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糧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是社會穩定和諧的基本保障。近年來,云南省糧食生產基礎薄弱、資源環境壓力大、糧食供需矛盾突出的局面沒有改變。當前,國際糧食價格以較快速度上漲,無疑將加大云南省糧食安全的風險。面對國內外糧食安全形勢發生的新變化,文章從森林食品的角度重新認識云南省的糧食安全問題,針對現狀及其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新思路,對保證云南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森林食品;糧食安全;政策建議
一、森林食品概述
?。ㄒ唬┥质称返亩x
森林食品指的是同森林環境密切相關,符合人類環保、自然生產技術要求,無機、生態、優質、營養等食用林產品。以國際森林管理委員會的《森林食品認定原則和標準》為準則,參照《國際有機農業和食品加工的基本標準》認定的食品重金屬、農藥殘留、有害微生物的最高限值低于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歐盟、日本、美國等標準要求。
(二)森林食品的主要特征
森林食品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以森林環境為前提,對象是可食林產品;二是來自山野,產于森林;三是其生產以森林生態系統的能量和營養循環為理論,基本不使用化肥和農藥;四是達到了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的質量安全要求。
(三)森林食品資源類型
1、森林蔬菜資源
森林蔬菜是指生長在森林低端或者森林環境中,可作蔬菜食用的森林植物,根菜、莖菜、葉菜、果菜、花菜、菌菜等六大類。
2、森林糧油資源
森林中有很多植物種類的果實和塊莖、塊根的淀粉含量在20%以上,發熱量與米、面相近,可作為糧食直接食用,如魔芋、蕨、葛等林中草本植物的塊莖、塊根也被加工成魔芋粉、蕨粉、葛粉等供食用。另外森林內油料資源豐富,含油量在15%以上的木本植物有400多種,可利用的有220多種,如核桃、胡桃、油茶等不僅含油量高,而且營養價值豐富。
3、森林飲料資源
森林中飲料資源主要是指森林植物的果、葉、花或者花粉、汁液等為原料加工制成的具有天然營養成分,兼有藥用價值的天然飲料。
4、森林藥材資源
森林藥物是森林食品資源中種類最多、蘊藏量最大的一類。許多事實證明,中藥對癌癥具有較好的療效,如銀杏葉黃酮堿等,而且價格昂貴,開發藥用資源,具有較高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5、森林肉食
森林是各種動物的棲息地,固有大量的肉食資源。一般的森林肉食兩類:一是野生禽獸;二是昆蟲食品,如蝗蟲等幾百種無毒昆蟲,它們體內含有人類所需要的氨基酸、維生素等營養物質。
6、森林蜜源
森林蜂蜜是一種較高級的食品,森林中生長著種類繁多的蜜源植物。
7、其他資源
許多森林植物含有芳香成分或者揮發性精油及色素,在化妝品、醫藥和稀有金屬礦等方面均有用途,具有很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價值。
?。ㄋ模┥质称钒l展現狀
經國家林業局同意,浙江省2003年初開始,率先開展與國際森林認證接軌的森林食品基地建設和森林食品產品認定(證)試點。相繼建立森林食品標準體系、認證體系、檢測體系和監管體系,實現“從源頭到餐桌”全過程的質量安全控制,打響“森林食品”品牌。在2003年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浙江森林食品認定委員會認定并公布的首批森林食品有臨安“東升”牌山核桃等共20個,同時還公布了楓橋香榧、上虞驛亭楊梅等森林食品基地53個。
迄今為止,我國已建立了一批森林食品資源商品生產基地,如江西、貴州等地已經陸續建立起不同規模的枸杞、杜仲、厚樸、黃柏、銀杏、茯苓等中藥材商品基地。據資料,全國枸杞種植面積已達2萬hm2以上,僅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總面積就達8000hm2以上,占全國枸杞栽培面積的38%左右。
二、云南省森林食品開發利用現狀及優勢
?。ㄒ唬┰颇鲜∩质称烽_發利用現狀
云南省是我國四大林區之一,有林業用地面積36371.4萬畝,居全國第二位。森林覆蓋率達59.19%,活立木總蓄積量超過17億立方米,從北到南分布著從高山針葉林到熱帶闊葉林的105個主要森林類型。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優異的生態環境稟賦,是孕育森林食品的天然寶庫。但是,截至2009年,云南省林業產業總產值457億元,不到全國的3%,林下產業處于森林食品開發利用的第一級階段,尚未摸清現有的森林食品資源。
對于云南省而言,森林食品雖然是一個新型的產業,但也凸顯出一些新興產業公司。例如,昆明信威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有近20年管理經驗的以核桃、松子等涉林產品的收購、加工、出口為主的外資企業。在60多個國家和地區具有穩定的市場和良好的客戶關系,核桃仁出口數量2005-2008年連續四年位居全國第一。
?。ǘ┰颇鲜∩质称烽_發優勢
1、自然資源豐富
云南省為“動植物王國”,世界著名的生物多樣性地區。海拔高差近1900米,立體氣候明顯,獨特的地形地貌、土壤結構、良好的植被、氣候等自然條件,孕育了豐富的野生食用菌資源。主產松茸、牛肝菌、香菇、干巴菌、雞樅、雞油菌、虎掌菌、變色菌、青頭菌等,約200余個品種,占全國野生菌種類總數33%、全省野生菌種類總數的40%。其中松茸、牛肝菌質優量大、富含豐富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遠銷日本、韓國。
2、市場優勢
經濟學上需求帶動供給,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健康食品的界定標準也越來越高,綠色、環保、生態等要求也會隨之更高,而森林食品正好迎合消費理念。
3、政府支持
在2009年7月8號云南省委提出八條措施貫徹落實中央林業工作會精神中,明確提出大力開發森林旅游、森林食品、森林藥材、森林花卉、野生動物馴養和以野生菌為主的林下資源開發等非木質林業產業,充分發揮公益林的經濟功能和經濟效益,實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有機結合。
三、云南省開發利用森林食品存在的問題
云南省林下產業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處于探索孕育階段,還存在著許多困難和不足,突出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基礎研究較薄弱,缺乏政策引導。雖然在基礎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研究的范圍窄、程度淺,而且科技轉化率低,產品質量差,市場競爭力弱。另外,由于政府部門對林下產業發展缺乏足夠的認識,尚未納入各級政府的議事日程,缺乏相應的鼓勵和引導政策。
二是缺乏綜合利用,造成資源浪費。一方面表現在開發只集中在少數幾種植物資源上,開采停留在分散的撿拾野生菌的低級階段,沒有規模效益,忽視各地自身的名優特產品的開發;另一方面忽視各種野生植物多功能綜合利用。許多植物往往含有多種特殊有效的成分,但只利用其中的1-2種,造成資源大量浪費。
三是發展潛力遠沒有得到挖掘。森林覆蓋率大,自然條件較好,適宜發展的范圍廣,可是全省林下產業發展面積僅占全省林地總面積的1%。
四是龍頭企業帶動能力弱。全省林下種養業龍頭企業數量少、規模小,公司連農戶的市場利益機制還未形成,農民在資源整合、融資、技術、市場等方面力量薄弱,組織化程度低,還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產業化。
五是盲目開發,環境破壞嚴重。以眼前的經濟利益為驅動,盲目生產加工,缺少長期或中遠期規劃,一些企業盲目生產、加工,低水平、粗加工或重復建設,導致生產過量或資源浪費。此外,一些地區或單位追求眼前利益,資源大量破壞,導致生態環境嚴重惡化。
四、云南省可持續利用森林食品保證糧食安全的建議
根據云南省近幾年森林食品的發展情況,結合云南省糧食安全問題,現有以下建議:
(一)加強領導重視,注重長期規劃
各級黨委政府擔負著本地區經濟進一步繁榮的重任,在制定本地區發展規劃時,根據實際情況,立足優勢,發展本地區特色產業;組織力量,摸清家底,準確把握林下產業發展現狀,建議各級政府制定林下經濟發展意見,出臺政策扶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搞好科學的發展規劃,為農民發展林下產業創造政策條件,推動林下產業更好更快發展。
?。ǘ┘哟笮麄髁Χ龋贫▋灮菡?br/> 采取靈活方法,大力宣傳發展林下產業對增加地方財政收入的重要作用,以典型示范作用,激發林農、林業企業主動的發展的積極性;給予資金支持,強化基地建設。
(三)培育龍頭企業,加快產業化進程
通過招商引資打造產業支點,尋找資金雄厚、掌握先進技術的知名企業,吸引對方來投資建廠,從而提升云南省森林食品現代加工的水平。
(四)引領消費,加強監管
從社會層面上來看,森林食品對于滿足人們群眾多元化消費和食品安全需求起了積極的作用。耕地日趨減少,人口日益增長,糧食形勢不容樂觀,向森林要食物要營養,已成為當今世界性的話題。隨著城鄉人民生活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人們越來越講究購買安全食品,端正消費理念,做好政府“米袋子”、“菜籃子”工程的忠實監督者。
?。ㄎ澹┌l展高校生態農業,增加農民收入
從基層利益層面考慮,開發安全食品是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應有之意和深層次要求,也是一個主攻方向。隨著人均耕地的日趨減少,森林食品對于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起到了重要的補充,對農業勞動力的轉移也起到了積極作用。
森林食品產業作為一種新興的產業,改變了傳統的就農業搞農業,就土地講致富的老路。在開發森林食品資源時要建立投入高、綜合利用率高、技術標準高、經濟效益好的加工廠,不斷提高森林食品資源利用率,實現增值增效目的。同時,要與其他資源的開發加工相結合,努力開發出效益高的名、特、優、新產品,使之形成強大的“森林食品產業”。森林食品產業開發需要社會各方共同努力,因地制宜,任重而道遠。
中國已經加入WTO,云南省在森林食品資源開發上不僅要形成自身的特色,更要注意與國際、國內生產規范化、標準化相配套,這樣才能打入國內和國際市場,沖出中國,走向世界。
參考文獻:
1、森林食品[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012748.htm.
2、詹世虎.開發森林食品——當今世界性的話題[J].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