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姐》取材于長篇小說《紅巖》,是廣受全國人民喜愛的舞臺經典劇目,從1960年代初創演以來至今已近半個世紀,歷經4次排練演出,曾產生過四代江姐,在全國影響深遠,久演不衰。2007年,空軍政治部文工團第5次復排歌劇《江姐》。
空政文工團當家花旦、第五代江姐扮演者王莉告訴記者,雖然該劇問世近半個世紀來,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每次復排,都是盛況空前,但遺憾的是由于種種原因,《江姐》一直沒有機會回到故事發生地重慶演出過。
“《江姐》故事發生地在重慶紅巖,《紅梅贊》中膾炙人口的歌詞,激蕩人心的旋律,在重慶早已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而劇中女主角江姐更是重慶人的驕傲和自豪。9月初《江姐》來到重慶,也算是回家吧!”這次《江姐》在重慶一演就是5場。
因“江姐”成為最年輕的女代表
“以前只知道江姐是一個英雄人物,接到演江姐的任務后,我開始真正全面了解江姐這個人物,并逐步走進了江姐的內心世界。”
為了熟悉江姐,在演出前她看了許多關于江姐以及那個時代的書,并且實地去江姐被關押的渣滓洞體驗生活。
“最令我感動的是聽渣滓洞紀念館的老館長講,江姐的丈夫被害后,江姐逢人便講她跟丈夫的往日恩情。所以我體會到,江姐對黨的堅貞是與她對丈夫的愛分不開的,江姐首先是個女人、妻子、母親,其次才是黨員、戰士。她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有愛的英雄。我下定決心,一定用心去感悟烈士們的崇高,演好江姐,完成藝術上的自我突破和超越,讓紅梅贊再次唱響神州大地。”
大型民族歌劇《江姐》是國家大劇院落成后正式上演的第一個劇目。由“第五代江姐”王莉主演的新版《江姐》于2008年2月28日開始在國家大劇院正式公演。
“原來江姐的形象塑造可能都是給人特別錚錚鐵骨,女強人的感覺,我看了很多之前的影像資料,發現前輩們在演唱《紅梅贊》時都有幾分義正辭嚴的味道,而我的理解是,這首歌其實也是丈夫寫給妻子的一首情歌,演唱時應該有抒情成分。”
王莉是南方人,身上有南方女孩的嬌柔乖巧,之前演唱抒情歌曲比較多,聲音給人一種柔美的感覺,且柔中帶剛。她演唱的《紅梅贊》委婉動聽,同時也不失一腔革命激情。由于她美聲加通俗的唱法令人耳目一新,嗓音更是空靈得讓人無法復制,更是獲得了“中國的莎拉·布萊曼”的贊譽。
王莉也因此“一戰成名”,當選為十一屆全國人大最年輕的代表。
青春版《江姐》很時尚
五代江姐中,王莉首次用美聲表演,同時服裝造型更趨年輕化、時尚化,再配以多媒體的舞美燈光,這個版本又被稱做青春版《江姐》。
配器上,《江姐》不像以前那樣“要不就是純管弦樂,要不就是民樂”,而是摸索中西結合的最和諧效果。服飾也重新設計,服裝的樣式變得更富于女人味,江姐的圍巾也由布的換成了紗的,“可以表現出人物輕盈的美感”。
為了讓新版《江姐》更接近年輕觀眾,劇中的演員除了甫志高一個人外,其余的演員甚至包括群眾演員都是清一色的“80后”。
“我們目的很明確,就是要讓更多的年輕人也走進劇院來欣賞江姐。”改版之初,大家都擔心在演出時出現中途離場的尷尬場面,結果幾十場下來,不管是年長的和年少的,從來沒有出現中途離場的狀況。有個觀眾甚至從上海過來連看了多場,觀眾對這個青春時尚版《江姐》給予了充分肯定和褒獎。
“我希望‘80后’的一代能繼承和發揚我們民族歌劇的精髓,”王莉說,年輕的一代應該重溫這段歷史。
從江姐原型找到自信
生活中的王莉,一身藍軍裝,一張娃娃臉,就是乖乖女一個。如果不是站在舞臺,觀眾很難將她與“江姐”的高大英雄形象聯系起來。
“用他們的話說,一個最不像江姐的演了江姐。當總導演、空政文工團團長楊月林告訴我將成為江姐的A角(第一女主角)人選時,我自己都不太相信,因為我覺得我長得挺像一個卡通木偶,怎么看都不像江姐。”
喜歡王菲、和江姐生活的時代相去甚遠的王莉毫不掩飾自己當時的憂慮,“我是三個江姐中最沒有信心的一個,覺得壓力太大,喘不過氣了,好幾次都想過放棄。”
“其實看了江姐的照片后,我一下子就找到了自信。舞臺上的江姐英雄形象被格式化、程序化了,濃眉大眼,高挑干練,其實江姐本來也不高,身材比我還矮,但臉型和我比較像。”
為了把自己的舞臺形象塑造得高挑點,王莉開始穿高跟鞋,再加上頭發,最后站在舞臺上的她由1.64米變成了1.72米。過重的心理壓力和高強度的練習讓王莉一下子瘦了15斤。當她第一次出現在國家大劇院的舞臺時,觀眾十分滿意王莉的造型,“她扮演的江姐活脫脫就是一個青春美麗、能為信仰拋灑熱血的知識女青年了”。
“江姐的舉手投足要求穩重、大氣。比如對江姐整理頭發的習慣動作的處理,既需要繼承觀眾的老印象,又需要創新。”對此,王莉想出來一個很簡單的辦法。“把當時江姐的信仰化為我的信仰。如果我自己都覺得這個動作很假,我就沒有辦法讓別人也去相信。我覺得江姐整理頭發的習慣動作是氣質的表現,不是大義凜然的感覺,所以我把這個動作生活化了。”
最令王莉難忘的一個時刻是,2008年1月24日“紅梅迎春——五代江姐共聚首”新春聯誼會上,她和上世紀60年代至今五個時代扮演江姐的演員鄭惠榮、孫少蘭、萬山紅、鐵金第一次相聚在一起,此外著名表演藝術家、電影《烈火中永生》里的江姐扮演者于藍也來到現場,當6位“江姐”第一次共同唱起《紅梅贊》時,那跨越時空的歌聲,感動了現場的每一個人。
王莉將《江姐》看成藝術事業的一個高峰,除此之外,王莉最大的夢想是演繹一種融合美聲與通俗的中國式時尚美聲。“我不認同時尚美聲就是‘中國的莎拉·布萊曼’,因為語言不同,發聲方法不同,我要做的是中國式美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