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融危機發生之后,各國政府紛紛采取刺激經濟的措施,使得各國經濟逐漸走出了低谷。但隨之而來的,是刺激性政策所帶來的對通貨膨脹的預期。國際商品的價格不斷上漲,已經慢慢的融入到了我國實體貿易當中,對外貿易受到價格的劇烈波動,在貿易增長、加工貿易、出口對象方面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關鍵詞:通貨膨脹;對外貿易
一、我國對外貿易企業貿易形勢概述
前8個月,一般貿易增長迅速,加工貿易增長速度相對回落。一般貿易進出口8400.7億美元,增長32.6%。其中,出口4379.3億美元,增長26.5%;進口4021.4億美元,增長48.5%。而加工貿易進出口增長平緩,前8個月加工貿易進出口7026.8億美元,增長14.6%。其中,出口4444.2億美元,增長16.2%;進口2582.7億美元,增長11.8%。加工貿易增長平緩的原因,從進口看,主要說明加工貿易方式所需的進口商品受國際市場價格上漲因素的影響較小;而從出口看,其商品結構受國際需求和國內政策調整因素的影響則較大。
而其中貿易快速增長主要表現為金額增幅大大超過貿易量的增長。受國際市場價格誘導,前8個月煤炭累計出口3364萬噸,同比增長0.3%,而金額增長了75.6%,扣除進口煤炭2d2jd9+w4h1litsaG5USXsNAzOACJrI7kJjzueT4hQrY=868萬噸,仍然凈出口496萬噸;鋼材出口為4184萬噸,同比下降了7.2%,但金額增長了36.7%;扣除進口鋼材1106萬噸,鋼材凈出口3078萬噸。這說明,資源性產品的出口結構如果僅靠關稅調節措施,而國內價格如不能調整到位,優化出口結構是難以圓滿完成的。
二、通貨膨脹給我國對外貿易企業帶來的影響
第一,國內外通貨膨脹的影響下,進出口貿易增長受價格虛高的影響成分較大。由于受通貨膨脹的影響,國際市場上大量資源性產品價格持續上漲。上半年我國對外出口增長有明顯的價格因素,商品量增長低于商品價格增長,但商品價格上漲幅度比其他國家要小,因此,我國出口商品仍然有競爭力,出口增長勢頭雖然減弱,但仍然保持增長。
第二,通貨膨脹對加工貿易增長d2jd9+w4h1litsaG5USXsNAzOACJrI7kJjzueT4hQrY=更不利。從我國兩種主要的貿易方式來看,加工貿易比一般貿易處于更不利的境地。一般貿易方式,可以自由選擇出口退稅率有利的產品出口,加上國內生產鏈條較長,國內價格因素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到生產成本和出口報價上,所受損失相對較小。而加工貿易方式,雖然所用物料來自境外,但境內能源消耗和人工成本的增加需由加工企業負擔,而提前下的生產訂單的價格不能反映后期這些成本的上漲,加上人民幣匯率升值,必然使企業受到成本與匯率升值的雙重不利影響。
第三,匯率變動影響我國對不同貿易區出口的增長。盡管人民幣對美元升值,但美元對歐元的大幅度貶值導致人民幣對歐元不升反貶,使得我國對歐洲出口貿易穩定快速增長。在東盟各國中,人民幣對東盟各主要成員國貨幣的匯率沒有發生較大變化,因此我國對東盟出口基本不受影響。但人民幣升值導致我國對美國、香港地區出口增長下滑最為明顯。由于香港的聯系匯率制度使港幣匯率升降與美元基本同步,人民幣對美元升值也意味著對港幣升值。而日元、韓元和新臺幣對美元的升值,抵消或部分抵消了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因此,我國對該三個經濟體的出口增速仍然保持平穩。
三、我國對外貿易企業消除通貨膨脹影響的對策
第一,加強成本和費用管理,提高經濟效益。中小出口企業要充分挖掘內部潛力,加強采購、生產、銷售、資金運籌等各個環節的成本和費用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以適應國際化競爭需要。將非核心業務外包,減少直接管理費用。同時,采取合理手段減少當期稅賦。由于在納稅范圍和應納稅額的界定上,法律都賦予稅務機關一定的職業判斷,企業應該及時與其溝通,使得稅務局認可企業在通貨膨脹下的這種變更,以達到減少稅賦的目的。
第二,現金管理對策。企業持有一定數量的現金,主要是為了滿足三個方面需要:交易性需要、預防性需要和投機性需要。由于現金屬于非收益性資產,在通貨膨脹條件下,持有的現金會遭受購買力損失。但如果企業缺現金,則難以應付日常業務開支,所以必須擁有足夠的現金來應付燃眉之急。因此,在通貨膨脹下,企業現金管理目標首先要考慮是否有足夠的現金維持正常生產經營,而后再考慮持有現金所遭受的購買力損失。同時屬于貨幣性資產的應收賬款,在通脹條件下會遭受購買力損失。因此,企業應該把應收賬款盡快轉換為現金,以避免損失。
第三,融資策略。債券的利息在債券發行年限內保持固定,這對發行債券的企業和投資人都十分方便。但在通脹預期嚴重時期,這種固定利息率債券往往會使投資人的實際利息率非常低,甚至是負利息率,因此,在嚴重的通脹預期時期,很多人都不愿購買固定利率債券,這極大地限制了企業利用債券籌措資金。為了對付通脹預期,順利發行公司債券,有能力的出口企業發行可以發行浮動利率債券。在嚴重通脹預期時,利用股票集資時采用高股利政策,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普通股股票的吸引力,使企業的股票得以順利發行。
在應對這場由于成本上漲而給企業經營發展帶來挑戰的危機時,企業要樹立起機遇意識。面對原材料、能源價格的大幅上漲,既要積極采取各種應對措施,將不利因素的影響降到最低,也要善于發現和抓住宏觀經濟變化帶來的機遇,實現由“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的飛躍,這樣才能成為新一輪競爭的領跑者。
參考文獻:
1、鄒紅茹.通過膨脹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分析[J].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