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型集群工程項目區別于工程項目群,反映了工程建設領域的新趨勢。文章總結了大型集群工程項目的特征,運用協同學中的役使原理從時間、空間、信息和資源四個維度來對其管理序參量進行選擇,并構建了大型集群工程項目的協同管理模式框架,為大型集群工程項目協同管理的理論研究和實踐運作提供指導。
關鍵詞:大型集群工程項目;役使原理;管理序參量;協同管理模式
大型集群工程項目是由若干功能不一、結構各異的工程建設項目所組成的。大型集群工程項目由于其復雜性、龐大性以及重要性,對所有參加建設的組織和管理者都提出了更高的技術要求和管理要求。另外,大型集群工程項目具有更強的“一次性”與“不可逆轉性”,無論是從投資的角度還是從社會影響的角度來說,都要求必須“一次把事情做好”。而大型集群工程項目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相對于一般工程項目具有更大的不確定性和復雜性,傳統的項目管理理論和思維方式不能適應其新的要求,需要新的理論來指導,而運用協同理論可為研究大型集群工程的項目管理問題帶來新的方法和啟示。
一、大型集群工程項目的特征分析
大型集群工程項目反映了某一類項目的共同特征,其具有以下特點:一是投資額巨大。大型集群工程項目一般都是具有戰略意義的項目,投資額非常巨大。二是技術要求及實施復雜。大型集群工程項目的項目設備技術、施工技術、安裝工藝和地質條件等都很復雜。三是工程集中分布。大型集群工程項目在空間分布上具有集中性,項目的集中分布反映其“集群性”,大型集群工程項目的集中分布性是其區別于工程項目群的主要特征之一。四是工程項目種類多且同時實施。大型集群工程項目單項工程眾多,包括房屋工程、市政路橋工程、供水供冷工程、園林綠化工程、排水排污工程和電力電信工程等,各單項工程按施工計劃并行實施,互不干擾。五是項目參與者眾多。大型集群工程項目參與方眾多,多家施工單位、咨詢單位和材料供應單位,甚至是多家規劃設計單位和監理單位共同參與到項目的實施和監督過程。
大型集群工程項目處在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之中,其內部要素關系錯綜復雜,組成因素眾多,是一個典型的開放復雜系統,其管理難度非常大。對其管理不僅需要采用先進的技術手段,更要以先進的理論作為指導。傳統的工程項目管理方法針對的往往只是一個項目,面對大型集群工程項目的“集群性”會顯得力不從心,在實際中出現了很多問題。這些問題主要集中在:大型集群工程項目在全壽命期各階段的整合協調問題,在參與方權利、責任與義務上的分配與制衡問題,在工程信息的交流與共享問題以及在工程項目資源的優化配置等方面的問題,而要保證項目的成功,項目全壽命周期內各階段的交叉協同,項目各參與方內部的組織協同、工作協同、信息協同以及項目資源的協同利用與配置等項目各個層次的協同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運用協同理論,做好項目協同工作是大型集群工程項目成功的關鍵。
二、協同論、序參量和役使原理
協同學理論是由德國斯圖加特大學理論物理學教授哈肯在研究激光理論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理論。它主要研究協同的本質、協同的結構、協同的描述模型、協同的作用、協同的研究方法和支撐工具以及應用等。序參量是協同論的核心概念,而役使原理則是協同論的基本原理之一。
序參量是指在系統演化過程中從無到有地變化,影響著系統各要素由一種相變狀態轉化為另一種相變狀態的集體協同行為,并能指示出新結構形成的宏觀狀態參量。序參量不僅主宰著系統演化的進程,而且決定了系統演化的結果。序參量告訴我們只要在管理過程中審時度勢,創造條件,通過控制系統外部參量和加強內部協同,強化和凸現我們所期望的序參量,就能使復雜的管理組織系統有序、穩定地運行。
役使原理則認為系統內部的各個子系統、參量的性質和對系統的影響是有差異的、不平衡的,于是出現了快馳豫參量和慢馳豫參量。快馳豫參量在臨界過程中此起彼伏、活躍異常,但他們對系統演變過程的性質并不起主導作用。相反,慢馳豫參量雖然數量極少,它卻支配和決定著系統的宏觀有序結構、狀態、性能及其有序化水平。這里的慢馳豫參量就是決定系統演化發展的序參量。役使原理告訴我們,系統從無序變為有序的過程中,總是由序參量支配其他子系統而形成了一定的結構和序,如果不存在序參量的支配中心,系統將處于混亂狀態。
運用役使原理關鍵在于對序參量做出正確選擇,序參量的選擇方法可參照以下原則進行:序參量是宏觀參量,它是各個子系統相互作用產生的整體行為,而不是個別要素或子系統所體現出的行為;序參量來源于系統內部,而不是外部作用強加于系統的;序參量支配著子系統的行為和系統整體演化的進程。
三、大型集群工程項目協同管理序參量的選擇
役使原理要求我們在管理過程中要善于抓住管理序參量,也就是要抓住管理過程中的“主要矛盾”。在工程項目協同過程中,主要矛盾是指影響整個項目實施的瓶頸環節,對項目全局產生較大影響的關鍵性環節和參量。影響大型集群工程項目協同管理效果的參量很多,根據大型集群工程項目的特征和管理序參量選擇方法,從時間、空間、信息和資源四個維度來對大型集群工程項目的管理序參量進行選擇。
(一)過程協同
時間維度上,工程項目的全壽命期可以分為決策、設計、施工和運營四個過程,工程項目過程協同就是在完成信息協同的基礎上,進行過程之間的協調,消除過程中各種冗余和非增值的子過程(活動),以及由人為因素和資源問題等造成的影響過程效率的一切障礙,使企業過程總體達到最優。大型集群工程項目應將項目的整個生命期,從決策到項目運行的全過程的各個階段綜合起來,主動地、積極地管理項目決策、設計、施工和運營界面之間的關聯和制約關系,形成項目全生命期的協同管理,這樣不僅可以改善上下游參與方的溝通狀況,而且方便管理者從整體上控制項目的目標,避免因過程分割所產生的各種問題。
(二)組織結構協同
空間維度上,工程項目的組織結構,是具體承擔某一項目的全體參與者,為實現項目目標,在管理工作中進行分工協作,在職務范圍、責任、權利方面所形成的結構體系。組織結構旨在研究項目管理組織各部門之間相互關系,確保項目組織能夠高效率工作,促使各種資源得到最充分利用,以便有效實現管理系統的目標。建立協同組織結構的效果是把地理位置分散的眾多參與者緊密的聯系成一個整體。大型集群工程項目是一個眾多參與方參與和協同工作的工程,應在計劃、設計、施工、運營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各參與方的知識和智慧,而合理科學的組織架構是其進行協同管理的組織保障。組織結構協同強調的是協同,而在協同論中,協同是自組織的形式和手段,通過協同,可以使組織內部各子系統協調合作,減少內耗,充分提高組織的效率。
(三)信息協同
信息維度上,工程項目實施的過程中會產生紛繁復雜的信息以及由此帶來的信息交流問題,解決信息正確高效的共享是保障工程項目協同管理系統順利運行的基本條件。工程項目信息協同是應用協同理論和系統論原理,綜合考慮其全壽命期中各個參與方之間的動態影響關系,對眾多的工程項目信息進行整合和控制,使得項目各參與方能夠相互協調和整體優化,達到工程建設項目整體最優的目的。信息的協同是解決工程項目信息問題的根本途徑,是大型集群工程項目協同管理的基礎。信息協同管理并不是一個孤立的體系,它需要各方面條件的配合。其中運用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建立工程項目信息平臺,提高工程項目的信息集成度,是實現大型集群工程項目信息協同的重要技術手段。
(四)資源協同
資源維度上,在當代的大型工程項目建設中,項目的作業數目繁多,所需資源的數量和種類多樣,資源管理利用的難度加大。因此,實現項目資源的優化管理和協同是必須要重視的一類問題。工程項目資源的協同管理是指以協同學思想為指導,使工程項目資源按照協同方式進行整合,相互作用和協調而實現一致性和互補性,對工程項目資源實現合理配置和投入,進而實現工程項目的最優化目標。大型集群工程項目的不同實施階段,不同參與方組織對資源的需求不同,項目組織內部需求關系協同的目的是解決各種資源的供求平衡和均衡配置問題,而要實現供求平衡和均衡配置,編制各種資源的需求計劃以及各參與方的供應計劃,對各參與方的資源需求進行協同配置是極為關鍵的一步。各種資源供應計劃既是資源的供應依據,也是供求關系是否平衡的評價標準。
四、大型集群工程項目協同管理模式的構建
根據以上對管理序參量,也就是對大型集群工程項目協同管理模式要素的選擇,構建了大型集群工程項目的協同管理模式框架(見圖1)。該模式采用全局觀念,把項目的各部分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保證了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組織結構、參與方、過程活動、信息和資源結合起來,按照計劃形成一個協調運行的綜合體。
信息協同是組織結構協同、過程協同和資源協同的軟件基礎,而資源協同則是保障大型集群工程項目協同管理的硬件和物質基礎。組織結構協同是協同管理運行的組織保障,而過程協同是信息協同和組織結構協同之間協同的中間環節,又是項目各參與方之間協同的基礎,過程協同的成敗直接影響到各參與方之間協同的效果。
組織結構協同、過程協同、信息協同和資源協同可以說是大型集群工程項目協同管理的四個方面,而不應僅將其視為四個孤立的問題,它們都是互相影響、互相促進的,應該更多地認識到它們之間相互嵌套、相互推動的辯證關系。實現了大型集群工程項目四個方面的協同,才能實現其協同管理的綜合效益,體會其“整體大于部分之和”的協同管理效應。
五、結論
大型集群工程項目的興起反映了當今工程建設領域的一種趨勢,其區別于一般工程項目的特征要求我們從協同的角度來研究其管理和實操問題。本文總結了大型集群工程項目的特征,創新性地運用協同理論的役使原理,從時間、空間、信息和資源四個維度來進行大型集群工程項目的管理序參量選擇,最后構建了其協同管理的整體框架模式,在理論上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同時也為大型集群工程項目的實踐操作提供了具體的指導。但此模式框架僅僅是大型集群工程項目協同管理研究的初步探索,更廣泛與更深入的研究與實證還有待于進一步開展。
參考文獻:
1、佘立中.基于復雜性大型集群工程項目質量管理研究[J].重慶建筑大