在社區管理中的主體作用,形成和諧的黨群關系、干群關系。再次,和諧文化有助于形成和諧的社區秩序。和諧文化作為人民群眾的精神家園和情感依托,對社區的繁榮發展、和諧穩定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設和諧文化,既能夠發揮文化的調節和整合作用,營造和諧的制度環境和文化氛圍,也能夠引導人們形成和諧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使和諧的理念成為社區居民共同的價值取向。
⒈和諧文化可以為和諧社區的健康發展、科學發展提供價值導向。要實現社區的健康發展、科學發展,關鍵在人。和諧文化有助于引導社區居民實現內心和諧,而人的內心和諧有助于和諧社區的建設。“文化在其最初時以及伴隨其在整個進化過程中所起的根本作用,首先在于滿足人類最基本的需要。”[3](p28)建設和諧文化,一方面能夠滿足人們精神和物質的各種需要;另一方面,也能在和諧的氛圍中給人以啟迪。和諧始于內心,良好的心態、健全的人格,是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標志,也是社區和諧的基本條件。在現代社會,隨著工作、學習和生活節奏的加快以及競爭的加劇,人們的精神壓力也隨之加大,這些因素既能夠激發人們奮發進取、頑強拼搏的精神,也容易使人們產生急功近利、心浮氣躁的心態。對此如果不能及時疏導,長期累積容易使人產生極端行為,影響社會的和諧穩定。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和諧理念和現代心理科學對于現代人焦慮、緊張、壓抑的心理都有很好的緩解、調適和疏導作用。通過和諧文化的建設,一方面,可以加強人的自身修養、自我完善,塑造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格,建構人們良好的“精神家園”;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詢網絡”,確保各種不良情緒得到有效疏通和化解,使人們以開闊的心胸和積極的心境看待問題,用理性合法的方式表達利益訴求。[4]這都將有利于和諧社區的構建,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創造良好的環境。
⒉和諧文化可以為和諧社區的健康發展、科學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思想保證。和諧文化的核心內容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用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社區的干部群眾,能夠幫助他們樹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形成人人愛祖國、愛家鄉、愛社區的精神風貌,培養開拓進取、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樹立“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從而為發展和諧社區提供思想保證。
“在5000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5]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和諧”的價值理念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古圣先賢很早就強調天人和諧、群己和諧、人我和諧、身心和諧。在中國獨具特色的優秀文化傳統中,和諧是最重要的命題與核心價值,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旋律,也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值得我們重視和借鑒。因此,建設社會主義和諧文化要努力挖掘中國傳統文化資源,繼承和弘揚傳統的和諧理念。要吸收一些與現代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傳統和諧文化,并結合時代特點在新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加以弘揚和超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正是這一價值理念的現實表達,充分展現了其堅實的歷史文化基礎。
民族的文化同時也是世界的文化。建設社會主義和諧文化不僅要繼承和弘揚中國優秀的傳統和諧文化,而且應該批判地吸收外國文化的有益成分。隨著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速度的加快,各種思想文化之間相互交流、相互碰撞、相互融合,多元文化沖突與融合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歷史經驗表明,開放的文化、交流的文化一定是有生命力的文化。因此,建設和諧文化必須以開放的心態對待西方文化,提倡寬容,正確處理指導思想一元化與社會文化多樣性之間的關系,弘揚主旋律,尊重多樣性。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立足國情,批判地吸收西方文明中的先進成分,準確把握中西方文化的契合點,取長補短,共同發展。古希臘文化中就有“和諧即美”的觀點。近代西方不少有識之士也極力贊賞中國傳統的和諧文化。反對戰爭,主張和平,不僅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也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呼聲。因此,批判地吸收外國文化中關于贊賞和諧的有益成分,對于我們今天建設社會主義和諧文化及和諧社區,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切文化都來自于人民、為了人民、服務人民,人民群眾是構建和諧文化的主體,因此,建設和諧文化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把滿足人民群眾對和諧文化的需求、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建設和諧文化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點。和諧文化依靠人們內在的心理活動,潛移默化地發揮作用,能夠對人們的思想和行為產生影響。為此,建設社區和諧文化必須對社區居民進行和諧思想方面的教育,使其蘊于心,發于行,形成普遍的社會風尚。要堅持社區和諧文化創建活動的廣泛性,把和諧文化創建融入和諧社區的各個層面;要堅持社區和諧文化創建活動的多樣性,發動社區群眾積極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通過輿論宣傳、團體教育、群眾活動等多種途徑培育社區和諧文化,營造推崇和諧、向往和諧、維護和諧的濃厚文化氛圍,努力使和諧思想理念入耳、入腦、入心。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創造優秀的文化產品,為社區群眾提供優質的精神食糧。要堅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營造積極健康的思想輿論氛圍。要深入推進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為主題的社區文化建設,促進公益性文化事業與經營性文化產業的協調發展,不斷豐富和滿足人們多樣性的文化需求,形成共建社區和諧文化的良好格局。通過共建社區和諧文化活動,使和諧文化成為社區群眾共同的理想目標、共同的道德情操、共同的價值取向和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真正實現社區和諧文化的共建共享。
[1]劉云山.建設和諧文化鞏固社會和諧思想基礎[N].人民日報,2006-10-24(2).
[2]廣東中華民族凝聚力研究會.中華民族凝聚力學[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3]衣俊卿.文化哲學十五講[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4]李建.建設和諧文化對構建和諧社會重要功能初探[J],2007,(6).
[5]江澤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N].人民日報,2002-11-18(1).
(責任編輯:高 靜)
The Influence of the Harmonious Culture in the Harmonious Community Construction
Huang Meifang,Liu Yunqing
Harmonious culture is a part of the advanced culture and has three kinds of social function:direction、encouragement and adjustment.Harmonious culture can provide the thought foundation and the spiritual power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armonious community;supply the spiritual support and ideological ties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harmonious community;offer the value orientation and ideological guarantee for the health development of hamonious community.To build the harmonious culture of the communit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we should do it from three aspects:firstly,it is to inherit and develop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harmonious culture of China;secondly,it is to absorb the benificial parts of of foreign culture with critical attitude;thirdly,it is to stick to the principle “people oriented”.Only in this way,we can realize the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of the harmonious culture finally.
harmonious culture;harmonious community;core value
C916
A
1007-8207(2010)03-0054-03
2009-09-05
黃梅芳 (1971—),女,湖南衡陽人,高級政工師,南華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2008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劉韻清 (1960—),女,湖南衡南人,南華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系衡陽市社科基金課題 “和諧文化在衡陽市和諧社區建設中的應用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2008C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